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4

jingxiao885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毕业论文测试用例模板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005748306

已采纳
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是测试工作的核心,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任务之一。测试用例(Test Case)目前没有经典的定义。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测试用例编写准备 1从配置管理员处申请软件配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2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详细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并且对软件所实现的功能已经准确理解,然后着手制订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制定的原则 1测试用例要包括欲测试的功能、应输入的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2测试数据应该选用少量、高效的测试数据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测试。用例覆盖1正确性测试:输入用户实际数据以验证系统是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测试用 例中的测试点应首先保证要至少覆盖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并且正常。2容错性(健壮性)测试:程序能够接收正确数据输入并且产生正确(预期)的输出, 输入非法数据(非法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溢出数据等),程序应能给出提示 并进行相应处理。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对产品操作一点也不懂的客户,在进行任意操作。3完整(安全)性测试:对未经授权的人使用软件系统或数据的企图,系统能够控制的程度,程序的数据处理能够保持外部信息(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4接口间测试:测试各个模块相互间的协调和通信情况,数据输入输出的一致性和正确性。5压力测试:输入10条记录运行各个功能,输入30条记录运行,输入50条记录进行测试。6性能:完成预定的功能,系统的运行时间(主要是针对数据库而言)。7可理解(操作)性:理解和使用该系统的难易程度(界面友好性)。8可移植性:在不同操作系统及硬件配置情况下的运行性。测试方法1边界值分析法:确定边界情况(刚好等于、稍小于和稍大于和刚刚大于等价类边界值),针对我们的系统在测试过程中主要输入一些合法数据/非法数据,主要在边界值附近选取。2等价划分: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3错误推测:主要是根据测试经验和直觉,参照以往的软件系统出现错误之处。测试用例的填写 1一个软件系统或项目共用一套完整的测试用例,整个系统测试过程测试完毕,将实际测试结果填写到测试用例中,操作步骤应尽可能的详细,测试结论是指最终的测试结果(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

毕业论文测试用例模板

120 评论(8)

狂狂风风

其实没有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模板,测试用例只要包含关键要素即可,比如编号、优先级、测试目的、步骤、预期结果等,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测试用例的关键在于其设计,即如何采用合适的测试方法,做到最大覆盖,同时用例数量尽量少,有了这些设计以后,清晰的表达出测试用例即可。
136 评论(12)

7857298

从这儿下载吧,有很多。%E6%B5%8B%E8%AF%95%E7%94%A8%E4%BE%8B%E6%A8%A1%E6%9D%BF&ie=utf-8&lm=0&od=0
110 评论(11)

meizi111188

正好我这两天再研究测试用例管理系统,虽然不是毕业论文,但是希望能帮上你的忙  ——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统计分析模块(Statistics & Analysis)  ——测试人员在执行完整个测试用例集以后,根据测试结果模板出具测试报告(包括用例pass率/fail率、问题报告列表、测试人员感想)并自动通过E-mail发送测试报告  ——针对fail用例,生成饼状图,主要通过fail用例追踪测试用例库中的需求关键词,饼状图主要展示每个需求关键词中fail的用例数。  ——通过点击上述饼状图进入某个需求关键词下属的fail用例列表,并查看  ——可以在各个模块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柱状图,如在测试用例库模块中可定义创建者、所编写的用例被测频率;需求关键词、每个需求关键词所包含用例数;测试工具、运用此测试工具的用例数;创建日期、在此创建日期编写的用例。作为X,Y轴。如在资源分配模块中可定义每个测试人员的测试时长和测试用例数作为X,Y轴,从而自动计算出每个测试人员的测试效率;定义测试硬件、使用频率(High/Medium/Low);如在测试用例执行问题处理模块中可定义报告者、报告问题数作为X,Y轴,从而自动计算每个人的报告问题效率;需求关键词、被关联的问题报告数;错误等级评估、每个等级的错误报告数。  (可选)——深入分析fail的用例,查看fail用例具体出现问题的步骤,并以此步骤为关键词,搜索其他相关的用例,扩大测试范围。
205 评论(10)

贱贱的小小强

回答 你好,关于你的问题我觉得一是编写测试用例文档。编写测试用例文档应有文档模板,须符合内部的规范要求。测试用例文档将受制于测试用例管理软件的约束。测试用例文档由简介和测试用例两部分组成。简介部分编制了测试目的、测试范围、定义术语、参考文档、概述等。测试用例部分逐一列示各测试用例。每个具体测试用例都将包括下列详细信息:用例编号、用例名称、测试等级、入口准则、验证步骤、期望结果(含判断标准)、出口准则、注释等。以上内容涵盖了测试用例的基本元素:测试索引,测试环境,测试输入,测试操作,预期结果,评价标准。 二是设置测试用例模式。目前我们公司一直是按功能、路径混合模式设置测试用例。对于复杂操作的程序模块,其各功能的实施是相互影响、紧密相关、环环相扣的,可以演变出数量繁多的变化。没有严密的逻辑分析,产生遗漏是在所难免。路径分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在于可以避免漏测试。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更多1条 
15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