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上海政法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名单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2

笑笑爱越越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上海政法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名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2652119164

已采纳
考过了法考,没考过法硕的人说两句:我觉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考了研究生,知识增加了,会觉得考法考会简单一些吧。从这个意义上讲,会有作用。考试的题目难度不变,你的知识多了,能力强了,相对过去肯定要好一些。不过,研究生考试与法考相比,毕竟性质不同。一个重理论和研究,一个重实战应用,侧重点不同,要区别对待。不要以为考上研究生,就会能够考过法考。同时,法考是硬道理的法律知识考试,百分之百的法律。研究生考试,还有英语、政治做背书,相对的从法律角度看,实际上难度有所下降。我是这样想。我没有考过研究生,只过了法考。理解上可能不对,做参考吧。考了法律专业的研究生,他们通过司法考试会容易很多,因为他们在法律专业研究生阶段,全日制的、正规化的、系统的学习研究了有关的法律知识,对法学、法理和应用都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比一般本科生包括法律专业本科生准备司法考试就有先天优势,通过司法考试就相对容易很多,所以,通过司法考试也是很多法律专业学生的自觉要求。如果学习哲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行政管理学、政法工作相关专业、新闻学等等方面的研究生等等涉及涉及法律、涉及社会、涉及管理等等方面的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也积淀了很厚实的基础,对司法考试有很大的辅助和推进作用。自然科学方面在表面上与司法考试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研究生普遍比本科生具有相对较高的情商和智商,同等情况下,一般学历越高,水平越高。我是19年考的法考过了客观,20年过的客观,是20级的法硕研究生。并不是全系都过了法考,有的人上学前就过了,有的可能三年也过不了,都有可能。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能考上研究生,他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应考能力都不错,如果真心复习应该不是问题。法考跟考研虽然有些观点不同但是大致是一样的,复习法考对考研有帮助。但是如果是读研的话,研究生学习的东西就跟法考有很大不同了,导师更倾向于培养学生说理,自圆其说,没有标准答案。而法考更偏向有一个准确答案,知识点的掌握。

上海政法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名单

112 评论(9)

L.C.

想必法硕和法考能否兼得是令绝大多数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二者究竟能不能同时准备,应该怎么规划时间呢?如果无法兼得,又该作何取舍?江湖传言法考是天下第一难考,法考之路无疑是艰辛的人类没有任何考试的庞杂可以超越法考,十几门学科,上百万字的教材,上百个多个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上百万字的真题,接近千万字的基础阅读材料,这个量恐怕早已超越了人类的记忆极限。尽管在改革之后通过率大幅提升,但是其难度仍不容小觑。而法硕虽然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是背诵量很大,尤其是到后期冲刺阶段,绝对会让你怀疑人生,再加上近年来法硕越来越热,形势越来越严峻,人大、武大、贸大等名校分数线更是出现暴涨的趋势,所以要成功上岸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此外,法硕和法考的知识点虽有重复,但也存在部分理论的分歧,譬如刑法的共同犯罪部分。每年同时通过法硕和法考的考生不胜枚举,但也有很多人黯然离场,以失败告终,因此,究竟要不要同时准备需要静下心来衡量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基础,不要人云亦云。人生中总要有一段回忆起来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日子,相信更多的人会想要逼自己一把,为自己挣得一个两全的结果,那么大家一定要做好规划,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仅仅要关注具体的知识和题目,更多的是法学学习方法上的探索和优化,不要陷入明明很努力的理解、背记了很多内容,但是总有一种什么都不会的错觉,在完成第一轮的复习对于庞杂的基础知识大概有一个印象以后,有意识地进行体系化学习,大到整个法律体系,小到具体某个知识点的体系,理出一个总体思路,形成一个对知识点的框架性的把握,然后再逐步填充细节知识点。体系化学习的好处是,能把知识点成体系,不松散,有利于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更好把握知识的脉络,深入剖析知识点;降低对主观题的恐惧,答题的时候不会漏点,大方向会明确很多,清晰的逻辑也更容易得高分。而且将法硕和法考在体系上做出区分,会对二者知识点的交叉和混淆有很大的改善,一旦形成系统全面的法律体系,你内心就会充满自信,感觉自己犹如一个“武林高手”,顿然生起舍我其谁的念头,带着此念头,昂着阔步走向考场,必然将鱼和熊掌归入囊中。法硕考研的筑梦之旅,尽管干涸如沙漠,荒无人烟也有长河日落,相信有文都敏行法硕的相伴,你一定可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
147 评论(8)

