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booo
奶茶无营养 多喝坏身体 记者在网上查询,得知所谓奶精就是氢化植物油、糊精(淀粉水解物)、酪蛋白酸钠、奶油香精、乳化剂、抗结剂等成分的混合物,其脂肪含量达20%-75%,热量比淀粉还要高。它不仅不能增加营养,还会提供大量的热量和对心血管危害很大的反式脂肪酸。 内含反式脂肪酸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奶精(植脂末)中所含的氢化植物油是最有害的成分,因为其中含有较大比例的反式脂肪酸,而这种脂肪酸比动物脂肪还要有害健康。长期食用带有奶精的产品,会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还会降低青年人的生育能力。 喝一杯就会超标 那一杯奶茶里会含有多少反式脂肪酸呢?范志红副教授说,一杯奶茶所含的反式脂肪酸最多可达5克。而国际上一致认为,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一日不应超过2克。如果一杯奶茶中含50克左右的奶精,就会超过这个极限,常喝这样的奶茶,必然会危害健康。 范志红说,目前市面上的奶茶就是奶精、香精、色素、糖和淀粉珠的混合物,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即便没有反式脂肪酸,也不是一种健康的饮料。”范志红说,“除非像少数民族那样,用牛奶和茶配在一起,是比较健康的,但那种奶茶的味道、口感和现在的所谓奶茶完全不同。” 最好不要喝“奶茶” 范志红建议市民尽量少喝或不喝这些用奶精制作而成的奶茶,特别是不要让幼儿和老人去喝。他提醒,如果一天当中喝了奶茶又再吃其他甜点心、饼干、派、软面包、奶糖、低档巧克力、冰淇淋等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物,危害会更大。 记者还了解到,在大多茶餐厅、西餐厅可随时取用的小袋装咖啡伴侣,包括超市中出售的咖啡伴侣,其实都只是粉末状奶精,即植脂末,并非奶粉。 网络资料、以供参考 
奶茶含三大危害健康成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些街边小摊,商贩竟用劣质奶精(以麦芽粉为主)和香精制作珍珠奶茶。此新闻一出,众皆哗然,纷纷指责贪心商贩危害顾客健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即使是大饭店的珍珠奶茶,多喝也没什么营养,还是少喝为好。 范志红解释说:“风靡一时的所谓奶茶饮品,和草原居民所喝的传统奶茶相比,有极大的区别。前者多用植脂末、香精、色素和糖兑制。植脂末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乳化剂和酪蛋白酸钠,并不是奶粉。而媒体披露的那些奶茶则是用更差的原料制成的。” 奶茶中的“奶”VS真正的奶 那么,珍珠奶茶中的“奶”和真正的奶比起来,在营养上有什么区别呢?范志红表示:它缺少钙、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而且蛋白质含量很低。“牛奶中的有用养分,它基本都没有。相反,它含有大量的糖、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中老年人来说,更不利于糖代谢和脂代谢。” 珍珠奶茶中的香精和色素 珍珠奶茶中的香精和色素对人体又有什么影响呢?“如果奶茶中的香精和色素是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添加的,而你也喝得不多,基本不会有什么危害。但如果添加得太多,或者你又大量饮用的话,就不太好了,尤其是幼儿。过量饮用奶茶对孩子智力发育和行为健康,都可能有不良影响。 我们该如何分辨珍珠奶茶中的“奶”和真正的奶呢?范志红表示,奶茶的“奶”别看营养价值不高,但口感比牛奶和奶粉冲剂都好,又香又滑,没有那种很腻的感觉。“这可以说是现代油脂工业的一大成果,也是奶茶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看来,奶茶,尤其是对孩子来说,还是尽量少喝为妙。如果实在想喝,也应该选择卫生条件较好的正规饭店和商店,而且最好不要“一杯接一杯”。 奶茶中三大有害成分排名 另据专家介绍,珍珠奶茶中危害健康的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排名第一的是奶精,学名植脂末。使奶茶变得香浓的就是植脂末。植脂末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乳化剂、抗结剂和酪蛋白酸钠。氢化植物油是一种反式脂肪酸,它会升高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天一杯500毫升珍珠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已超出正常人体承受极限,长期摄入易患心血管疾病,还可能增加乳腺癌、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甚至有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而青年人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则有可能降低生育能力。 排名第二的是果味粉。基本没有水果原料,大多靠过量加入限制使用的色素、香精、甜蜜素和黏稠剂等来增色调味。比如木瓜口味,香芋口味等等,均来自于这果味粉中的色素和香精。过量吸收色素、香精等对人体的肝、肾等器官危害很大,化学合成色素对人体更具毒性、致泻性与致癌等危害。长期摄入含果味粉的食物尤其对孩子智力发育有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中毒。 排名第三的是甜蜜素,学名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通常商家会说成蜂蜜水。但是因为价格低廉,所以奶茶中往往会使用甜蜜素而不是蜂蜜。甜蜜素是一种没有营养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但食用过量甜蜜素,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为明显。甚至市场上有些甜蜜素违规添加了芒硝和工业氯化镁,长期食用将使人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