1138496225
8年来,我国的改革是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基本上走的是一个搞活农村、搞活企业、搞好流通、对外开放,进而搞活整个经济的路子。改革逐步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基础发展到上层建筑领域,初步调动了基层和企业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完全正确的。至于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是旧体制的弊病造成的,跟改革没有直接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坚持深化改革。没有别的选择。 目前,我国改革新的“黄金时期”正在到来。首先,8年改革使国家增强了实力,人民得到了实惠。其次,不仅我国在搞改革,不少别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搞改革,改革的国际环境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好。我们党正总结8年改革的经验,将在十三大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任务,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我国的改革将出现一个新的局面。某些东欧国家改革过程中因国内外因素,改革被迫停顿、倒退的现象,在我们国家根本没有发生。基本估计应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子并不慢,而是相当快。和某些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我们的改革起步晚二十几年,但一 动,势头就十分迅猛。短短8年时间,整个经济运行机制就发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变革。当前,进一步加快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也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充分考虑财政经济状况、群众心理、干部素质等各方面的约束条件,不能急于求成。 当前改苹正进入新旧两种体制交替和转换时期,各方面的矛盾和摩擦比较多。主要的困难有四个:一是价格改革、工资改革,这涉及每个人的利益;二是企业机制改革,涉及到企业利益;三是机构改革,涉及每个干部的利益;四是投资改革,这涉及中央各部以及各个地方的切身利益。这四方面中,风险最大的是价格改革。既要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又要防止出现通货膨胀,这就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财政的负担能力、企业的消化能力和群众心理的承受能力,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支持改革。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实践来看,价格改革的确定有一定的风险,当然只要处理得当,也能够化险为夷。 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要沿着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条主线,把改革向深层推进,在理顺国家和企业、中央和地方等基本经济关系上取得实质性进展,逐步把新体制的框架树立起来。 
1 促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2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 3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4 积极财政政策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与化解 5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问题研究 6 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7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 8 公共物品市场化提供问题探讨 9 论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改革 1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 11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城乡差异及统筹发展研究 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浅析 13 浅析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问题 14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 15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问题探讨 16 我国公用事业财政补贴改革研究 17 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财政思考 1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地方财政风险防范研究 19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2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对策分析 2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提高地方财政效率研究 22 后农业税时代农民的增收问题研究 23 减少农村贫困对策研究 24 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25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思考 26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27 不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政策选择 28 关于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 29 关于民生财政的探讨 30 论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关系 31 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32 论我国财政公共选择与决策制度的完善 33 论我国财政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建设 34 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研究 35 关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研究 36 我国教育支出效率探讨 37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8 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效率的思考 39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 40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41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42 国债适度规模及风险探讨 43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分析 44 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研究 45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风险防范的思考 46 论我国复式预算改革中存在问题 47 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思考 48 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