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96

belief07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人为什么需要道德论文3500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yhlai

已采纳
在人的培养的目标上,德字放在首位,只有智没有德,人类社会就很难发展下去。要知道人的自私性。

人为什么需要道德论文3500

145 评论(13)

飞出世界

我的理解是:(1)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人类文明不同于动物、不同于飞禽走兽,是有思想、有行动力的;而思想和行人需要一定规范约束,道德存在有助于避免作出越轨行为。(2)辅助法律共同成为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的尺度。法律作为社会底线,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惩罚性,但是这类规范行为不能涵盖社会方方面面,需要道德作补充。(3)协调人的社会关系。人群聚的社会如何相处、如何调节矛盾,很大程度需要依靠道德规范作为准绳行事。(4)维持和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道德规范的不断充实和完善,人越讲道德,越实践道德,人类社会文明就越发达、素质越高。
358 评论(14)

niouniou

道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素质及价值观的体现,不论做事和做人,都应不能违备道德的底线。若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都没有,就如同行尸走肉,没有目标,所以说要做有道德的人。
237 评论(12)

玉米粒炒鸡蛋

纵观人类道德文明演绎的历史长河,人类对于道德的研究可谓横穿古今,纵贯东西。虽然差异、分歧一直是引起人类各种纷争和杀戮的基本源头,但人类在道德的需要和需要的道德方面却总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这种共同的需要促使人类最终把道德的探究作为他们共同的主题。于是,一批批杰出的道德文明探索者和诠释者开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涌现出来,逐渐架构起道德文明的基本框架并引领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人类为什么需要道德以及人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道德就自然成为道德研究的基本问题。
232 评论(12)

王科伟

道德(Moral):指人的习性与品性及所应遵守的规范或准则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不是因为道德没落,才想着去拯救道德。更不是因为无路可走,才想着去拯救道德。事实上,在人类社会已经过去和即将到来的若干重大历史阶段内,道德的地位和影响始终是其它社会意识形态无法替代和无与伦比的。民主、自由、平等等西方思想作为道德的衍生品实际上是为道德的现实必要性作出了一个很好的注脚。可以说,在人类历史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道德既不孤立,也不孤独。
323 评论(12)

BEYONDXK

首先是人的自身利益的自觉。无论如何,在一个社会中,行善总比作恶好,当个好人总是比做个坏人更受人尊敬。人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一般遵循当下的道德规范行事。人正是通过在社会中的道德体验逐渐认识到道德的价值和意义,并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具有个人特色的道德观往往是符合当下大潮流的道德观的,这便于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其次是基于传统和法律。经过长时间确立的传统和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的行为,这些传统和法律激励人们要有道德,那些不道德的人往往会遭受传统的批判甚至法律的制裁,这一正一反的道德刺激,形成或修正了人的道德认识,反过来又成为传统和法律的延续者。根据生活经验和一般理智来考察人性,我们不难发现,人都有许多共同的需要、欲望和目的等。比如,我们都希望我们的生活和谐、家庭和睦,我们追求自由、幸福,我们乐于享受爱和友情、亲情。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必须确立和遵守某些道德原则(底线),使我们免于恐惧、孤独,免于被欺骗、被管制、被残害。拓展部分:道德的概念道德是个社会性概念,它是有别于法律的用以处理人与人、人与其他存在物关系的方式,它用是非、好坏、善恶等概念作出判断。基于此,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关键就在于人是社会性的,人需要协调处理与他人、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协调处理的前提就是要作出判断,是非?好坏?善恶?不论思古观今,人们总是倾向于或者被教导做好人,相反“缺德”是个贬义词。
292 评论(15)

wisquill

没有道德则和禽兽无异,枉为人!人是高级动物,当然要有道德!这是为人的起码底线!
32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