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0

手机用户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有关环境污染的论文8000字开头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xbear84

已采纳
中国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环境污染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最大的问题  造成严重污染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八个方面的原因:  1、发达国家的污染环境的企业,大量搬迁到发展中国家我们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大量引进这类企业,还给予各种优惠政策  2、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不重视保护环境甚至净化污染物的设备只是摆设,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置的,平时随意排污  3、政府有关部门只追求经济指标,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凡是出现的重大污染事件,都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渎职有关  4、对于造成污染的企业,处理不力发生了大的污染事故,只是象征性的罚款,起不了警示作用,当地政府甚至于包庇纵容  5、对于洋垃圾走私的处理不力,以至于有的地方、有的人敢于从国外搞了洋垃圾来赚钱,却污染了自己的环境  6、城市的盲目扩大、发展,忽视公共交通,不切实际地发展私家车,造成交通堵塞,机动车尾气排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7、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  8、城市垃圾没有好好处理,没有分类收集,造成垃圾污染  中国环境问题及水资源问题解决中国环境十大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2亿亩,90年代上升为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下面就中国水资源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加以论述  资源有限  中国水源短缺和水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与过度开发及水污染问题加剧,目前城镇供水安全保障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水资源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十三亿人口,目前人均水资源只有二千二百立方公尺,只是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由于水资源分布极端不均,主要集中在云南、西藏、青海等西部地方,而七大河川中的五大河流都严重受污染在先天不足而又后天残缺的问题下,高速城市化又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这为水资源带来更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六百多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达百分之四十五点七,但还有近三百个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的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地下水污染严重;不少城市已建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不佳,污水处理的监管机制亟待建立  浪费严重  专家指出,我国现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农业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在我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目前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一半在输水过程中就渗漏损失了,耕地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 因为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不讲节约、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专家坦言,我国多数城市水资源实际漏失率全国平均数应在30%以上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唯一出路  水利部长汪恕诚日前再次强调,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由43位院士和300名专家提交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认为,解决我国水的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唯一的选择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专家也指出,目前,随着全社会节水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相关措施的落实,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国年用水总量正在得到控制,用水效率在不断提高,节水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国民经济近年来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全国年用水量(不含工业的重复用水量)并未出现大的变化,稳定在5500亿立方米左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节水初见成效,工业用水实现“增产不增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年均递减9%  中国面临着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污染,人均水资源量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由于地区间和年际间分布严重不均衡,北方和沿海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犹为突出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形象化的表述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造成这种现象有自然的因素,有人为的因素据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人士介绍,中国的水坝数量世界第一,全世界12万座的各类水库中,中国就占了一半以淮河为例,治淮半个世纪,淮河流域建成大中小水库5300多座在这些大坝的控制下,河流的自然水文性质被改变,水体稀释自净能力急剧下降枯水季节,整条淮河基本不流动,成了死水,不仅“五毒俱全”,而且浓度极高丰水季节,尤其上中游泄洪时,高浓度污染团顺流而下,形成令人难以置信的恶性污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没过进口普卫欣天 猫

有关环境污染的论文8000字开头

226 评论(9)

阳光下的星星

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有的人面临着这么严重的环境污染,却还没有意识到危害的征兆已经降临。在人类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白色环境污染”相当多。例如:人们上商场、菜市场等购物,都用白色的塑料袋装着。说是因为白色的塑料袋卫生。但是人们用了以后就扔在地上,哪里顾及这会带来多大的污染。还有大气污染,许多有钱的大老板开着小汽车东奔西跑。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富有的表现。但是,在懂得这种污染危害之大的人看来,却是不文明的表现。这些人把整个城市搞的乌烟瘴气,却不以为然自己在破坏环境。在农村里,有花草树木,空气当然好,环境污染也就会相应减少。但是人们不懂得去保护,反而去破坏。例如:人们滥砍滥伐,把一个充满空气和活力的山砍的伤痕累累,毫无生机。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还有河水里沼泽遍地。人类面临着这么多的环境问题,怎么能无动于衷呢?为了人类不再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我们应该发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关爱一草一木,就是关爱人类的生存”的号召。让我们共同为“保护环境”努力吧!难道人们就不想有一个天常蓝、水常碧、鸟齐鸣的生态环境吗?如果在这样任意糟蹋下去,几时百年以后,我们的生存环境将会变成:空中弥漫着工厂排出的滚滚浓烟;河里到处流淌着工厂排除的污水……后果不堪设想啊!雾霾天气戴美国进口普卫欣,天猫有人们啊!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吧!
276 评论(12)

明强qust

汉斯有本(环境保护前沿)的OA期刊, 你可以看看了解下
329 评论(12)

musicmaple

在远古时代,空气曾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物质,在1669年梅猷曾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是复杂的。德国史达尔约在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就是“燃素学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内。例如蜡烛燃烧,燃烧时燃素逸去,蜡烛缩小下塌而化为灰烬,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然而燃素学说终究不能解释自然界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它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第一是没有人见过“燃素”的存在;第二金属燃烧后质量增加,那么“燃素”就必然有负的质量,这是不可思议的。1774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才否定燃素学说。拉瓦锡在进行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金属变为有色的粉末,空气在钟罩内体积减小了原体积的1/5,剩余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动物在其中会窒息。他把剩下的4/5气体叫做氮气(原文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利斯特里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制备出来的气体是氧气以后,空气的组成才确定为氮和氧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使百分之八十的空气集中在离地面平均为十五公里的范围里。这一空气层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很大。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指的是这一范围内的空气污染。工业的发展,向空气排放了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使空气里增加了有害成分。当空气里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破坏了某些物质,又会使人的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等等。因此,必须大力防止空气的污染。排放到空气里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粉尘类(如炭粒等),金属尘类(如铁、铝等),湿雾类(如油雾、酸雾等),有害气体类(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氮的氧化物等)。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量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是煤、石油在燃烧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主要是汽车开动时排出的。从全球估计,一氧化碳的排出量超过二氧化硫的排出量。
17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