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pink
司母戊大方鼎整体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4厘米,重达84千克。大方鼎呈长方形,有两个立耳,腹下连接四个中空的柱足,两耳外侧装饰一对虎嗜人纹,鼎的腹部装饰有饕餮纹等图案。腹的内壁铸有“司母戊”三个字,所以,它的全称是:“司母戊大方鼎”。那么,大方鼎是商代后期王室的礼器,学术界对大方鼎的年代重新进行了研究,认为是商王祖庚、祖甲为他们的母亲铸造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李先登先生研究了一辈子青铜器,对国博的司母戊鼎更是颇有研究。他说:司母戊鼎珍贵,不仅仅因为它大,它的精美花纹图案,也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和令人感叹的象征意义。那么,下面我就给您介绍一下铸造在司母戊鼎上的饕餮纹和虎嗜纹,看看这些神秘、瑰丽的纹饰代表着什么?饕餮纹又叫兽面纹,它是以虎、牛、羊等动物为原型,经过综合、夸张等艺术处理儿创造出的一种神秘的形象。这些精美的花纹图案代表了自然神的形象,表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物的崇拜。《吕氏春秋·先识览》说,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食人凶兽;《左传》中记载,饕餮是古代一个凶残的氏族部落。商周时期将饕餮纹装饰在青铜礼器上,使礼器显得更加神秘庄严,气势威严。在各种礼仪活动中,可以达到“上下相协,以承天休”的目的。用今天的话说,饕餮纹可以使社会达到安定团结。虎嗜人纹装饰在大方鼎的两耳外侧,虎性情凶猛,是百兽之王,在人们的心目中,虎又是威武勇猛的象征。大方鼎上的虎嗜人纹更让人不寒而栗:两只相对的猛虎,虎口大张,共衔着一个人头!可是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被老虎叼在嘴里的人头并没有恐惧的神态,好像猛虎并不是要真正吃人,而是在保护他们,显露出一种平静的表情。这不符合逻辑的图案令人费解,为什么即将被老虎吃掉的人竟能面不改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