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ooz
时尚入眼 风从口出——我们如何看待“时尚话语”在原则问题上,要坚若磐石;在兴趣问题上,则要顺应潮流。——美国谚语当今社会不仅人人在穿着上考究一番,追求潮流,“武装到牙齿”,而且连谈吐举止也不肯放过:网络里铺天盖地地用到“美眉”、“愤青”等词,电视里“好男儿” 、“舞林”如同日常用品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于是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涂了一层叫做时尚的东西,每句话里都加上了一个时尚类的修饰。其实,每个时代都会有它的时尚,也因为有了时尚,社会生活才会多姿多彩。时尚因为新奇而流行,时尚是现实流行的趋势,是青春和社会发展的象征。汉代有这样一首歌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目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衣匹帛。”意思是说,城里人喜欢什么样的梳妆,传到城外,城外四周的人就会跟随这种时尚;城里人喜欢什么样的服装,传到四方,四方的人都会竞相模仿。可见,古代也有赶时髦的风气,而且时尚往往是从中心向地区传播。如果说时尚的外表是社会经济的产物,那么时尚话语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然而,“时尚话语”如果缺乏实质,那就是人云亦云、邯郸学步了。俄国文学批评家赫尔岑年轻时,在一次宴会上被流行音乐的轻佻弄得很厌烦,便用手捂住耳朵,主人见了,说:“演奏的可是当下最流行的乐曲呀!” 赫尔岑则反问道:“流行的难道就一定高尚吗?”主人听了又反问道:“不高尚的又怎么流行?” 赫尔岑朗声大笑:“那么,流行性感冒也高尚吗?”主人哑口无言。是啊,时尚一旦不能表里如一,就会让人苦笑不得。试想一下,如果“美眉”们个个都是东施效颦,“愤青”们个个都呼噜打到晌午,这个时代还会充满青春和活力吗?总而言之,时尚话语是大众化的需求,因为我们不想看到“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的悲哀。然而,盲从盲动亦不是明智之举。万事从口出,我们要在口中守住现代都市人最后的风范。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御铅华自生音。迎风奔跑。点一盏向善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