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应急管理议论文题目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34

mygirl29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应急管理议论文题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2013272332

已采纳
给亲,提纲一份好不好?资料也是齐全的

应急管理议论文题目

139 评论(14)

fighting0000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关键词防震、减灾、自然灾害、美好家园、防范意识、人造灾害、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246 评论(13)

XHM1022

提前计划,并采取预防措施“提前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以防止”的意思。不同之处在于:(1)“未雨绸缪”是一个比喻,“预防措施”直言性质。后者的“预防措施”应该是清晰,明确的语义比前者。 (2)具有更大的重点放在设备上反雨天强调反对“防备”的意思。 (3)可以用来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不能未雨绸缪。
122 评论(9)

dd334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正是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果实。一个又一个挫折并没能弄垮他,他勇敢地直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开拓了人生之路。他的人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能勇敢面对挫折,是成功的开始,是人生的转机。  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敢于面对挫折,直面人生的。冼星海说:一朵成功的花都是由许多苦雨,雪泥和强烈的暴风雨的环境培养成的。的确,成功的基础是敢于面对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收获就是成功。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国破家亡,她的人生一路坎坷,颠沛流离。但她敢于面对惨痛的人生,坚持创作,不仅在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还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逆境时人生的一些片段,可能出现在任何时候。如果李清照不能面对那些逆境,被挫折绊倒了就一蹶不振,放弃创作,那么她在文学上有这么高的造诣吗?她的人生告诉我们:要有所成就,就要敢于面对挫折的。
257 评论(12)

换上素衣

1、灾难不可避免,躲避不了。但不可怕。2、各种灾害有不同的危害,但对人类和社会都是一种损失和灾难。3、充分认识各种灾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4、相信科学,积极应对,在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应许的框架中,积极合理的找到避害的方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骚乱,减少人为损失。避免二次伤害。
204 评论(10)

S1502066

请分析如何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应急预案是指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  在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过程,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一是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与之相抵触,以保证其合法性。制定这类应急预案,主要是为了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其作进一步细化,以增强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与上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保持一致。各级地方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前提下,还应当与上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一致。在制定应急预案过程中,上级政府要加强对下级政府、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指导协调、沟通交流和审核工作,使各级各类预案相互衔接、配套,从而形成完整的体系。实践中,下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往往都要报送上一级政府备案审查,政府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要报送本级政府备案审查,这有利于保持各级应急预案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也便于上级政府和政府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三是因地制宜,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各级地方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应急预案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本地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认真总结本地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的制定、完善有关应急预案。除了总体应急预案外,地方专项应急预案等的制定,应当根据本地突发事件发生情况制定,对本地易发、多发的突发事件都应当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而本地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则不一定要制定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八条规定: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应急预案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工作方案,既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又要对法律、法规的规定作进一步细化,重点是要根据各类突发事件的不同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作出有针对性的、便于实际操作的具体规定。因此,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与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调查评估等机制作出明确规定,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完成后,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应当建立动态管理制度,针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进行修订、完善,以便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各级各类预案都要做到明确、管用,一看就明白做什么、怎么做、谁负责,防止照抄照搬、华而不实。有关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要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检验其实用性,并总结演练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修订。在每次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完成后,要认真总结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并根据处置情况,由有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机关组织对相关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对你地区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做简要分析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四类:(1)自然灾害。由自然因素直接所致,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由人们无视规则的行为所致,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故、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根据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应对法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社会安全事件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和复杂性,法律上不作分级。 (。。。。)-----{结合你地区情况作发展趋势简要分析,可能的特点、类别、级别}
16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