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sjourvous
完成一篇影评一般需要以下步骤1、观影前的准备在今天电影高度商业化和密集宣传的时代,预先了解电影的大致情节、搜集相关资料并不是件麻烦事。通过影片的宣传,准备写影评的作者可以大致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以及精彩片段。基于以上准备工作,你可以预设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去电影院。当然,这只是针对最新上映的影片。写影评并不限于新影片。对于老电影,你可以悠哉悠哉地看和写,只是你就没有先发优势了。2、认真看电影,与电影对话。(1)带着问题到电影院,在观影过程中,把自己的预设问题具体化,从而与电影进行对话。你要不断地问:电影的主题是什么,它是怎样被构建起来的?(2)观影过程中,要注意捕捉使你产生陌生或困惑感的电影元素;要注意哪些元素一直在重复或强调某一观点。那些让你产生陌生感、困惑感的元素,以及多次重复的元素、观点可能是一篇优秀影评的出发点。(3)在观影过程中记笔记;这一点似乎有些难做到。不过我们今天有手机,可以用手机快速记录一些要点和观影过程中产生的灵感,以及人物、事物的名称。(4)看完电影后,要及时整理笔记,回忆电影画面,补充现场记录的材料,以进行细致的描绘。在这一遍观影过程中,你已经确定写作的主题和大方向了:是从电影史的角度写,还是从民族电影、类型分析、作者论、现实主义、意识形态等方向来写?3、再看一遍电影,正式开始写作。如果只是想写一篇自媒体影评,只想抓住故事的某些情节进行发挥的话,做到认认真真看电影、不记错情节就差不多了。如果想写得更专业一些,作者提出,应该再去看一遍电影。这次观影,你已经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写作方向了。再看一遍电影,主要是补充第一次看时可能忽略的细节。特别是对于那些想把影评写得更专业一些的作者,在第二次踏入影院时,可以把情节放下,而专心揣摩影片专业技巧方面的问题:分析场面调度,观察构图与影像,研究声音的使用,以及3D、动画等新技术的运用,等等。再看一遍电影,就可以正式动笔来写了。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观点,其次是列个提纲,把每一段的主题句认真写好。然后展开论述,特别是要注意用电影情节、画面丰富你的观点。4、一口气写完,然后进行修改(1)修改。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对于作者来说,一定要先有个初稿,然后进行修改、反复修改,而不是边写边改。改到什么程度?改到你无法再改,改到你自己满意为止。如果自己都不满意,如何让别人满意。(2)检查文字。特别是“的、地、得”的用法、标点符号的用法,一定要注意,有这些错误会让人觉得你不是专业写作的人。(3)排版,让你的文章有一个姣好的容貌来面对这个世界。但想要写出一部优秀的影评,需要三个方面的合力:领悟力、观影经验、电影知识储备。领悟力是先天的,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的,但观影经验和知识储备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获得的。观影经验取决于你对电影的热爱;电影知识储备包括电影史和基本电影理论,这方面储备不足,则无力支持你写影评的梦想远行。 
把主观影评就看做是观后感——自己看了部电影,有感而发。内容以自己的感受为主,有的还会结合自己看过的类似电影来进行对比。这样就是一篇浓烈的、主观的影评。
既然是编导类专业,就要侧重电影的结构、节 奏、以及视听语言的特点来评 论。尽量不要象网上那些业 余的影 评人事写的那样,简单的从文学属 性甚至是个人感 受来写。我拿一个3000字影评的大致结构为例,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首先该片一定要反复的看,仅仅一遍是很难准 确记忆并做视听类的分析的。开篇先简单的引用一些该片的拍摄背:景、导演背 景、以及一两句概括的剧情,这样对下文深入的分析有利。然后通片归纳阐述一下导演在此片的导演特点,其中也可以贯穿引用一些该导演的其他影片的实例来更有说服力更全面的分析该片的视听语言手法。至此将大约用去600字左右的篇 幅,然后再集中2、3个经典段落的视听分析,详细的逐个镜头的加以分析,把自己的观点列出,并用充分的依据来说明自己观点的可靠性。此段落将用篇幅2200字左右,最后再结合票 房、奖项、个人感受、影片定位等做一个简短的综述大约150字左右收尾。
第一、为什么要写影评?1让我们更加理性分析和思考我们看电影是为了寻求某种预期的快感,也会随意地谈论我们喜欢的角色和剧情,音乐和场景,但很少会想要对电影的场景、情节和演员的表现做总体上的详尽分析。比如前不久看了韩国电影《与神同行》,有个细节还是挺让人感慨的。主人公阿鸿在一次消防执行任务中牺牲了,当阴司要带他到阴间的时候,他才想起给妈妈买的电饭煲还没来得及跟她好好说,还没正式好好道别……阎王说:“明明给了你十五年的机会,你都没有回家。活着时做不到的事,死了才来后悔。”阎王义愤填膺地对主人公阿鸿说,并不是没给过我们机会,只是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把这份不经意的小美好给忽略了。等自己真的无路可退的时候,才想起昔日的平常竟然成了一种“奢侈”。