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8

xich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有关彝族文化的论文1500字怎么写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n4833459

已采纳
火把照亮俊男靓女 选出俊男靓女是彝族火把节的重要节目之一。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评委由民间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评选结果绝对公正。俊美的条件不仅要看外形还要看言行品德。如美女的条件是:头发浓黑、眉毛浓、眼睛大、鼻梁高、脖子长、皮肤细腻红润,身材匀称(不能太瘦)、言谈举止得体、人品好、勤劳等。俊男的条件又不同:勇猛善战,仪表堂堂,体魄雄健。言行要有风度,头竖英雄结,佩带英雄带和宝剑,身披黑色羊毛斗篷,手牵骏马。如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每年火把节都要进行选美比赛,只是增加了新的内容,如歌舞、乐器、智慧问答等,大有与国际选美惯例接轨之势。 火把节歌舞 火把节的歌,彝族称之为“都荷”,是流传在四川凉山的一种古老的女子集体歌舞。由一人领唱领舞,其余的人跟随其后边歌边舞,时而向顺时针方向转,时而向逆时针方向转。领唱一句,其他人跟一句。舞者一手持黄伞,一手牵着前人的荷包带或前后互牵头巾两端,形成圆圈缓步而舞。舞蹈形式古朴简单。 相传这是古时男人们狩猎归来,妇女们便在火堆边烧烤猎物,向周围的男人斟洒,并围圈而舞,以示庆贺,表示慰问。经过多年的演变,才形成了现在这种手持阳伞围圈踏歌而舞的形式。 达踢舞是四川凉山彝族民间一种古老的舞蹈。男女排成一行或围成一圈,以踏脚为主。现在经过现代彝族舞蹈家的改编,它融入了现代音乐舞蹈与传统的音乐舞蹈,使达踢舞成为一种普及的群众性娱乐节目,无论是在山寨的篝火旁还是在都市的彩灯下都有达踢舞悠扬的旋律和优美的舞姿。 天神放蝗扰人间 人间燃火把烧蝗 在远古时候,上天和地上是相通的,天神叫恩梯古兹,主宰着天上人间的一切。有天他说地上有一个叫火体拉把的大力士摔跤能手,恩梯古兹就派天上的大力士斯惹阿比到人间去和火体拉把决一高低。于是斯惹阿比就到人间来寻火体拉把。 有一天火体拉把来到一座竹篱笆屋,只有一位老阿妈在,他向老阿妈要一顿饭吃,老阿妈答应了。可是煮了很久也不见好,原来老阿妈在煮石头,说这是她儿子的早餐,于是斯惹阿比感到害怕了,赶紧上路了。他在路上遇到一个左肩扛着一棵大杉树,右手提着一只大老虎的年青人,他想这肯定是斯惹阿比,于是赶紧让路。火体拉把回到家听母亲说以后,知道是斯惹阿比来了并且刚才已遇上他了,他转身就去追赶斯惹阿比。在阴阳交界处,眼看要追上了,斯惹阿比跑到了一棵大树后面就不见了,火体拉把将那棵大树扭断了。斯惹阿比死在大树里面,变成了蛆,被小鸟吃了。 最后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于是大怒之下,派天兵下来抓火体拉把,地上的人们把火体拉把保护了起来,把天兵赶回到了天上。天神又发洪水来淹没人间,也被人们打退了。最后他打开害虫门来让害虫来吃地上的庄稼。地上的人们便每家每户点燃火把来到田地里烧害虫,晚上害虫扑火自焚。人们消灭了害虫,保护了庄稼,取得了胜利。为了庆祝胜利和丰收,每年到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人们便点起火把庆祝和游玩。

有关彝族文化的论文1500字怎么写的

176 评论(11)

zl莫凌乱

阿西里西彝族村寨的文化现状。阿西里西村的文化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彝语为主要载体的彝族传统文化;二是以汉语为传播媒介的现代文化;三是以彝汉双语为诠释工具的基督教文化。彝族在贵州历史上建立过持续时间最长、独具彝族文化特色的地方政权。因承行完善的“则溪政权制度”①,历史上彝族文化一直是黔西北的主流文化,随着公元1664年阿哲部水西土司政权的最后瓦解,黔西北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彝族政权制度彻底崩溃,彝族文化赖以强势运行的政权基础不复存在。随着大量汉族的迁入,彝族文化逐渐被汉族文化稀释,消融,形成如今彝族传统文化分布的孤岛格局。阿西里西村的彝族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语言,所有村民在村寨日常活动中均使用彝语进行交流;文字,村寨有四个熟谙彝族文字的毕摩;以彝族酒礼歌为代表的彝族婚嫁文化;以彝族铃铛舞为代表的丧葬文化;以彝族撮泰吉为代表的原始戏剧文化;以《阿西里西》和撒麻舞为代表的彝族歌舞文化;以赛马和磨磨秋为代表的彝族体育文化;以彝族火把节和十月年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其中撮泰吉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铃铛舞2008年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把节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西里西村是贵州彝族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村寨之一。   阿西里西村的文化传承模式。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传承模式。从阿西里西村的相关文化事件可以看出,政府在阿西里西村的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主导性角色。随着近年来相关文化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西里西村逐渐具有了全国甚至全球意义的文化象征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恒久动力,如果没有政府持续的关注与支持,阿西里西村必然像距它不远的其他彝族村寨一样完全基督化。阿西里西村的彝族文化在其他村寨也能找到,幸运的是阿西里西村最早搭上了政府政治宣传的文化交流车,成为历届地方政府进行政治宣传时的权威文化选择。
93 评论(15)

爱有悠扬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34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