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蓝雨
中国是第一个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七千多年前,我国原市农业已相当发达。主要工作方法:刀耕火种。出现了耒耜松土工具。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不普遍使用。主要耕作工具仍是木耒、骨耜,石锄等。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牛耕的方法得到普及。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可以向一个方向耕作。汉朝之后,铁力牛耕已成为最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出现曲辕犁,简便轻巧。至此,中国传统耕作技术已相当发达,一直沿用后世。耕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春秋时期出现了当时世界最为先进的陇耕法,西汉刘过推广代田法。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逐渐形成一年两熟或三熟制。著名水利工程:战国时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飞龙渠。人们还创造改进灌溉工具。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出现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水力风车。我国农业基本特征是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朝时,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集体耕作。有利于提高工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确立起来。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下,农民需承担繁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下乳贫穷,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9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中国远古神话人物—神农氏,他遍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开启了人类农业的历史。中国传统农业历来就是广义的农业,涉及农、林、牧、渔、副各个方面,从神农氏至今,我按照生产工具的发展分为了四个时期:一是人力、石器农业时期;二是人力、青铜器农业时期;三是人力、畜力、铁器农业时期;四是人力、动力、铁器农业时期。其中第三个时期称作是我国的传统农业时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精耕细作农业成型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主要特点是北方旱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扩展时期(隋、唐、宋、辽、金、元),主要特点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明、清),主要特点是为了适应全国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多熟种植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精细化。
从人类播下第一粒作物种子开始,便拉开了农耕文明的序幕。中国农业的发展史就是农业革命史,农业革命随着技术发展、人口增长、土地减少而不断出现新内容。早在市场出现之前,人口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人口和技术的进步,远古先民们由刀耕火种变为固定农业,从简单的消耗变成对自然进行投入和加工,人类改变自然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并形成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和文化。不事生产的远古先民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的祖先是从猿猴进化而来。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修炼”成人,脱离动物界,开始在广阔的大地上驰骋。不过那时候我们的祖先可不知道什么叫做农业,狩猎和采集是他们主要获取食物的来源。虽然农业和狩猎都是以自然界的动植物作为劳动对象,但后者属于捡现成的,用文学名词来说就是“攫取经济”;而前者就是通过双手填饱肚子的典型,也就是俗称的“生产经济”。远古先民的生存条件很恶略,自然灾害、毒虫猛兽、季节变换等时刻威胁着他们,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先民们开始逐群而居,这就是部落的雏形。那时候的先民大部分都永远的住在自己的居住地里,他们当中只有少部分成为了游牧民族。由此而产生的“定居”行为,让大部分人的活动范围大幅度缩小。远古先民们的狩猎和采集范围可能只有有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而这片几十、上百公里的活动范围就是他们当时的“家”,有山川、动物、河流、鱼虾、森林、野果还有广阔的天空。由于不事生产,只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而狩猎的工具也是用石头打磨的粗糙武器,因此这段时期就是大家学历史的时候耳熟能详的“旧石器时代”,这个时代非常漫长和久远,绵延了近170万年之久。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上面我们提到,远古先民们为了更好的生存,开始了逐群而居的“定居”生活,这也代表着人类已经进入了农耕社会的前夕。那么人类为什么抛弃采集和狩猎这种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填饱肚子的生活方式呢?我们这里引用几个假设学说:1、 博塞洛普的人口压力学说人口压力学说,博塞洛普(Boserup E)1965年首次提出。主要内容:由于冰川时期,全球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人口增长快速(毫无计划生育观念),狩猎数量下降,食物短缺,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人类开始拓展更多的食物来源,这其中就有植物的种子,人们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开始学习植物的人工种植,于是出现了最初的农业雏形。2、 海登的宴享学说宴享学说,由海登(BHayden)首先提出,他的观点是初期的种植作物产量很小不足以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所以,最初的种植作物仅仅是为了扩大食物的品种结构,增加食物品种,(说白了,就是想聚餐的时候食物别太单一)种植作物只是食物中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3、“气候变迁”学说一些学者认为,在远古时候,由于古气候的改变,冰川的降临,原始森林遭到了毁灭,动物和植物果实越来越少,人们的狩猎和采摘变得越来越困难,无法满足生存需求,所以才转而学习种植,开发农业。4、“宗教”学说原始人类为了祭祀天地需要活体野生动物,捕猎又不能及时满足,那就流行圈养,这就是畜牧业开始了,同时圈养又需要饲料,那么种植业就顺应需求而出现了。(感觉好牵强,种植还没长出来,圈养的都饿死了。)5、“垃圾堆”学说(听着挺扯淡的)原始人没事瞎溜达,就经常看到污泥堆上长满野生植物,于是就用聪明的人进行了深度研究,发现了种植的技巧开始进行了植物栽培,以此获取食物。其实原始农业是建立在采集和狩猎的基础上产生的,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我们的祖先用存活的大量时间,通过生活懂得了动物和植物的驯化工作,他们开始知道哪些植物有一定的生长周期,知道哪些动物是温顺的可以驱赶甚至可以养殖的,这也符合了上面的某些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