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mc120
中图分类号的写法可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里面的分类来写。《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分类(一共分为七编):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A/K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B 哲学B9 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C95 民族学D 政治、法律D9 法律E 军事第二编 经 济F0/F2 经济,综合性经济科学F23 会计F27 企业经济F3 农业经济F4/6 工业经济F7 贸易经济F81 财政F82/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O 综合性文化刊物G1 世界各国文化事业G2 各项文化事业G3 科学、科学研究工作G4 教育G8 体育G25 图书馆学G27档案学G35 情报学H 语言、文字I 文学 术J 艺术K 历史、地理K9第四编 自然科学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 数学O3 力学O4 物理学O6 化学O7 晶体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P1 天文学P2 测绘学P3 地球物理学P4 大气科学(气象学)P5 地质学Q 生物科学第五编 医药、卫生R 医药、卫生,综合性医药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 临床医学R8 特种医学R9 药学第六编 农业科学S 农业、林业,综合性农业科学S1 农业基础科学S2 农业工程S3 农学S4 植物保护S5 农作物S6 园艺S7 林业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 水产、渔业第七编 工业技术T 工业技术总论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讯技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V 航空、宇宙飞行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期刊扩展内容: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参考来源:中图分类号 - 百科 
石油工业一般使用原油的出产地来区分不同的原油,此外比重、黏度来区分不同的原油。对于炼油厂来说原油含硫的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含硫多的原油要达到今天的燃料标准,炼油成本比较大。对于燃料油,我们经常会见到诸如180cSt、380cSt这样的分类。cSt为Centistoke(厘沲)的缩写,cSt是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单位“沲”(Stoke)的百分之一,简写cSt。
石油的分类常因目的(用途)不同而采用的参数各异。目前石油地质学上较为流行的是蒂索和威尔特(1978)提出的分类。下面对该分类作一简单介绍。 该分类主要是依据原油中各烃类的含量比例关系,以烷(石蜡)烃、环烷烃、芳烃+S、N、O化合物三个参数作为三个端元,采用三角图解来划分原油类型。注意该方案中所用参数是原油中沸点>210℃馏分的分析数据。 该方案是考虑到饱和烃含量对于石油性质有重大影响,且饱和烃分布上在50%处为两个众数的最小值,可以明显地将芳香型原油与石蜡型-环烷型原油分开(图)。因此,以饱和烃含量50%为界将三角图分为两大部分。在饱和烃含量>50%的区域内,再根据石蜡烃和环烷烃的相对含量,即以石蜡烃含量50%、40%处建立次一级分类界线,将饱和烃>50%区域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石蜡型、环烷型和石蜡-环烷型。 在芳烃+S、N、O化合物>50%的区域内,以石蜡烃含量10%建立分类界线,将石蜡烃含量>10%的区域作为芳香-中间型原油;而石蜡烃<10%的区域为重质降解原油。在重质降解原油中又以环烷烃含量25%处建立分类界线,将环烷烃含量>25%的称为芳香-环烷型;而<25%者称为芳香-沥青型。根据上述原则,可将石油分为六种类型,各类石油在三角图中的位置及分类参数如图 和表所示。 图表参见-htmHSO:经销商服务标准CST :临界溶解温度,380 CST估计就是指临界溶解温度为38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