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夏y
在读的大二文科妹子来回答!在男生乌泱乌泱和理工科学生乌泱乌泱的北航,文科女简直是稀有精灵啊~~首先,来到北航是个美丽的意外。讲真,北航作为一个传统的理工科强校,在填报志愿之前,我(包括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从来没有考虑的。(啥!北航还有文科?)那接下来就重点介绍一下北航的社会科学试验班尤其是高研院的就读体验~ 书院大类招生培养要了解社会科学试验班,就要先了解北航2017年起全面实行的大类招生政策。在此之前,北航和其他高校一样,都是有很多院系,大部分是理工科。比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但是,2017年,“北航学院”横空出世。这是北航一项重大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简单说来就是,把学科分为几个大类,按照大类划分学院。新生填报志愿和录取时都是按照XX学院,进入学校第一年进行“通识教育”,学习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大一结束以后,按照自己的成绩和兴趣,填报自己想去的专业。进行二次专业分流。好处:为不知道自己想上啥专业的同学提供一年的缓冲机会!每个专业知识都可以学到,更好地决定自己以后学习的专业~缺点:学习压力大!功课有很多门,理工科的基础知识比较重要,所以不会很水!并且可能第一年对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就不够深厚。其他配套制度:其实学院制不仅仅是大类招生这么简单,是仿照国外和国内流行的通识教育培养以及学院制来的。配套的还有本科生导师、朋辈辅导制度等等。分了专业以后,相当于两套管理制度并行,一个是书院,一个是学院。现在士谔、士嘉、冯如、守锷、致真、知行六大书院,我所在的知行书院就是文科大类,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等。 社会科学试验班其实就是知行书院啦~我们大一主要学习法学、经济学、行政管理 这三门专业课的内容,以及高研院的经典研读,新媒体的艺术史、摄影还有数学、英语这些基础学科。个人感受:其实我个人偏喜欢人文的东西,但是北航开设的专业都是社会科学类,答主一开始对这三个学科都不太感兴趣!不知道选哪个作为专业,但是经过一年的学习,确实觉得比自己闭着眼填志愿会好很多!其实书院管理还挺贴心的,本科生就配备导师,还有梦拓(学长学姐)和学院自己组织的各种活动,虽然课程门类多,但是通识课我都很感兴趣。尤其是中西方经典研读和艺术史课程,强烈满足了我的精神需求!( ps 大一的课老师普遍要求比较低,以基础理论和了解为主~)到现在专业知识学了啥忘得差不多了,世界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的名作都还记得哈哈哈哈 高研院北航文科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高研院。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文实班”。分专业时可以选择进入,其主要特点就是:单独学院管理高保研率在专业课基础上的通识课教育(比别的同学多上两门中西方经典研读课)特色的班级氛围个人感受:在高研院真的很快乐,高研院是前几年大力办的文科精品班,聘请的老师都是具备高学历+高专业知识+良好师德的。详情移步官网。高研院有自己的专用教室,里面摆满了自己买的书籍,还有暑期游学活动。班级一般30人左右,在这里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比普通专业的要紧密很多。我们读的都是《乐记》《孟子》还有亚里士多德,康德,福柯这种经典。对于提高思辨力、拓展知识百利无一害。唯一缺点可能就是会比其它同学多占用课下时间吧。但是毕竟还有较高的保研率不是。我的建议是,喜欢文史哲的同学一定不能错过啊。 聊聊别的北航文科建设比较晚,但是给的资源很好。行管、外语都是排名很靠前,法学院也是正在大力发展。学生的素质都是高标准招进来的,还有985双一流夹持。但是,我们同样面对着来自各个强校的同学的竞争。但是我航学风浓厚,所以有很多同学都是很刻苦学习的。这一点本人深有体会。如果想要认真学习,北航的学习氛围绝不会拖你后腿。在路上真的会偶遇飞行员小哥哥啊!我觉得是北航颜值最高的帅哥群体?尤其是穿制服的时候……北航的小姐姐们颜值也都挺高的!虽然我拉低了大家的水平……(对不起!><)还有,真的很喜欢沙河这个美丽的地方。舍不得离开。这里傍晚的云都是蓝色和粉色的~PS:上面的图片都是自己拍的~校园真的好美啊!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50年代中期开始的,1956年,中国制定了12年科 学发展远景规划,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同年建立了第 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1958年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 划,组建机构开展空间物理学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并开展星际航 行的学术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 经济上、技术上的种种困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0年2月发射成 功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同年11月又发射成功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 在60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中程和中远程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于60年代中期制定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空 间计划。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 、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卫星的国家。1971年 3月3日发射成功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向地面发回了各项科学实验数据 ,正常工作了多年。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成功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成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0 年5月,向南太平洋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取得成功,1981年9月20日首次用 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把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1982年10月 从水下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4年4月,发射一颗对地静止轨道试 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4月16日卫星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 至1985年10月,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 卫星。这些卫星为地质、测绘、地震、海洋、农林、环境保护等国民经 济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已用于国内通信广播和电视节目传输,对改善边远地区的通信和广播状 况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已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 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 ,建成了能发射近地卫星和对地静止轨道卫星,拥有光测、遥测和雷达 等多种跟踪测量手段的酒泉和西昌航天器发射场;组成了由控制中心地 面台站和测量船构成的卫星测控网,造就了一支富有经验的航天科学技 术队伍,从而有能力不断开拓航天活动。 10月15日到16日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中国高科技领域继 “两弹一星”之后又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 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这个问题可以从好多方面回答啊,看大家都聊情怀,那我聊点别的吧北航的人均科研经费是全国第一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碰上了科研经费高于北航平均水平的课题组,生活会过得相对好一点,酬劳也对一点。另外,北航每年花费在学生和校园建设方面的经费,也相比其他院校更多一些,基础设施,校园服务都很不错,比起一些财经类院校,那可以说是很阔气了。此外,北航的校园服务做得比较好,比如大学生新生入学刷脸报到,开设师生综合服务大厅,一个地方完成大部分审批手续,后勤开展“十二道航味”美食评比,可以看出北航的校园服务在不断革新优化,这是很令人高兴的。
在北航就读,你能体会到“北航模式”带给你的干劲,还有空天报国的情怀。去年六月朋友圈转的北航校长的毕业致辞,说起北航模式,十二年拿了十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是清华比北航多拿一个,校长有点不开心,后来校长想开了,安慰自己说,清华也是一个好学校。北航的科研能力正在逐年增强,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还有就是空天报国的情怀,上个世纪北航还被叫做“北京航空学院”,那时候提的口号就是“做又红又专的红色航空工程师”,时至今日,北航依旧在履行着空天报国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