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2017年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9

201721195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2017年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puyxx

已采纳
[1] 冯登国 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2] Dorothy Denning, ”Cryptography and Data Security”, Addison-W ISBN0-201-10150-[3] M Bishop and D Bailey, “A Critical Analysis of Vulnerability Taxonomies”,Technical Report CSE-96-11, D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Davis, Davis, CA 95616-8562 (S 1996)[4] 微软安全中心[5] FrSIRT [6] 国际CVE标准 [7] Mitre C 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 Available from , accessed [8] Wenliang Du,Aditya P M Vulnerability Testing of Software System UsingFault ICoast TR 98-02, [9] CVSS [10] Matt B 2002 September 15 (Preprint, revised 2003 March 02) Cryptologyand Physical Security: Rights Amplification in Master-Keyed Mechanical L IEEESecurity and Privacy (March/April 2003)[11] Steven M Christey and Chris W 2002 February 12 (Expired 2002 August12) Responsible Vulnerability Disclosure Process (Internet-Draft RFC)[12] 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Coordination C 2000 October CERT/CC Vulnerability Disclosure P[13] 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Coordination C CERT/CCVulnerability M[14] Russ C Proposal – The Responsible Disclosure F[15] Dennis F 2003 November “Security Researcher Calls for VulnerabilityTrade A” eW[16] Daniel E Geer, J (Editor), Dennis Devlin, Jim Duncan, Jeffrey Schiller, and JaneW 2002 Third Q “Vulnerability D” Secure Business Q[17] Daniel E Geer, J (Editor), Mary Ann Davidson, Marc Donner, Lynda McGhie,and Adam S 2003 Second Q “Patch M” Secure Business Q[18] Tiina H 2003 A Communication in the Software VulnerabilityReporting P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J[19] Internet Security S 2002 November 18 (Revised) X-Force™ VulnerabilityDisclosure G[20] Elias L 2001 October “Security in an Open Electronic S”SecurityF[21] Microsoft C 2002 November (Revised) Microsoft Security ResponseCenter Security Bulletin Severity Rating S[22] Marcus R 2000 O “The Network Police Blotter – Full Disclosure isB” ;login:The Magazine of USENIX & SAGE Volume 25, 6: 47-[23] Krsul VSoftware Vulnerability A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s,Purdue University, 1998[24] @S 2002 June Security Vulnerability Reporting P Available from , accessed [25] William A Arbaugh, William L Fithen, and John McH 2000 DWindows of Vulnerability: A Case Study A IEEE C[26] Ross A Security Engineering: A Guide to Building DependableDistributed S John Wiley & S ISBN: 0-471-38922-[27] Matt B Computer Security: Art and S Addison-WesleyP ISBN: 0-201-44099-[28] Matt B 1999 S Vulnerabilities A Proceedings of the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cent Advances in Intrusion D[29] 单国栋, 戴英侠, 王航 计算机漏洞分类研究 计算机工程,2002,28(10):3-6[30] 夏云庆 编著 Visual C++ 0 数据库高级编程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31] 段钢 编著 加密与解密(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33] 候俊杰 著 深入浅出MFC 第2 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4] Applied M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 (美) Jeffrey Richter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35] National Vulnerability Database [36] US-CERT Vulnerability N [37] SecurityF [38] Internet Security Systems – X-Force D[39] The Open Source Vulnerability Database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2017年

85 评论(12)

