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2

SFRSFR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文2000字高清图片欣赏作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青丘一一

已采纳
今天妈妈带我去上海自然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厅中央的合川马门溪龙和黄河古象:马门溪龙身长22米,肩高5米,体重几十吨,发掘于四川合川县,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黄河古象体长8米,身高4米,一对门牙就有3米长,发掘于甘肃东部黄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文2000字高清图片欣赏作文

151 评论(10)

年华ldy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观后感我x月x日有幸游览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感慨万千!徘徊于历史的长廊中,感受着几千年来先祖先辈们创造的中华文明.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尤其是看到一串接一串的外国人.为什么?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把外语学好,把中国的千年文化通过我的叙述介绍给更多更多的外国人.那该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 为什么这些古迹古器能够招致如此这么多的人来欣赏观看?答案,我认为,是这些东西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人文精神和生活底蕴,而这些东西和现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完全不同.试想一下:现在哪儿哪儿的一座高楼大厦在几千后会被当成今天的古城墙一样被当成文物保护起来吗,不会,说不定每几年就拆了盖新的了.它没有内涵,历史的内涵. 再说说我们耳边还经常出现的一些人名:孔子.李白.鲁迅.林语堂....这些人是名人.他们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们就同那些历史古迹一样,自身包含了非常之多的精神:孔子的”儒”,李白的”诗”,鲁迅的”愤”,林语堂的”语”,当然他们的一切都和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中国联系在一起,并且他们的思想仍然为我们后人所瞻仰,思索. 我希望做这样的人,成为这样的人,几千年后仍然回有人记着有这么样的一个人.
155 评论(9)

xutaoha1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遵照周总理遗愿,1983年开始筹建,1991年6月20日建成开放。这座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最高水平的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自开放以来,便以其雄伟庄重的仿唐建筑,丰富精美的藏品和博大雄浑的历史陈列闻名中外,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成为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无论在建筑功能,陈列展示还是文物收藏保护技术和设施等方面,均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它的建成开放被视为中国博物馆事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和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陕西古代史》以时代为序,将陕西古代史划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阶段,从馆藏文物中精选了2000余件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以周、秦、汉、唐为重点,在6000平方米的面积、2000余米长的展线上系统地展现了自蓝田猿人至鸦片战争前人类进化发展的艰难足迹以及几千年来陕西古代文明的兴衰和沧桑,被誉为“浓缩的中国古代史”。除《陕西古代史》外,陕西历史博物馆还利用馆藏优势与国内外文博机构合作,在东、西展厅举办了《陕西古代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等十几个主题鲜明、品位高雅的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从多角度、多侧面向广大观众揭示了历史文物的丰富内涵以及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同时也形成了自己互为补充、交相辉映的陈列体系。  陕西历史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开馆20年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上千万人次,作为展示陕西及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陕西历史博物馆在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同时,还在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政府和上级机关的支持下,独立或与有关单位合作,先后在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巴西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近40个文物展览。不少展览都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在不同程度上掀起了“中国热”,为我们与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真正实现了让世界了解陕西,让陕西走向世界,同时也为弘扬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通过文物对外展览交流,陕西历史博物馆与世界许多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并由此进一步奠定了在世界博物馆中的重要地位。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藏品无论对微观和宏观的考古学研究,还是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评估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均具有重要意义。开馆以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主办了西周史学术讨论会、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秦汉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其学术水平和地位已为国内外学术界广为认可,并被视为周秦汉唐研究的重要信息交流中心之一。
105 评论(9)

冯战战

2013年的秋天,我怀着一颗对历史的崇高敬畏之心,兴致勃勃的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心中颇有些感触,愿讲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的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她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的遗愿建设的。该馆筹建于1983年, 1991年6月20日落成之日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建筑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布局成轴线对称,主从有序;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它把唐代的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370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可谓是馆藏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品位之高、价值之广泛。例如: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有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两千多件汉、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陶、釉陶和唐三彩等),以及汉、唐银器,唐墓壁画(四百多幅,画面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等。可堪称是陕西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象征。在详细参观了上述诸多馆藏历史展览物件后,我就在思索:三秦大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生息、繁衍,是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而陕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所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都曾于此建都立国称帝,以号令天下。可以说,陕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这种文化的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其中三大古国文明皆有中断,唯有我中华文明未曾中断,一直绵延至今。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教授曾说:后人对中华文化遗产,应抱以敬畏之心,赞颂之意,骄傲之情,欣赏之趣,而行守护之职,关爱之意,学习之心,弘扬之责。是啊!作为炎黄子孙,特别是陕西人,且又是一名历史的学习与钻研者。我觉得,我们这些当世的后辈子孙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这一历史使命和责任。我由衷的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切身实际的感触一下悠久渊源的中华文明史和民族文化气息。极力呼吁广大社会青少年朋友能够以身作则,行使“弘扬中华之文化,传承民族之精神,立中华之美德”的光荣传统习俗!注:三秦大地:历史上楚汉相争之时,以秦都咸阳为中心,关中地区被楚霸王项羽一分为三,封给了当时的秦朝三位降将。即司马欣封塞王,管辖咸阳以东地区,建都栎阳(今西安及临潼一带);封董翳为翟王,管辖陕北地区,建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咸阳以西地区,建都废丘(今陕西兴平)。此三王互为犄角之势,共同防御远在汉中之地的汉王刘邦,故称“三秦大地”。
12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