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l123456
1,某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 ,若想用它来称量重约为15N的重物,应怎样来称量?手边现有铅笔一支、铁钉一个、铁丝一段,请你说明称量方法及其物理原理。(不计器材自重和摩擦) 2,某桥梁施工队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打捞沉在水底的工件。已知工件的体积是16m3,密度是5×103kg/m3,滑轮组向上匀速拉动浸没在水中的工件时,人在绳子的自由端施加的拉力F=1700N。(不考虑摩擦及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工件的质量是多少?工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滑轮组向上匀速拉动浸没在水中的工件时,机械效率是多大? (3)工件从水里升到水面上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 答案:(1)m=ρV=5×103kg/m3×16m3=560kg F浮=ρ液gV排=1×103kg/m3×10N/kg×16m3=1600N (2)F=G-F浮=mg-F浮=560kg×10N/kg-1600N=5600N-1600N=4000N η=(W有用/W总)×100%=(F′×h)/(F×s)×100%=(F′×h)/(F×3h)×100%=(4000N/1700N×3)×100%=43% (3) η将变大 η=W有用/(W有用+W额) ×100%,W有用增大,而W额不变,所以η变大 3、超高压水切割又称“水刀”,它是将普通水经过多级增压后,通过一个极细的喷嘴喷出一道高速”水箭”,对切割表面产生108~109Pa的压强。工业上常用来切割大理石、钢板等坚硬物体。下表是某高压水切割机技术参数: 型号 压强 (MPa) 喷嘴横截面积(m)2 排量 (L/min) 油泵电机功率 (kw) 换向方式 电源 (V) 2230 300 5×10-8 7 22.5 电子 380 表中“排量7L/min”表示每分钟从喷嘴中喷出水7升。1MPa=106Pa, 1L=1×10-求: (1)“水刀”有纯水切割和加磨料切割(磨料为密度大于水的石英砂、金刚砂)两种。高速水流能切割坚硬物体是因为高速水流具有较大的 ,加入磨料后切割能力大大提高了是因为 , (2)若不考虑水从喷嘴喷出后横截面积的变化,高压水流对切割面的压力为多大? (3)高压水切割机的切割效率? 答案(1) 动能; 速度一定时流体的质量增加从而动能增大 (2)喷出水流横截面积S=5×10-8m2 由p= 得:F=pS=300×106×5×10-8N=15N (3) 解法一: 排量Q= 水喷射速度 υ= 水刀有效功率P/ =Fυ=15×9×102W=35×104W=5 KW 切割效率 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30cm2,一个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0×lO5Pa,飞轮lmin转动1800周,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求: (1)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2)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3)汽油机的功率. 答案:(1)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F=Ps=O×105Pa×30×10-4m2=7×103N (2)燃气对活塞做的功:W=FS=7×103N×50×10-3 m=135J (3)1分钟内燃气对活塞做功的次数:n=1800/2=900 汽油机的功率:P=W 总/t=135×900 J/60 s=2025W 地区的平均风速是6m/s,已知空气的密度是2kg/m3.此地有一风车,它的车叶转动时可以形成面积约为1200m2的圆面,求: (1)平均1s时间内有多少质量的气流冲击风车车叶形成的圆面? (2)已知lkg空气以这样的速度运动时具有的动能为18J,假如这个风车能将流过此圆面 内气流动能E动的10%转变为电能.则该风车平均每秒钟发出的电能E电是多少? 答案(1)V =Sl = Svt = 1200m2×6m/s× 1s = 7200m3 m = ρV = 2 kg/m3× 7200m3 = 8640 kg (2)E动=8640× 18J = 155520J) E电=ηE动= lO%×155520J = 15552J参考资料:题有点杂,好像还有个图没打上去,多包含啊! 
初中物理力学占据较高分值,考察方式常以物理计算和物理实验题为主。初中物理力学主要知识点有:运动与力的结合,参照物,机械运动,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和惯性定律,二力平衡,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浮力,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本篇附上经典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和实验题,供同学学习。一、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机械运动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换算:1m/s=6km/h 。Ⅱ 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5、力的测量:(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弹簧测力计: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示意图 →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压力:①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②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③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2、压强: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②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③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④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104Pa 。⑤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改变压力大小、改变受力面积大小、同时改变前二者→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 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 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⑷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液体压强公式:p=ρgh(→点击进入《力学公式-压强公式汇总》)⑴、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⑵、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⑶、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4、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重点实验)。⑴ 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⑵ 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⑶ 结论:大气压p0=760mmHg=1900pxHg=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⑷ 说明: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3 m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2、标准大气压——支持1900px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1900pxHg=013×105Pa ,可支持水柱高约3m3、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2000米内可近似地认为高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约减小1毫米贡柱,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4、测量工具:⑴ 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⑵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5、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 →浮力 1、浮力的大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2、公式:F浮= G排=ρ液V排g (→点击进入《力学公式-浮力公式汇总》)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浮力的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时,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2、浮力的应用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水量。潜水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下沉。气球和飞艇: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实现上升下降。→功1、力学中的功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2、功的计算:(→点击进入《力学公式-功公式汇总》)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②公式:W=FS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机械效率1、有用功和额外功①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例:提升重物W有用=Gh②额外功: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 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③总功: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即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W总=FS2、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②公式:η=W有用/W总③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④说明: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总小于1①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②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③公式:P=W/t④单位:瓦特(W)、千瓦(kW) 1W=1J/s 1kW=10W→动能和势能1、动能①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②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③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2、势能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也越大。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③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点击进入《力学公式-动能与势能公式汇总》)→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二、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1、水壶内装有1千克水,水壶底面积约为003米2,水深1米,求水对壶底的压强。答案:P=ρgh=1000千克/米3×8牛/千克×1米=980帕(公式1分,代入2分,结果1分)2、在水平桌面上,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装有8千克的酒精和2千克的水。甲的底面积为016㎡,乙的底面积为01㎡。(已知酒精密度=8g/cm?).求:(1)水的体积;(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3)若从甲、乙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有没有可能使酒精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如果有可能,请计算出抽出的体积△V;如果没有可能,请说明理由.答案:三、初中物理力学实验题:1、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同学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7(a)、(b)和(c)所示。他继续实验,在玻璃管中分别注入酒精、盐水,使之与烧杯中水面相平,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7(d)、(e)所示。(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1)观察比较图(a)、(b)与(c)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比较图7(d)与(e)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列实验中的有关项目分别填写完整:(1)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应将铝块放置在调节平衡的天平的______(选填“左”或“右”)盘进行称量.对比“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个实验,实验目的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需要测的物理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种类有关,两个大量筒中应分别装有______种类的液体。实验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应该放置在两个量筒的液体内部______深度处.(均选填“相同”或“不同”)初中物理力学实验题答案:1、(1)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2)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较大,液体压强也较大。2、(1)左、不相同、相同 (2)不同、相同
