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6

power124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时事政治议论文600字以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疯狂老周

已采纳
关于什么时间段的实事?2015年的吗?

时事政治议论文600字以上

168 评论(10)

林溪a潇潇

朝鲜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国际问题之一,然而从根本上言,朝鲜半岛问题一方面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最终实现半岛统一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利用什么样的机制维护现实中半岛的和平、稳定局势的问题  建立平衡,目的在“和”;打破平衡,本意为“战”眼下的朝鲜半岛,各方都想“和”而不想“战”,所以谋求战略平衡是必然之举  纵观各方战略博弈,有三种平衡关系至关重要,并且牵动全局这就是中俄美关系、朝美关系和朝韩关系“三个平衡”相对独立,相互影响,共同调节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走向  第一个平衡:中俄美关系这三个国家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但又都与朝核问题密切相关朝鲜作为一个偏于一隅的小国,倘若没有把这三个大国搅和其间,也不可能闹出太大动静所以说,朝鲜是站在大国的“肩膀上”,创造了小国玩转“大外交”的局面然而,中俄美的平衡关系,却又是朝鲜“以小博大”的前提条件,如果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朝鲜也就失去了博弈的基础试想,中俄美若是“一边倒”,朝鲜还能撑几天?反之,这三个大国若是“分庭抗礼”,朝鲜半岛也决无和平可言正是因为中俄与美国保持了一种“合理距离”,朝鲜半岛才实现了战略平衡,才有可能在经历多次危机的险境中,避免了新的战争发生  第二个平衡:朝美关系朝鲜和美国既是对手,也是“欢喜冤家”,更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方没有美国的威胁和打压,朝鲜不至于饿着肚子搞核武,此乃因果关系美国需要保留朝鲜这样一个对手,以获得长期在东北亚保持军事存在的理由,但又不允许朝鲜对自己及其盟友造成重大威胁特别是核威胁,这是一种相互背离的矛盾关系正因如此,朝美双方都希冀建立于己有利的战略平衡朝鲜指望以核武为筹码,既能自保,也能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甚至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则意在剥夺朝鲜的核能力,使其重新成为处在弱势地位的对手,所以既不能和朝鲜走的太近,也要防止朝鲜把自己拖入一场新的战争于是,朝美双方依托“六方会谈”,明争暗斗,讨价还价,甚至不惜各出难题,让“会谈”几度功败垂成朝鲜和美国这种相战不易,相和更难的较量,正是朝核问题成为“死结”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平衡:朝韩关系朝鲜和韩国,虽是同一民族的两个国家,但彼此都有一统半岛的欲望,背后也不乏大国支持北方统一南方已成历史,南方统一北方也谈何容易,双方即便宿愿难改,毕竟要面对现实朝鲜敢战,却并无胜算,韩国惧战,但也有破釜沉舟的准备从实际情况看,南北双方都不想再次陷入战火之中,表面上剑拔弩张,每到关键时刻却总能化险为夷这不是偶然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双方的战略使然,在统一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朝鲜和韩国都乐于维系现在这种“对峙平衡”朝鲜发展核武,是要弥补常规武器方面的劣势,而韩国坚决要求朝鲜弃核,目的也在于恢复以往的“军事平衡”尽管如此,只要朝韩双方都不动手,朝鲜半岛就会依然保持危机频仍,但战事可休的局面  就目前形势而言,以上“三个平衡”,第一个相对稳定,第二个正在发展,第三个在向稳定方面转化近期盛传朝鲜要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与此同时美国也宣称要和朝鲜直接对话,无论其前景如何,都是朝美之间的较劲,双方都在继续寻找新的“平衡点”朝美两国肯定要接近,舍此不足以解决朝鲜的安全顾虑,也很难让朝鲜重开谈判但朝美也不可能走的太近,因为美国还需要保留这样一个对手,况且还有另外“两个平衡”的制约和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保持朝鲜半岛稳定及和平解决朝核问题,这是多年来始终如一的立场,也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在建立半岛战略平衡关系方面,中国只可能在“第一个平衡”关系上发挥作用,对另两个平衡关系很难施加直接影响笔者以为,中国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努力维护中俄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平衡关系,静观朝美和朝韩关系的发展一旦后两个平衡关系难以建立,或者横生枝节,还是要通过中俄美的共同介入来解决问题,中国应当有这样的耐心
230 评论(15)

Evan艾文

自信,力量的源泉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是顶天立地的人物,不因困难而却步,不因权势而畏惧。君子应厚美德,容载万物,刚毅坚卓,发愤图强。作为当代中学生,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我们新的责任。自立自强,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 司马迁云: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古人之圣贤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一个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人,将是永远前进的人,一个富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的国家才是真正伟大的国家。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党的十七大报告既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深刻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进一步揭示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我们的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布局、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的认识,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表明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凝聚了新中国近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3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