让我们意识到,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种种人物的细节来彰显重要的主旨和人性。2强烈的情感,加深对幸福的理解同样是这部电影第二部《与神同行:因与缘》,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能看出马东锡饰演的“家神”,从最初阴司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好搞的主儿。但是从家神所在的这一家,他就是这个家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影片从特定的某个场景产生一定的冲突再转换为对特定场景的任务剖析,反映了家神从一开始不被理解到他对这个世界对人性都达到了一种自我共鸣和理解。当家神跟解怨脉和李德春两位阴司讲述身世的时候,说了这么一番话: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尽量简短地说。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电影知识。电影一个综合艺术,通过集体创作完成。一部优秀的电影,每一个参与制作的部门都是叙事的一个重要环节,或者也可以说,服装、道具、化妆、摄影等等一起构成了电影语言,任何单一层面的解读都是片面的、偏狭的,是不电影的。电影的第一触达是画面,但画面是客观的,声音介入,才能使客观的画面起到主观表达的作用。比如同样是一个人在树林中跑步,辅助以轻松的音乐还是恐怖的音乐,暗示了这个跑步者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同样,色彩也起到类似作用。如《爱乐之城》的明亮是一种回忆色彩,多少带有些一厢情愿的美化。《教父》的黑暗是一种见不得光的主题渲染。《罪恶之城》是最简单又是最复杂的黑与白的角力。一些独特的电影技法也有其特定的表达功用,如长镜头强调真实性,跳接是强化和突出等。电影的观感是私人的,但电影评论不能太主观,多了解一些电影知识,尽量避免在一些基本常识层面犯错。其次,多看电影。这也是专业电影学院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这一方面说明,电影没有那么高深,多看是入门最快速的方法。毕竟,连阅读,还需要识字,而看电影只需要配备一双眼睛,以及具备人类基本的感同身受的功能就可以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勤奋这一古老的道理,在写影评这事儿上,仍然有效。再者就是,多读书,多学习。除了学习一些电影的基础知识,多了解一些影片的背景知识以外,多看历史、哲学、传记、美术等等书籍。评论一部电影,从来就不仅仅止步于电影本身,一部优秀的电影是丰富的,甚至是开放的、宏大的,除了剧情、人物这些简单的叙事层面,还可能有历史纵深的观察和提问,还可能有当下人文环境的反思和警示,有对人类困境的永恒书写,也有这一困境的现实折射。创作者都精于幻术,他们太善于巧如舌簧或顾左右而言他,评论者尽量让自己丰富和厚重一些,才能尽量少地被电影带偏。电影是世界的一个比喻,多看电影,更要多看世界。写好电影评论,有时候需要跳出电影本身。工夫在诗外,写作电影评论也是如此。给你的影评穿一件合适的外衣。这件外衣就是影评的节奏感和语言风格。这就类似于流行乐手的声音辨识度,广告的视觉识别系统,就像“翠羽黄衫霍青桐”。最后是,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有相对端正的三观。创作是一个最终会露馅的行业,你是什么人,早晚会在你的作品里原形毕露。创作的出发点可以邪恶,有的恶趣味还可以成就经典,但评论者不可以。评论者和阅读者站在一起,从崎岖陡峭的表达中,找到普世价值的小径,才能抵达创作要义的山顶。所以,影评写作是一种创作,需要有独立性和自由度,影评和电影是两个既独立又互相依偎的艺术,任何想以此艺术去结交彼艺术的权贵,牟其他工业的利益,都是自取其辱。电影和评论都是艺术,但是两种工业属性。评论的内容取自繁华处,但评论本身需耐得住孤寒。
一篇应试的影评文章,要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思考和写作。例如:如何正确观影?如何选择影评写作角度?故事情节是我们去理解电影的基础,在写作的过程中,故事情节却不是我们重点去分析论证的内容。我们要去分析的是电影如何表现主题的?电影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去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那首先,你要知道影评写作能评什么?评电影的哪些方面?所以,“我应该怎么写影评?”也可以转化为“我应该选择什么角度写影评?” 主题角度主题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电影的外在故事讲什么?内在涵义是什么?”一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只需要提炼出最核心、最重要的那个主题层即可。《霸王别姬》例如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其主题表达是多义的,但一篇千字的应试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把所有主题都涵盖在内,这就需要同学们有所提炼和选择。程蝶衣与段小楼兄弟二人在戏里戏外的一生浓缩在了半个世纪中,诠释“从一而终”的人生信条,也诠释时代对人性的压迫与扭曲。 