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ome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的三方面,而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约占80%-90%。环境化学即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原理。就其主要内容而言,环境化学除了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属于环境分析化学的范围)及探讨环境污染和治理技术中的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外,需进一步在原子及分子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发生起源、迁移分布、相互反应、转化机制、状态结构的变化、污染效应和最终归宿。随着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化,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主要应用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特性、存在状态、化学转化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化学行为与化学效应的科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发生、分布、理化性质、存在状态(或形态)及其滞留与迁移过程中的变化等进行化学表征,阐明化学物质的化学拓性与环境效应的关系;(2)运用化学动态学(chemical dynamics)、化学动力学(chemical kinetics)和化学热力学(chemical thermodynamics)等原理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包括界面上)的化学反应、转化过程以及消除的途径,阐明化学物质的反应机制及源与汇的关系;(3)研究用化学的原理与技术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排放,进行污染预防;“三废”综合利用,合理使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持续地协调发展。从环境介质的不同,可划分为大气、水和土壤的环境化学等,现分别称之为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和土壤环境化学。从研究内容可分为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和污染控制化学等。 
水体的污染程度常用某些指标来表示,包括DO,COD,BO等。DO是溶解氧的英文的缩写,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指标。测得的DO值高表明水体自净能力较强,测得DO值低提示水体中污染物将不易被氧化分解,而鱼类因得不到足够氧气而可能窒息死亡。这种情况下,厌氧菌会繁殖而导致水体发臭。正常的天然水体中溶解氧一般为5-10毫克/升。对饮用水要求溶解氧应高于5毫克/升。测定DO值的方法有碘量法等。
(1)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应用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个新兴学科。环境化学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2)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国际上较为重视元素(特别是碳、氮、硫、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相互耦合的研究;化学品安全评估;臭氧层破坏及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化学元素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3)我对学好这门课程的观点环境化学包含超过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多个分支学科,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中来源、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这就决定了需要在环境化学研究领域进行实地研究,实验室研究、实验模拟系统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研究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