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空虚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实际是在说“人,终其一生都在抵抗空虚”。空虚,和每个人终生相伴。不管你的社会地位如何,经济能力怎样,总会有空虚的时候。所以人们总是会想方设法来做很多事来抵抗空虚,包括学习、工作、旅游、娱乐,甚至是一些违反法律、违背道德的事情。工作和学习是枯燥的,人天生都有惰性,几乎每一个人在枯燥与欢愉之间都很容易选择后者。违法乱纪的事情当然不可取,日常触手可及的娱乐往往也只是带来一时的放纵,酒醒后空虚不仅没有被填满,反而更甚。所以人们通常选择用一部电影、一场演出、一次旅行来抵抗空虚,尽管从时间上来看,这些活动不过是人生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段,但是往往能能令人回味很久,甚至是终生。对抗孤独。加缪在《局外人》中写道: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和电影、演出相比,旅行看到的风景、发生的故事,更适合人在独处的时候用于回味,从而对抗孤独感,因为和作为一个观众比起来,亲身参与的旅行才会有更深的感受、更多的理解。孤独不会是人生的常态,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袭来。这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会让人变得消极。没有人喜欢孤独的感觉,所以会寻找各种方式与之对抗,让自己重新变得积极起来。每个人对孤独的承受能力不同,对抗方式也不一样。但不管从任何角度看,旅行都是对抗孤独的一剂良药。旅行是与外界的交流,也是与自己的对话。不管是和亲友结伴而行,还是独自上路,每次旅行都会有难忘的回忆印刻在脑海中,每当孤独袭来,这些回忆就会浮现出来,帮助你驱逐孤独感,恢复自洽的状态。自我提升庄子在 《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亲自去花5个小时爬上泰山顶,你只能从语文课本的描述中想象五岳之尊究竟有多雄伟;不亲自等待一个多小时看着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你只能从别人的延时摄影里看到层次并不分明的日出;不亲自站上梅里雪山观景台,你只能心无敬畏地从别人的照片里猜想雪山之神的肃穆庄严;……每个人眼中的景色是不一样的,不去亲身感受,你就只能永远停在想象阶段,只能被动去接受别人的二手信息。文字再精彩、影像再精美,总是和你隔了一层,缺少真实感。去旅行,不管你学会敬畏自然和历史,还是由衷生出“I'm the king of the world”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