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子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术论文中,为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为了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文章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现状等方面的信息,也为了表明作者在写作时所占有材料的多寡及范围的大小程度等,通常需要规范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但是,在工作实践中,达晋编译经常发现作者在这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就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规范著录需要了解的信息作一简要介绍,以便对此了解不多的作者参考。 一、了解“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差别。这两者都是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服务的,其差别在于注释是对文章中有关词语、内容及引文出处等所作的说明,一般以夹注、脚注、章节注或尾注形式标注,通常情况下一本期刊采用某一种形式标注或以某一种形式标注为主。而参考文献是论文中所参考的范围与深度的重要标志,是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的参考或借鉴。它对作者完成该项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借鉴和帮助。 二、了解“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和标注方法。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很重要,笔者在编辑实践中发现,因为书写不规范,给编辑和作者以及读者均造成了许多麻烦,诸如造成阅读理解障碍和资料查找、复核障碍。为便于信息畅通,参考文献必须书写规范,归纳起来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参考文献要以序号的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和文末,且序号要保持一致。序号以在文中出现的前后为序。 如果某文献在文中数次被参考,则几处序号要保持相同,只是页码有变化。在文末只列出该参考文献一次即可,不必多次罗列。 每一参考文献的所有要素必须齐全,不可残缺,具体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及截体类型标识(如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专利P等);出版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中若是首次出版则无需再标明,若非第1版还要标明具体版次;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文献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标注中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未发表、出版的论著一般不列入参考文献;凡不宜公开的内部资料、文件等,不列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均应为作者亲自翻阅过的第一手资料。 
参考最新标准GB7714-2015信息与文献_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修改一下细节,当成自己的就可以了。百科本身就没有什么原创,都是后期加工编辑的。就比如你论文很多内容都来自教科书,你总不能每句话都注明来处吧。参考文献主要还是那些具体的研究成果,一些共通的东西没必要非要注明
如何标注取决于你所引用的种类,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如果是期刊类引用的话,标注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2、如果是研究报告引用的话,标注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3、如果是专著类引用的话,标注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4、如果是论文集引用的话,标注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5、如果是学位论文引用的话,标注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6、如果是报纸类引用的话,标注格式为:[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7、如果是条例引用的话,标注格式为:[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8、如果是译著引用的话,标注格式为:[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扩展资料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已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运用引用辞格,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引证解释1、引荐任用。《后汉书·李膺传》:“故引用天下名士。” 唐杜甫《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往者武后朝,引用多宠嬖。” 清昭梿《啸亭杂录·不喜朋党》:“故所引用者,急功近名之士,其迂缓愚诞,皆置诸闲曹冷局。”2、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词作为根据。唐柳宗元《辩<;鹖冠子>;》:“唯谊所引用为美,馀无可者。”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偶读窦所引用,于是始知不用正、五、九上官之理。”艾青《诗选自序》四:“我在文章中引用……李白的两句话。”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