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哈哈
《传奇荟萃,聊斋先河——牛僧孺《玄怪录》选读》(与祝尚书教授合著),中华书局,2003年 《汉唐小说观念论稿》,巴蜀书社,2009年 《黄帝说》及其他《汉志》小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3期 小说与稗官,《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6期 读《叶净能诗》,《新国学》第四卷,巴蜀书社2002年 论《殷芸小说》及其反映的六朝小说观念,《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1期 中国古代的两种小说概念,《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2期 论唐代文言小说分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期 《南部新书》需要校证,《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4年4期《南岳夫人内传》、《南岳魏夫人传》考,《新国学》第五卷,巴蜀书社2005年 论五代宋初的「伪典小说」,《中国中古文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 从语词小说到文类小说—解读《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序,《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4期 论文传的产生与演变,《新国学》第六卷,巴蜀书社2006年 陆长源及著述考论,《唐五代文化论稿》,巴蜀书社2006年 文谷及其《备忘小抄》考论,《唐五代文化论稿》,巴蜀书社2006年 唐代《八仙传》考,《宗教学研究》2006年3期《庐陵官下记》辑考,《古代文献的考证与诠释——海峡两岸古典文献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百岩禅师(怀晖)事迹及史料考辨,《敦煌佛教与禅宗学术讨论会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 处常子《续本事诗》辑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5期 汉待诏考,《新国学》第七卷,巴蜀书社2008年 制异名新说、应文房之用——论伪典小说的性质与成因,《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2期 潘远《纪闻谭》辑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2期《赵贞吉诗文集注》斟补,《语文知识》2008年4期《俳谐集》与《谐噱录》考辨(附《谐噱录》校证),《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五辑,巴蜀书社2008年 明代伪典小说五种初探,《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1期 论《南部新书》对整理唐代小说文献的价值,《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2期 张询古《五代新说》考论,《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2期 两种文言小说书目补正,《中国俗文化研究》第六辑,巴蜀书社2009年 论传记传叙之名称及相关概念——兼评《八代传叙文学述论》,《新国学》第八卷,巴蜀书社2010年《贞陵遗事》、《续贞陵遗事》辑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2期 中华书局本《旧唐书》校读札记,《华西语文学刊》第2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邺侯家传》与《邺侯外传》考,《四川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4期 唐代景龙二年游幸佛寺应制诗述论,《首届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陜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龙城录》是伪典小说,《文学与文化》2011年1期 
林安梧,1992年8月,《台湾、中国──迈向世界史》,唐山出版社印行,计 138页,台北。林安梧,1993年5月,《熊十力体用哲学之研究》,东大图书公司印行,计 376 页,台北。林安梧,1995年9月,《中国近现代思想观念史论》,台湾学生书局印行,计 268页,台北。林安梧,1996年1月,《当代新儒家哲学史论》,明文书局印行,计226页,台北。林安梧,1996年1月,《契约、自由与历史性思惟》,幼狮出版公司印行,计 220页,台北。林安梧,1996年3月,《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明文书局印行,计 287页,台北。林安梧,1996年3月,《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幼狮出版公司印行,计280页,台北。林安梧,1997年12月,《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台湾学生书局印行,计326页,台北。林安梧,2000年9月,《教育哲学讲论》,读册文化事业公司印行,计260页,台北。林安梧,2003年7月,《人文学方法论﹕诠释的存有学探源》,读册文化事业公司印行,计407页,台北。林安梧,2003年8月,《道的错置﹕中国政治哲学的根本困结》,台湾学生书局印行,计388页,台北。林安梧,2003年11月,《两岸哲学对话﹕廿一世纪的中国哲学》,台湾学生书局印行,计242页,台北。林安梧‧2005年10月,《儒家伦理与社会正义》,中国北京言实出版社印行,计328页,北京。林安梧,2006年2月,《儒学转向:从「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过渡》,台湾学生书局印行,计564页‧台北。林安梧,2006年8月,《新道家与治疗学:老子的生命智慧》,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计283页,台北。 林安梧,1991年1月,《问心──我读孟子》,汉艺色研文化事业公司印行,计177页,台北。林安梧,1995年5月,《论语──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学》,明文书局印行,计345页,台北。林安梧,1999年1月,《台湾文化治疗:通识教育现象学引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印行,计200页,台北。林安梧,2000年10月,《老子道德经新译》读册文化事业公司印行,计288页,台北。林安梧,2004年1月,《台湾‧解咒:克服「主奴意识」建立「公民社会」》,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印行,计325页,台北。 林安梧主编,1990年8月,《现代儒佛之争》(论文集),明文书局,台北。林安梧主编,1992 年8月,《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之未来展望》(演讲论文集),明文书局印行,台北。林安梧主编,2000年1月,《一九九九海峡两岸「通识教育」与「公民养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立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印行,台湾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