人物角度一部电影中的人物角色是比较常见的评论角度。从人物的外在形象特征、人物的内在性格特征、人物的心理及精神三个层面进行由表及里、逐层递进的评析。《我不是药神》程勇 《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外在形象从油腻邋遢到精简干练的转变直接和内在心理从为利到为义、从人到药神的转变相契合。人物的心理状态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动因,而对于人物心理的分析又离不开对性格和外在形象的基本把握,这三个层次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场景角度电影场景首先是一个空间的关系,它规定和制约影片某一个段落的人物、叙事、动作、语言的构成处理。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社会场景,往往带有某种象征意味。 《寄生虫》奉俊昊执导《寄生虫》中的三大主要场景设置:别墅、半地下室和地下室。分别居住着三种阶层:富人阶层、穷人阶层和社会最底层。房子的不同象征着的是居住阶层的高低。越高阶层的人越豪华宽阔,越底层的人越逼仄狭窄。 道具角度道具设置是影片中与场景和剧情人物有关的一切必须用具的总称。我们在写影评的时候,往往是去找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一些物件。《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灯笼作为贯穿全片的关键道具,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造型感的视觉元素,更成为一种意象化的符号。各妻妾的荣辱宠幸,失宠遭贬皆集中表现在这“挂灯—点灯—封灯”的仪式化过程里,更深层次诠释了女性的生命悲剧。 叙事结构角度影片的结构作为一种展现形式,除了常规性的线性故事讲述方式,起因、经过、结果,开端、发展、高潮、结束外实际上还有很多种。而我们在观影时要重点思考某种叙事结构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说这样的结构对于导演的叙事和表达有什么好处? 《风味人间》陈晓卿导演的纪录片《风味人间》,采用交织对照式的结构讲述国外的美食文化,选用相同或者相似的食物作为一个话题或者说交织点,对比这种食物在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态环境中的异同,从而实现多元风土中的人文情怀及对美食的热爱。视觉元素角度 视觉元素包含观者眼睛可以看到的一切,如景别、角度、主客观镜头、空镜头、拍摄方向、焦距、色彩、光线、固定画面、运动画面、主体运动、机位运动、慢动作、定格等等。 《狗十三》电影《狗十三》中镜头语言多以中近景拍摄后母与父亲在滑冰场交谈的画面,表现二人各自心怀鬼胎,打着各自的算盘却看起来相安无事。这一中近景更是使二人之间的矛盾含蓄的视觉化,弱化环境,聚焦夫妻二人内心,表现了成人之间对话的若即若离,话中有话,传达出更大的戏剧张力。 声音特色角度听觉元素包含观者耳朵可以感受到的一切,如人声、音乐、音响音效、无声、声画同步,声画分离、声画对立等等。音乐和音响在影片中的作用有很多,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帮助叙事等,不论是影片的背景音乐,还是剧中人物的哼唱等都可以作为分析角度写入到我们的影评中。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中李慕白与玉娇龙的打戏。两人的打斗大多伴随着悠远的箫声。箫声不仅使武打场面单纯地更舒缓更有意境,同时也展现出李慕白触及仙道的境界与两人远超单纯争斗的复杂心理,使李慕白这一克制、囿矩且带着沉重担当的形象更加鲜明。 剪辑手法角度 蒙太奇和长镜头作为视听剪辑手段经常被用于表达较为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情绪表达。 叙事蒙太奇中的平行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以及‘最后一分钟营救’等方式常常用于成熟的商业类型片中调节影片的叙事节奏。而表现蒙太奇则以丰富的表现形式被导演们发展出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积累蒙太奇、杂耍蒙太奇等种类丰富的表现形式。汤姆提克威导演的《罗拉快跑》中,重复强调了罗拉的三次奔跑的场景,体现了罗拉为了营救自己的爱人而不顾一切的奔跑。重复蒙太奇的使用深化了影片的主题表达,世界不可知性和人类对世界的无奈。 通过以上总结,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写影评能够分析的角度有了一个清晰地认知。同学们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艺考资讯,可以搜索“陈晨说艺考”公号,会每日为大家分享艺考干货知识。关于写影评这件事,同学们可以参考范文书集《影评高分范文集》,里面收录了许多历年来高分学员的影评文章,值得大家借鉴参考。
把你看的感受写上面 比如这电影的什么方面非常好! 什么地方做的不足! 有待改尽 还可以说有第二部没
