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光
论题尽量选小点,选大了答辩老师会觉得你的论文内容空泛,不切实际,首先在第一印象上就感官不太好。 当然内容范围上你要适当大一点,不要老是围着论题显着像是在凑字数,比较建议你在论文最后的模块中多阐发一下发散性思考,把论题升华一下,毕竟你答辩时前面讲的他是边听边看你的论文,所以真正记下来的并不多,如果你最后的论点以及文笔点睛是可以加分的 【拓展知识】 作者:爱嘤斯坦 现在学生论文写作有一个通病,就是选题太大,这实际上反映的其实是学识不足,就比如初学法律的人,都爱谈公平、正义、人权完政等抽象而宏大的话题,因为就只听说过这些大词儿。无知者无畏,多大的问题都敢写,写起来才知道驾驭不了,悔不当初。事实上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脑子里有了更细的概念,就能谈论些具体问题。 所以知道的越多,不懂的越多,选题也就更为谨慎, 那么多小算小?打个比喻,合适的题目就像一个核桃,一只手就可以牢牢握住,不论是过大还是过小都不好。太小了,芝麻一样,抓不住,太大了,西瓜一样,抱不动,从学生角度来看选题,我觉得问题主要是要防止题目过大。 选题的大小,一方面要看研究者现在的驾驭能力,驾驭不了就是选题大了,只要觉得问题暂时还驾驭不了,就要马上缩小,增加限定,事实上,当一个问题限编得足够小以后,你怎么谈,怎么引申都会很轻松。相反如果开始就是大题目, 没有能力驾驭,那你怎么写都难受,另一方面,也要看学界现有的研究状况,早些年易于写大题目,因为学界还没有太多研究,相应的研究资科也少,现在再写那样的大题目就不好把握了。 其实选题是不怕小的,因为你会写的人总能够小题大做,所谓小是指切入点要小,尽量地将问题缩小到你可以把握的范围,所谓大,是指视野要大从小问题讲出大道理。 
本科论文写某个省的绿色金融不好写,范围太广了。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选题随意性强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本科论文的指导欠认真,指导次数少,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选题不重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或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失去选择价值。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整天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此论文选题很随意,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本应是学生初步确定选题和教师对之提出建议的关键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报告甚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报告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形式。(二)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导致写作中难驾驭宏观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领域,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根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不仅收集材料存在困难,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如“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和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涉及财政政策、利率、货币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个具体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题目是大了些,具体写某个地区就好了,配上案例更完善!
范围大了,自然写的就比较杂了,做不到专注于某一个知识点,当然对于大学的毕业令论文,个人觉得差不多就正好,太大了显得过于空洞,缺乏实质的内容,太小了的确实不容易 ,毕竟我们的专业水平不是很深!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