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7baihua
如下:一、题目太大或太小。不少作者在选题时将题目范围定得很大,想在一个题目下说清所有问题,这是不可能、亦是不现实的,必须抓住其中的一点或一个方面来进行综述或述评。与题目太大相反的是,有些题目很小,却写成了长篇论著,足不可取。二、著作权存在争议。对于著作权,所有杂志都要求投稿时必须明确,但在实际处理稿件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著作权存在争议的情况。尤其是第一作者,切忌将别人的研宄成果写成文章发表。同时,投稿时作者的排名亦必须确定好,既不可以将从未参加该研究的人员列为作者,更不可将对该研宄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遗漏,不然必然会出现争议。另外,在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及数据、插图、表格时,一定要注明出处。完全照搬的图片、表格还需要得到原作者的使用授权,否则人家可以起诉你侵犯了他的著作权。三、创新性、先进性不够。这是多数论文退稿的主要原因。一篇论文必须要有新颖性,解决以往人们未曾研宄或研宄不够深入的问题,在某一医学研究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但目前大量的论文做的是别人重复性的工作,缺乏新颖性、先进性。四、科学性不强。一些文章选题选得不好,影响了论文的科学性;亦有不少论文选题看上去似乎有创新性,但科学性很差,在研宄设计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导致论文质量下降而被退稿。五、实用性差,无实际价值。一些论文的内容对临床无实际指导价值,亦无临床应用前景;如一种新的诊断方法虽然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因操作繁琐,价格昂贵,或者对患者带来伤害或痛苦,患者不容易接受,亦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常常以下情况会影响论文的质量:内容安排详略不当:例如有人将论文的引言(前言)写得很长,并且引用大量的文献,方法、结果、讨论内容却写得很少,给人以一种头重脚轻之感;还有人将材料和方法、结果写得极其简单,而讨论却洋洋洒洒,写成一篇综述,均不可取。层次紊乱,逻辑性差:有些论文未能将资料进行合理组织,统筹安排,使文章层次不清,逻辑性差。例如,有的将结果的内容写进了方法之中,有的将方法的内容却写进了结果之中;有的在结果中穿插了一些本该在讨论中叙述的内容。对于结果的内容,有的写得亦是混乱不清,本应该在一段中表述的却分成了两段,或本应分点叙述的却混在一段中叙述,让人看不清结果到底是什么。 
一、确定题目论文题目可以从专业知识中来,也可以从时政热点中来,平常多看书、多积累、多思考,便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都可以成为论文选题的一个方向。同时,根据自身兴趣加以甄别、优选,然后确定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要精炼论文题目,使得一看题目就很具吸引力。二、细列提纲确定题目后,要全面收集资料,最好是通过中国知网下载一些与所写论文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章;要花点时间精读文献,即便是在确定论文题目时,心中已有提纲,也必须再去阅读一些相关文献,这是列好提纲的基础,也是后面撰写论文的必要积累和热身。三、全心撰写在一二步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按计划撰写。要根据提纲内容,规定每天应该完成的撰写部分,且不折不扣地执行;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来,有些人喜欢不间断写,因为思想观点转瞬即逝,高度集中撰写时,思想观点连续性强,写起来效率高;有些则喜欢每天完成一点,这样不仅不累,而且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四、精心修改论文主体内容完成后,不意味着论文完成。这时可以放一放,过一两天再看论文,从头到尾阅读、查看论文,有无错别字,有无不通顺,有无撰写不深不全的地方等等,修改可以一次甚至多次,完全根据自己对待论文的态度来,精益求精当然最好。五、导入引言论文一般还需要一个引言。这是论文开头的部分,主要阐述写作的原因,目的,意义等等,是进入正文的必备程序,如果直接从提纲进入,难免有所缺失,似乎没有开头。这一部分可以在撰写正文前写,也可以正文完成后再写。这里建议是完成正文后再写,这样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全文,写好引言。六、完善要素全文完成后,还需完善一些要素,主要有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页码等要素。特别是摘要,要在写完论文后,在对全文精深把握的基础之上再写摘要,这样可以更好的把握摘要内容、写好摘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