wwwgan

国产CAD软件,困境与突围  摘要: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深入,CAD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产CAD软件的应用比例却在下降。本文试着回顾了国产CAD软件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国产CAD软件厂商存在的问题,并从行业标准、企业体制和国际化等角度探讨国产CAD软件突围的方法。  关键词:国产 CAD软件 困境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深入,CAD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产CAD软件的应用比例却在下降。本文试着回顾了国产CAD软件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国产CAD软件厂商存在的问题,并从行业标准、企业体制和国际化等角度探讨国产CAD软件突围的方法。  市场:从百花齐放到一枝独秀  2000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已达350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多年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从1980年到 1998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4%,而同期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65%,制造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设计是制造业中重要的一环,据统计制造业中有80 %的企业在使用CAD软件。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设计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愈显突出。这对于设计软件厂商来说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蛋糕。中国CAD软件市场规模将非常巨大,且在不断增长。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国际数字设计软件领导厂商AutoDesk将在华的销售预期从现在的2亿元/年调整到2006年的8亿元/年。另一巨头Micro Station也宣布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然而如此之大的市场上却鲜有国产软件的身影。  其实在九十年代初,国产CAD软件曾经百花齐放,市场上活跃着许多的国产CAD产品,如高华CAD,华正电子图板,大恒CAD,德赛 CAD,金银花CAD等。然而十年之后我们却发现,当年的“百花”大多已经烟消云散,只有AutoCAD“一枝”在“独秀”,从R14,R2000,一直到现在的AutoCAD 2002,2004,一路高歌猛进,垄断了中国二维CAD市场90 %的市场份额。原先叱咤风云的国产CAD软件厂商要么成了 AutoCAD的代理,要么跟随AutoCAD做二次开发,为他人做嫁衣,还有的已经转型到PDM,ERP领域。仍然在坚持做CAD的已经寥寥无几。  困境:标准决定一切  正如Windows确立了桌面操作系统的标准一样,造成国产CAD软件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AutoCAD确立了CAD软件的标准。无论是来料加工,图纸验收,设计方案评比,AutoCAD的DWG文件成了默认的格式。而国产软件由于自主开发,兼容性一直是最大的困扰。因为无法保存成DWG图纸,读取 AutoCAD文件有数据丢失,与国外AutoCAD用户图纸交流障碍,使得国产CAD软件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客户。曾经有用户用某国产软件做的图纸,因为格式不兼容,结果到了规划局打不开,痛失夺标机会。许多客户虽然买了正版的国产CAD软件,但不得不重新去用AutoCAD。  使用习惯是另一个困扰国产软件的因素。学生在学校学的是AutoCAD,工作用的还是AutoCAD。以致于相当多的人认为CAD就是AutoCAD。要让一个已经用了多年AutoCAD的设计师放着现成的AutoCAD不用,去学习另外一种全新的国产CAD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国产CAD软件的推广,阻力不在上级领导,而在于软件的使用者。  选择:自主平台还是二次开发?  然而制造业信息化的丰厚市场确实令国产软件厂商心动,中国CAD软件厂商一直在寻求突围的机会,希望在这个迅速增长的CAD软件市场上分一杯羹,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也给国产软件厂商看到了希望。但机会并不等于市场,如今的竞争环境与十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国产CAD软件厂商面临做自主平台还是二次开发的艰难选择。  如前所述,如果选择做自主平台的CAD软件,则直接面临与AutoCAD的竞争。虽然国产软件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但价格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软件兼容性,用户操作习惯的改变的问题成了国产CAD的硬伤。国产CAD还需要扭转人们对国产软件的固有看法。  即便选择做AutoCAD的二次开发方式也并不轻松,二次开发软件厂商必须要紧跟着AutoCAD的步伐,他升级你也得升级,否则客户将不能使用。二次开发相当于是一种增效工具,在CAD软件市场份额中占的比重比较小。AutoCAD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如果二次开发软件再定很高的价格客户显然无法接受。因此二次开发软件的价格普遍不高。肉都被国外软件公司吃了,留给国产软件厂商的是一点残汤。但即便这一点残汤也并不好喝。AutoCAD功能越来越强大,用户的使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用户对二次开发工具的依赖性在减小。而且AutoDesk也围绕AutoCAD完善产品线,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不断推出建筑、规划、机械、GIS等专业应用。使得国内做二次开发专业应用的软件厂商被逼到了一个非常小的角落。以机械行业为例,五年前,在AutoCAD之上做二次开发的软件厂商多达五十多家,但现在仍追随AutoCAD做二次开发的软件厂商只有寥寥七八家,而且大都在积极寻求转型。  突围:国产CAD软件的希望在于应用  国产软件厂商终于意识到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与国外软件拼价格,拼技术并不是制胜之道。国产CAD软件重在应用,只有培养一批实实在在的忠实用户,才能在国外CAD软件的铁桶阵中撕开一个缺口,使得国内厂商能在CAD软件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国产软件的优势在于性价比,在于能够准确把握行业客户的需求,要让用户清楚的明白与国外软件相比的价值。国产CAD软件阵营中,CAXA电子图版、清华天河、开目软件、中望CAD等几家抓住了机遇,真正把握了国内各行业的实际需求,走在了最前面。其中最活跃、最典型的要属CAXA电子图版和中望CAD。  CAXA电子图板定位于快速崛起的中国制造业企业,除了基本的辅助绘图功能,软件还根据中国机械行业的特点提供了丰富的标准件图库。虽然刚开始CAXA并不直接兼容AutoCAD,但鉴于 AutoCAD的广泛应用,CAXA电子图板也提供了与AutoCAD的兼容接口。为了让用户接受国产软件,CAXA做起了国产CAD软件的普及工作,与中国工程图形学会等机构合作,在教育行业以非常低的价格提供给学校供学生使用。CAXA这样做其实就是让设计师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接受国产软件。所以 CAXA电子图版在CAD软件市场取得了成功,累计销售CAXA电子图版10万套,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产CAD软件。  中望 CAD与CAXA电子图板不同,虽然中望在CAD行业也有十年的历史,但在CAD平台领域却是新军。所以中望CAD选择了和AutoCAD完全兼容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不但界面、命令方式、操作习惯与AutoCAD非常相似,内部文件格式也采用了和AutoCAD一致的DWG文件。使得原先习惯了 AutoCAD的用户或者是有大量AutoCAD图纸的用户能够轻易的转到中望CAD上来。短短两三年,中望CAD装机量突破万套,是国产CAD软件里的一匹黑马。  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中国化。国产CAD软件不但要在国内市场突围,同样也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机会。这也是国产CAD软件的共识,最近一年来,无论是CAXA电子图版,还是中望CAD,或是清软英泰的OpenCAD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当然无论是CAXA还是中望CAD,在世界第四大PC软件巨头AutoDesk前面都显得十分弱小。但如果国产软件能切实把握行业用户需求,抓住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的机会,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国产CAD软件也有可能像今天的中国家电业一样与国外厂商平起平坐。我们衷心希望有一天,国产CAD软件也能像AutoCAD,Micro Station一样在国际市场纵横驰骋。  参考文献:  【1】我国CAD软件产业亟待研究现状采取对策——唐荣锡  【2】CAD/CAM技术现状与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3】中望CAD软件及使用教程——金版电子出版公司[
223 评论(10)