无奈青春

一、MPA课程设置其中有一门由各个学校自行确定,以体现特色和灵活性,这10门核心课程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 一 外国语、 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 、政治学、公共经济学、 行政法、定量分析方法 、信息技术及应用 、专业方向必修课: 根据公共管理学科特点和领域,设置了5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列出了若干专业方向必修课。各试点单位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培养对象的要求,自行选择一组作为专业方向必修课。 选修课由各个学校自行确定,原则是多样性、前沿性、务实性。下面是部分供参考的选修课程目录: 公共组织理论 、微观经济学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市政规划与管理 、公共伦 理学 、社会保障改革与管理 、现代领导理论 、 科技政策与管理 、中国政府与政治 、项目管理与评估 、比较政府与政治 、 教育管理 、国家公务员制度 、 医疗卫生事业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资源管理 、宏观经济学 、环境政策与管理 、社会实践与研讨班、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环节,进行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的社会调查或实习;同时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参加10个以上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专题讲座(即研讨班),了解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学科前沿。学位论文: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必须撰写学位论文。对论文的基本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论文选题必须紧密结合当代公共管理的实践。论文的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论文应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与技巧。二、MPA学习形式主要包括脱产和在职两种学习方式。脱产学习-全日制在校学习(周一到周五上课);在职学习-又分为周末班(每学期的每周六、日)和集中班(每个月集中授课一次,一次4天。)三、MPA学分要求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总学分要求是不少于50学分。这50学分的分布是:核心课程30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8学分;实习和研讨班(系列讲座课)要有一定的学分,修满后通过论文答辩即可毕业。因为MPA学生大多数都是边工作边学习的,无法按照脱产学习的学生一样保证上课时间,因此,MPA学生的学分只要在五年之内学完即可;并且每门课程只要保证三分之二的到课率即可参加学分考试获取相应学分。值得一提的是,考生会担心学分会不会很难拿到的这个问题。实际上,MPA的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很多内容和考生的工作息息相关,而且MPA不是在学理论知识,因此只要跟着教授认真学习,拿到学分很轻松,现在基本上没有学校会在学分上面卡学生,不予以毕业。四、MPA师资构成MPA的授课教授除了要有较高的理论 功底外,还要有一定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一般院校的师资构成分以下几个部分:本校的优秀教授,一般选择教授、副教授级别有部门组织实践经验的;聘请的外校知名教授;邀请学者型官员进行讲座;外教。五、MPA论文格式1、论文题目及关键词题目应清楚地表达论文想要研究的中心议题。论文题目必须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25个字;关键词表明论文研究的具体领域和研究中心,一般不超过5个。2、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论文要有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不能有多个,研究范围要具体。3、简要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应符合以下要求:(1)“综述的文献”是与所研究的问题相关联的文献,范围不能太大,如研究“公共财政支出”,文献综述就应该是关于公共财政支出方面的,不能笼统地作公共财政预算甚至公共财政管理的文献综述。(2)必须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分类和归纳,即体现“综”。(3)必须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进行评述,即在陈述已有研究成果观点的基础上,还要对研究成果解决了什么问题(贡献)及研究成果的局限性(不足)进行分析评价。最后要点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4、研究方法论文要有明确的研究方法,对资料的分析与评价要科学、合理。采用调查报告、案例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体例的论文,不能简单地堆积材料,要对资料进行系统的鉴别、综合、整理与分析,并提出个人见解及评论;采用理论研究的论文,必须要有理论观点的分析评价。5、论文写作大纲(列出章、节、目,并要有相关的描述性内容)6、参考文献7、写作进度安排
136 评论(10)

jjb-1

MBA考试科目笔试分为综合和英语,总分300分   MBA综合试卷(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综合试卷内容包括:数学(75分):问题求解、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题型(一)   问题求解15题 每题3分 共45分(二)   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 每题3分 共30分逻辑(60分):单项选择题30题 每题2分 共60分写作(65分)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MBA英语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完形填空(10分)(20题,每题5分),阅读理解(50分)(25题,每题2分),翻译    (15分)(英文翻译成中文),英语写作(25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综述所述,我们要报考MPA,备考的科目有数学、逻辑、写作还有英语。基础如果不好的同学要抓紧时间开始备考。建议参加补习班是最牢靠的
267 评论(12)

李纠结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俄语、日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其余3门全国联考,2012年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合为一门。因此mpa考试安排一天考完。MPA考试科目改革及影响MPA考试科目合并,考试时间合并了,由原来的分科目考试,1天考试时间,缩短为180分钟之内考完,主要改革是在公共管理基础,之前是150分,现在只有100分,改革之后考生要面临以下问题:A:改革之后科目融合,但是考试分值缺变化不大,考试时间减少一半,这说明MPA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的试卷题量会明显加大,但考试时间又很短,那么也就是对考生的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要求提高。B::改革之后,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从公共管理基础文科类,到高数、逻辑理科类,再到公文写作,考试科目的融合需要考生在180分钟之内不断的转换思维,这就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的更熟更透,要求提高,难度加大。C:行政学和管理学占优势的考生,不能再像以前的MPA考生那样,去靠公共管理基础的150分作为拿分重点,更加考察各位考生的综合能力,改革之后,英语,综合知识,公共管理基础都不能偏科
33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