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9

46785162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经济政治与社会论文800字高中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叶卿

已采纳
大多数中国人都不认为自己是纳税人,尤其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吃的、用的都依 赖于父母,除了骑车的每年要交的几块钱自行车税以外,我还要交什么税呢?难到每年年 头的一千几百块的压岁钱还得打税?他会很肯定地说纳税这"义务"与我没什么关系。最初 的我也曾抱着这种观点。 谁是纳税人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地从报刊上看到"我是纳税人"'"是纳税人的钱养活了你,你就得为我服务"的看法。但也有报刊发表文章表示相反的观点,说"我们一般的都没有达到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标准,还不算是纳税人"且"纳税的主体是企业,为纳税人服务是为纳税企业服务。"这把我也搞糊涂了。"为纳税人服务"就只是为少数的"有钱人"服务?这范围太少了吧? 今年春节,一件事提醒了我----我们就是纳税人。 春节前,花街上摆满了卖应节物品的地摊,而且有不少是放假的学生开的我姐姐的同 学也开了一挡,邀请了姐姐和我去帮忙。刚铺开摊子,就来了一个"要钱"的人一一据说是管理部门的,每个摊位收5 O元。他解释说:来收的50元地租里,含有百分之多少是属于地税的。事后又从姐姐口中得知我们卖的花和小玩意在批发的时候,价格是比较低的,经过了几个中间环节,才变成现在出售的价格,如销售的开支、零售税、地税、人工等。也就是说在出售的价格里或多或少都包含有一些税款的成份,而买这些东西的消费者等于都间接交了税,换句话说买卖商品的消费者和经营者都直接或间接与纳税发生关系。 说了大半天,原来大多数群众都是纳税人,你是,我是,他也是。 纳税人有权利亦有义务 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从"不认识到认识再到更深入的了解。"经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到: 每个人都与税收有密切的关系。 每个人早上一起来就路"税"打交道,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税收。 你所在的学校,所喜爱的广播站和电视台,上至国家机关的经费,下至失业者所收的救济金均来自财政支出,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体,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所以这些经费绝大部分都出自税收。我们每天都享受着税收的惠泽。 广大的群众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都与纳税发生了关系。由于我国在零售环节方 面实行价税合一的标价方法,使消费者意识不到自已是纳税人,其实在商品流转中所含的 税款占我国税收收入比重达60%以上。广大的消费者就正是国家最主要的纳税人。 我们是纳税人,就有纳税人应有权利。站在自私一点的立场上看,我们所交纳的税款 里包含了我们的血和汗。既然交纳了就希望受惠,不能让那些不称职的人把我们交的的血汗钱白白花去了。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既然有权利,亦应该有义务。从个人上看,或许现在我们所纳 的只是少量的流转税,但当有一天我们有数以讯计的收入,你会光荣的去交纳个人所得 税吗?如果我有这么的一天,我会自觉去纳税。那你呢?你会吗? 闻说经济发达国家的人以纳税为荣,不能纳税为耻。那我国呢?我国逃税、偷税的企 业和个人又是怎么想的呢?朋友,你虽然是纳税人,但当你是高收入的话,你还愿意当一 个纳税人吗?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19 19:31 首先先来看看2006年,前段时间看中央二台《2006中国经济大调查》,最为关注的事件就是废止农业税,有个小插曲,国家总理到山西某地视察,看到果农种的苹果很好,和当地果农聊了起来,果农兴致勃勃的说要给总理送几箱苹果,第二天果农带着几箱苹果找到总理下榻的酒店,才知道总理昨天已经赶到河北视察去了,果农很失落的回去了,几个月后,果农带上十几箱苹果要到国务院见总理,果农说了句很朴实的话,咱答应了要给总理送苹果,咱农民不能食言呀。冬季的北京非常寒冷,果农带着苹果住在国营小旅店里,专门让服务员关掉暖气,因为苹果在低温下储存时间更长,果农在冰冷的房间等了4天,第4天下午秘书通知他明天早上有车来接他,但没说总理会见他。第二天总理接见了这个农民,总理和果农说的什么话并不重要,但有两句话很感人,总理说:“昨天我没让他们通知你,是怕你晚上太激动睡不好觉”。。。果农说:“秘书给我300快钱,我不能收,我答应给总理送苹果,要是收了钱我不就成了商人”。这小小的一个事件可以看出几个细节,一、中国的农民还是很讲诚信的,中国的农民也应该讲诚信,中国也需要更多这样的讲诚信的农民。二、正如韩非子书中说:让利与民,何畏国不兴,中国废止农业税是让利与民,由此可以看到中央现在更需要团结民众,也许这是一种需要,也许这是一种政治手段,但无可非议的这是一种进步。三、总理接见一个农民,接见之前没有告之是怕果农晚上睡不好觉,给果农300块钱买下苹果,如此细心的总理,好像回到了周总理的时代。 2007年是中国的创业年,早在2002年就有人预测2004将是中国的创业年,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资本还不太成熟,2006年中国几大银行纷纷上市,在2006年中国银行股火红一片,甚至有人分析,正是中国银行股挽救了中国乃至全球的股市。看来中国的市场化已经充分了,加之关于就业压力等问题,创业是条不错的出路,这虽然是被逼出来的,但毕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业,新闻媒体也较大程度的关注到创业。或许和以前的预测一样,2007年创业的人并不多,只能走着看了。确实这个社会在快速的变化着,成长着,就像三岁的小孩茁壮成长。 我不喜欢关注政治,但我喜欢看新闻,尤其是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和午间三十分几乎每天必看。如果一整天在家闲着,我会把央视所有频道的新闻一一来看。从新闻中可以看到一些社会发展趋势。例如:服装,电子,就业,财富,文化等。

经济政治与社会论文800字高中版

104 评论(14)

moona926

创作思路: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文章的六要素要交代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代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地了解。范文如下:近2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发展日新月异,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政治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国际热点此起彼伏,大国关系不断调整。人们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变革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研究也越来越多而且深入,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为了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两课"课程实际相结合、与当代大学生实际相结合、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与当今世界实际相结合,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以适应大学生"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的需要。作者严格遵照修订说明,认真贯彻落实xx大精神,对疏漏不妥之处进行了认真修订,并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对外战略的调整,补充了大量新的观点、材料和内容,使之更加符合教学基本要求,更加适用于教学实际。修订过程中,全体编者进行了多次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因此,第三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自身的利益。但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和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加,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例如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中国和许多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签订了《京都议定书》,限制本国二氧化碳排放,尽管这会增加本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毕竟保护大气环境,防止地球变暖,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因此,追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并未颠覆国家利益之上的原则。而恰恰是这一原则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维护共同利益本身就是维护自身利益。争取自身利益不是为所欲为,要尊重别国利益。随着国际社会的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之间的契合度将进一步提高。
261 评论(10)

czxhxhj

我有个朋友可以帮你,加腾讯133*611*8806
15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