hnlxhuwen

帮你整理了一下,请参考!参考文献:1、MANielsenandILChuang,Quantum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AMTOn computable numbers,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P Lond,3、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and TechnologyQuIST program 0[J]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Agency DARPA,2004,4、Karl JWComputer-Controlled Systems (3rd )Prentice H5、孙凤宏探索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J] 青海统计, 2007,(11) 6、蔡芝蔚 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 电脑与电信, 2008,(02) 7、文德春 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7,(05) 8、姚正 计算机发展趋势展望[J]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8,(01) 9、许封元 计算机发展趋势[J] 农业网络信息, 2006,(08) 10、陈相吉 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 法制与社会, 2007,(10) 11、何文瑶 计算机技术发展态势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07,(05) 1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3、兰晓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19(4):84- 14、张基温基于知识和能力构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J]无锡教育学院学,2003,(4):54-15、姬志刚,韦仕江网络信息环境下基于创新教育改革基础上的课程整合与课堂教学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10) 16、田莉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与心得[J]企业技术开发,2008,(02) 17、熊静琪计算机控制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18、杨金胜探析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辅助教学[J]华商,2008,19、何克忠主编计算机控制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李锡雄,陈婉儿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科学出版社21、赖寿宏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2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3、甘仞初,《信息系统开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4、人杰、殷人昆、陶永雷 《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325、伍俊良《管理信息系统(MIS) 开发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6、郭军等《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127、曾建潮软件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828、熊桂喜王小虎李学农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1229、孙涌《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830、王虎,张俊管理信息系统[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4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