① 压强综合训练提高:1.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密度之比为2∶l,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 ) A.3∶1 B.4∶3 C.2∶l D.3;22. 用50 N的压力作用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Pa,如果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5×103Pa的压强,应使受力面积变为_____________m2. 3.两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它们所受重力之比是l∶3,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是2∶1,则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是_______,所受压强之比是_________4.一块砖的长、宽、厚分别为20 cm、l0 cm、5 cm,重15 N.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为__________Pa,最小压强为_________ Pa. 5.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接近于 ( )A.50 N,103Pa B.50 N,104Pa C.500 N,103Pa D.500 N,104Pa 答案:(1)B (2)500000 01 (3)1∶3 1∶6 (4)3000 750 (5)B
初2006级八年级上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 ) 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B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C产生超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D产生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如图1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的长度逐渐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2004年6月8日13时左右在南通市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在( ) A甲 B乙 C丙 D丁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阳光下人的影子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C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造型美观 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Aα>β>γ Bα=β>γ Cα=β<γ Dα<β<γ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3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如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1)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2)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如图5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旋转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人们用_________来划分噪声的等级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大学生小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了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的__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小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小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____如图6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里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__________和蓝光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__不同如图7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很多厂商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8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它违背了光的___________AIM-9型响尾蛇导弹是由美国海军武器研制中心研制开发的一种超音速红外制导机载空对空导弹,其红外制导弹头能使导弹自动追寻敌机尾气,从而达到自动寻找目标的目的,红外制导器件比其他制导系统低格便宜成本低,无论白天黑夜均可使用,在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因此红外制导器件有三个显著的优点:①价格低廉、____________低;②能全天候作战;③抗__________能力强如图9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度,MN的__________侧是空气(选填“左”或“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如图10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11所示,A'B'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请在图11中大致的位置上画出凸透镜和焦点F请在图12的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在一个干枯的进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13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13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7分)图14所示的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答:看起来池水变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现象阅读下面的短文,请回答后面的问题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黑色花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请回答:(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__;吸收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2)阅读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判断白花反射的色光是__________;(3)材料中提到“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答:热效应强的色光是___________;(4)读完以上材料后,你认为世界上有纯正的黑色花吗?答:_____________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右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_________(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平面镜是人们常用的工具,下面是某物理兴趣小组对平面镜的探究:(1)小华同学在观察平面镜成像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是(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平面镜,它的像变大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也逐渐远离平面镜E当蜡烛以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则蜡烛相对于其像的速度为1m/s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 2A 钢 20 3B 钢 20 7C 尼龙丝 30 5D 铜 40 5E 尼龙丝 40 5(2)检查视力时,眼睛距视力表应为5m,由于室内两墙距离只有3m,小红找来一块平面镜解决了这个难题,把平面镜和视力表分别挂在相对的两面墙上这时小红距平面镜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3)城市中高楼耸立,且在高楼大厦外墙多镶嵌着大幅平板玻璃,小勇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到,路口右侧楼房上嵌有面对正西南方向的平板玻璃,如图15所示他发现玻璃中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再向左转弯,则这辆小车在转弯后的行驶方向是___________(4)小丽在其表姐的新房中,发现靠在墙角的梳妆台上竖直安装有互相垂直的两块平面镜,镜前的化妆品在镜中成了很多像如果在镜前只放着一瓶香水,那么,小丽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瓶香水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___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刚应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将镜头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底片,即把镜头__________(选填“伸出去”或“缩回来”)(5)小刚想近距离拍摄一张桃花上小蜜蜂的照片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集中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平常我们的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以100的值(1)求焦距分别为25m和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多少?(2)+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焦距又是多少?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2006级八年级上期半期考试物理答题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选项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图题 四、阅读理解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五、实验探究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初2006级八年级上期半期考试物理答案振动 空气 分贝 响度 振动 钻研精神 反射 直线传播 色散 绿光 漫 音色 光的折射 虚 小勺是直的 折射规律成本 电子干扰 40 右 3×108 月亮 小孔成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选项 B A C D C D B A C B D C浅 光的折射 红光 其它色光 七种色光 红光 没有D、E 材料和长度 ③①②④ B 2 向东 4 凸透镜 会聚 小于 虚 缩小 靠近 远离 伸出去 u>4m-1 2m-1 3m-1 33m 4m-1 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