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大爷
今年过寒假,我和爸爸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200送200”的促销招牌。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而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200送2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 就说满200送200元购物券。我妈妈先用490元买了一件羊绒外衣,送来了400元购物券。此时得到的四百元购物券,我们心里产生一种捡便宜的感觉,于是就产生了较强的购买欲望,意欲花完为快(一般商家的购物券都是限期消费,在一定的时期内没有消费就过期作废)。于是我们又花了248元券买了一双鞋,又用剩下的150元券中的128买了一条围巾。那么我们买东西到底便宜了多少呢?我算了一下128+248+490=8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 
商家为了促销,可谓挖空心思胶尽脑汁,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一年365天,中方的西方的节日,一网打尽,每一个都成了他们促销的好时机。若那一月节日少了,利润不足,商家们就努力制造节日买100送50,或买100送60,甚至是80到100。商场里涌动的多数是女人,喜欢购物仿佛是女人的天性,可事实是收入有限,数学也不怎么好,本想勤俭持家的节约一把,没想就落入了商家的美丽陷阱。不过我前天晚上花了点时间,总归弄清了这种买多少送多少的折扣算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商家打折的一般是高利润的衣服鞋子,但品牌的衣服和鞋子一般是全国统一的价钱,差异就是各地的折扣不同。比如原价是580元的一件衣服,平时可以打到7折,也就是说你用406元就可以买到。举例说买100送50吧,你用580元现金买了一件衣服,另外得到250元的购物券。假如你又再买了一件350元的衣服,需再付100元现金,(用购物券买东西是不再送券的)也就是说,你实际支出了580+100=680元,买了原价为原价为580+350=930元的商品,即你所享受的折扣为680/930=73,即为3折。而买100送50的时侯,商品的价格很少有100元的整数倍的,多为98,198,298之类,而你为了享受折扣,又购买了几十元的东西来凑。假如你的运气超好,选到了一个100元的商品,得到了50元的购物券,又刚好用这50元买了另外一件商品,那你享受的折扣极限是100/150=67折。如果你买了一件199元的商品,而又凑不到另一件满意的商品,你只得到了50元的购物券,事实上你很难凑到一件价格是50元的商品,如果你买了50元以下的商品,那不找赎你的余款就作废,如果你买了一件99元的商品,你需另付49元现金,那你这单购物的折扣是(199+49)/(199+99)=83。如此算来,买100送50的最低折扣是7折,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你一般会买到7至8折的商品,而且为了消费你那个好象是多得的购物券,往往会买一些不实用的东西。如果是买200送100,参照以上算法,但实际折扣会更高宁可去买7折的商品也不要去买100送50的。更不要为买200送100的折
商家的促销手段—打折 在一些商店里经常可以看到“清仓甩货”的字样,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是因为商品过时,卖不出去或有一些瑕疵,这种产品通常是不会有人买的,所以商家都会打大折扣。但是一些大的商城里大部分的商品都会打折,这也是吸引顾客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还流行办理打折卡,或者给一些代金卷,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打折有很多方式但主要都是围绕着买卖中的让利、减价,是卖方给买方的价格优惠,打折也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通常销售自有品牌和周转快的商品为主,限定销售品种,并以有限的经营面积、店铺装修简单、有限的服务和低廉的经营成本,向消费者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说到底,打折就是商家促进销售的一种手段,是商品能有效销售出的一种方法。商品打折有很多种类比如在一些饭店里,花费金额达到商家要求的最低消费便可以领取数额不同的代金券或饮料;也有一些商家制定一些东西,可以买一赠一,或买几赠几;在一些高级会所,书店等都可以办理会员卡,打折卡,或者办理可以存钱的卡,再存多少钱可以增一些数额不等的钱存到卡里,如果是门票的使用次数便会赠送几次……然而在一些节日或生日里可以用来送礼的商品都精包装后再打一些折扣或在一个盒子里放上各种小袋食品,来买的人更是源源不断。在宠物店里促销的方式可就实惠多了,比如买几只金鱼赠一株小水草,一袋鱼食或者鱼缸……在玩具店里的促销可是各种各样,比如一款很精致的模型,价格不贵,就来当赠品,消费多少元以上便可获得;更厉害的是本可以单卖的商品,却被组成一对,买一赠一,可想而知,价格当然上升了……更令人诱惑的是糖果店,各种各样的糖果接踵而来,可是价格都不一样,也不可能都买下来,所以便有大包装的糖果,种类很多,都觉得合适极了,可是正因为不能每种都计算多少钱,所以糖果店狠狠的赚了一笔;还有那种超大的棒棒糖,本以为物有所值,结果里面竟是一些小棒棒糖,就因为外包装华丽了,结果被骗了;店里通常会有试吃的糖,孩子尝了以后,能不动心么;或买一包糖赠送另一口味的糖等……不只是食品用品可以打折,连各种票也能因为团购而打折。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在打折,打折当然不是为了让商家亏本,从另一的角度来想,反而是在挣钱,当顾客觉得商品好以后便成为了“回头客”,再有“回头客”推荐给别人,这样店铺的名称不就一传十,十传百了吗? 打折越来越成为商家促销的手段之一,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分辨打折活动是否真正合适的时候,不仅要明辨打折活动真正目的,还需要相互比较,当然在比较中就需要我们利用打折计算出商品的真实价格,然后明辨物品是否物有所值。所以我决定好好学习数学中的学问—打折问题,用于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