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ralive
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艰难困苦,需要付出额外的负担超常规的措施,否则,就会得不尝失。既要求经济发展,更要严控疫情反弹,同时还要面对国外打压与疫情输入。所以,举步维艰,不可大意,稳中求发展,安全中发展经济。 
疫情及防控工作的进展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将有何影响?就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刘锋认为,如果能够通过严格措施使疫情拐点在一季度出现,则疫情进展对于全年经济的影响不必要过度悲观。应科学客观冷静应对内外复杂局面,立足市场化思维激发经济活力。宏观政策应当全力施为,果断降准降息。适度阶段性给中小企业减免税费。资本市场应着重引导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避免非理性的恐慌情绪宣泄。客观评估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记者:您认为当前疫情对于经济活动有多大影响?刘锋:疫情对于经济活动到底有多大影响,首先应该弄清两个关键因素:第一,疫情影响经济的作用机制;第二,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估疫情及全国防疫工作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影响。从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机制看,主要是从防疫角度,各地主动(政府作为)或被动(居民部门自发)地限制并大量缩减经济社会活动,导致人流、物流与资金流的萎缩而带来需求紧缩。旅游、餐饮、娱乐、酒店、交通运输及零售等服务行业的终端需求显著减少;随着终端消费需求的减少,经由供应链传导,整个经济体系的生产、投资与进出口将会受到显著影响,各类企业将面临显著增大的经营压力;进而居民收入可能因上述形势减少、失业人口可能因上述原因增加;财政收支与信用扩张受阻;最终经济运行将因此而进一步放缓。从疫情影响持续时间看,依据现有的疫病传播速度和广度、治疗效率与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并参考2003年SARS病毒传播及消亡的经验,预计疫情完全得到控制并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换言之,有较大概率是整个事件会持续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经济运行将受到疫情进展的显著影响,全年角度预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在5个百分点左右,估计2020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5%左右。考虑经济政策对冲效果之后,估计实际经济增长处于5%~0%的增速区间。既不能轻视也无需恐慌记者:那么,经济预期岂不是不容乐观?刘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既不能轻视也无需恐慌。预计2020年的就业与居民收入情况也会面临显著压力,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估计高于2019年各月保持所在的0%~3%区间,对5%的控制线构成显著压力。但也应看到,上述经济影响并未使得经济增速和失业水平显著滑出合理区间,况且2019年四季度开始,由于各项政策措施得力,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阶段性反弹,属于短周期复苏态势,上游行业出现一定的被动库存回补也有利于对冲疫情带来需求弱化,因此总体上不必对2020年的经济增长过度悲观。对于因防疫需要而推迟的春节后复工对经济的影响不必过于担忧。最迟2月10日前后,全国经济部门生产经营秩序将得到基本恢复。目前,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与上海等东南各省市已经要求非必要企业不早于2月9日(正月十六)24时复工。那么,可以预见之后全国(除湖北之外)的生产经营秩序将基本恢复。根据国家专家组钟南山院士及曾光教授的估计,正月十五左右现有防疫措施会看到效果,那么整体上看3月开始全国生产经营将进入相对较好的状态。
对于经济影响的估计,需要有正确的模型。中国经济规模很大,局部看似很大的数据,对全局影响未必很大。如春节假期社会商品零售消费是1万亿规模,占全年消费不到5%。春节旅游业消费5000亿,退一万步讲,就算全部消失,相比起2018全年旅游业收入的6万亿,影响力不能说没有,但也很有限。其实中国相对于其它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韧性非常高。其中最大的“绝招”之一,是创造信贷的能力,让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艳羡不已,因为中国有能力按照计划安排新增货币信贷,中国每年超过6%的经济增长并不是撞运气搞出来的,而是有“工程调控”的味道。每年经济增长都6%以上,而且从8%、7%逐步有序下行,这就是强烈的整体调控的结果。反观其它发展中国家,他们多少都有些上窜下跳,印度经济好的时候增长8%左右,就开始吹全球无敌,信贷一旦出了问题就跌到5%。中国增长率数值高低不论,每年甚至每个季度的稳定性会让人叹为观止,波动不会超过5%。这实际上是经济韧性的一种最直观的表现疫情对经济基本面不可能有多大改变,人们的钱和固定资产没有消失,实体财富和人员损失不如地震。理论上来说,人们损失的就是时间。市场经济最重要的需求没有消失,是暂时停止。这个情况就不是经济危机的概念,而是恢复正常。疫情这样单纯的时间损失,只要各方谅解配合,是较容易恢复的。一时的损失,可以通过平摊到后面更长的时间逐步挽回,时间越长,影响越小。中国内部协商,银行、房东、企业、员工,在政府协调下,一起为了恢复经济努力,可以各自作一些妥协。房东暂时减免房租,员工接受暂时降薪,银行暂缓房贷和企业还款期限,渡过恢复期绝对是有办法的,理论上就当两三个月消失了。如果不再出大规模爆发的意外,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将比想象的小得多。中国经济的韧性在过去多年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也无法撼动。这次疫情,将让中国经济的韧性再次以特殊的方式呈现。渡过这次危机的中国人民,将以极大的信心,无所畏惧地战胜将来的任何困难。
疫情控制不住就谈不上发展经济,我国在党和政府坚定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在短时间内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发展,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
疫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当中国新冠被控制时,经济开始恢复,但是,还是大病初逾,经济恢复缓慢
再次,我国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扩大内需。我们早就已经是内需为主的经济,加上我们在全球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经进入疫情低风险区域,生产和生活秩序正在陆续恢复,因而如何有效扩大内需,将是对冲疫情影响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