如果你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写影评那太正常不过了通常要求1800字,但是真的一部电影写上3000字的影评太正常了。通常第一段:阐述下电影是怎么个第七艺术,以及你写的这部电影,你对它的观点第二段:剧情介绍,并且引出论点。(你是评电影的音效、镜头、主题、人物还是什么)第三段:开始评论,从这部电影本身,和视听语言角度,如果你能评出这部电影的市场反响也是独到的。但是评价电影不能太过离谱,比如:你提到了这部电影对往事的追忆,唤起一代电影人的电影情怀。那就不要一笔带过,写写是什么情怀、什么追忆。第四段:写结语,这个时候合理的抒情是可以的。(影评不是观后感,重点在评这个段落)
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第一段、可以小小的抒发一下对影片的见解、要浓缩的。第二段、电影《xxx》是XX导演XX主演的影片、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可以感受到第三段及以下、可以从如下方面切入:主题、人物、色彩、光线、景别、音乐、音响、镜头语言、画面效果、构图最后、总结拓展资料: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等进行分析和评论。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表达的主题,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同时能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写影视评论,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或电视剧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住影视剧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具体来说:(一)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视评论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视剧的内容,结合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视剧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二)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视剧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样,我们在写影视评论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三)要重视影视剧的艺术分析。电影电视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视评论要重视对影视剧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影视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电视剧来解决。每年的电影电视剧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等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 (四)影视评论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视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影视现象。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视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剧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影视的回顾或某一体裁影视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或电视剧,如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赵宝刚的青春剧等。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五)开始练习写作影视评论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视评论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六)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视剧是最直观可感的,影视评论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七)设计好影视评论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红高梁>》。 (八)我们在写影视评论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视评论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