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0

hejp0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遵义医科大学论文格式规范图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fengjiayou

已采纳
遵义医学院(即遵义医科大学)是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是一所不错的学校,值得报考。遵义医学院建校以来,学校群英荟萃、专家云集,生理学家沈其震院士、解剖学与人类学家吴汝康院士、微生物学家魏曦院士、药理学家张毅教授、生理学家吴襄教授、生物学家伍律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曾执教讲坛,为学校奠定了明德笃学、求是致用的优良传统和治学精神。教师队伍中,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5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6人;140人入选贵州省级人才项目。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6个。学校社会贡献学校积极发挥资源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73年的本科教育、65年的硕士培养和21年的博士联合培养,为国家输送了近8万名医学人才,活跃在医疗卫生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助力赤水市成为贵州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推动遵义率先实现全省整市脱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学校承担和参与了贵州贵阳、遵义、湖北鄂州和广东珠海“三省四地”的抗疫工作,3人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先锋”荣誉称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遵医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员工秉承“明德笃学,求是致用”的校训,发扬“信念坚定、顾全大局、顽强拼搏、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遵医精神,立足“一体两翼六中心”发展蓝图,持续深化改革,推动内涵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以上内容参考 遵义医科大学-遵医简介

遵义医科大学论文格式规范图片

239 评论(13)

xurumengddz

二本,不过在西南地区算是比较好的二本了。不过也有交高费读三本的,不过感觉二本三本都一样,算本科但又不是重点。
248 评论(9)

xiaojia123

10661就是遵义医科大学的院校代码。学校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关东医学院并入大连大学,更名为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消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举校南迁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学院介绍遵义医科大学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珠海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515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1月,学校下设29个教学院系,开办32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等6个学科门类。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7月,学校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贵州省培育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药学获得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获得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拥有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麻醉科、整形外科、临床护理。省级临床重点学科:麻醉学、消化内科、胸心血管外科、烧伤整形外科、小儿外科、呼吸(结核)科、口腔科、小儿内科、神经内科。2016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外科、消化内科、小儿外科、骨科、口腔颌面外科。2017年贵州省培育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儿科、口腔修复科。师资力量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090人,二级教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数为855人,硕士生导师80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1人。学校教师中,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共6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核心专家共16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教学建设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项,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4项,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期)重点建设项目(含培育)项目19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共3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口腔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麻醉药理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麻醉药理学。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寄生虫感染与人体健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遵义医学院——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省级特色专业:社会体育、公共事业管理、医学检验。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贵州省卓越药学人才培养计划(药物制剂)、卓越医学影像医师、卓越口腔医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麻醉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省级精品课程:麻醉药理学、生物化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免疫学、口腔内科学、护理学基础、妇产科学、外科学、公共体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珠海校区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口腔医学、麻醉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护理学、药物制剂、英语、医学检验技术。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科研平台截至2018年1月,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技术平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基础条件平台1个、省级创新人才团队16个、厅级重点实验室5个、厅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厅级研究所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市级技术平台1个。研究成果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来,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2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其中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合作交流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科研合作;发展留学生教育。大连大学医学院1947年初,为支援东北解放战争的需要,辽东军区卫生部部长王布君遵照上级指示筹备成立了大连医学院,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医学院校。4月,学校更名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4月,大连大学创建,关东医学院被并入大连大学,改名为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撤销,成立大连医学院。1953年,学校成为卫生部直属高校。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64年,国务院高教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平战结合、加强战争观念和三线建设的指示,确定向三线地区迁移部分高校。1965年国务院正式决定大连医学院全部南迁。国务院高教部、卫生部初步确定校址选在四川省自贡市。10月西南局决定改迁贵州。报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确定大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全体南迁贵州遵义,并于1966年初着手筹建。遵义医学院1966年2月,大连医学院派出南迁先遣队30余人和一个20余人的医疗队来到遵义市。南迁先遣队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小旅社挂出“遵义医学院筹备处”的牌子开始办公。医疗队则派驻遵义地区医院,开始服务于遵义人民。1969年5月9日,第一列南迁专列火车抵达遵义,从此,大连医学院更名为遵义医学院。1980年9月,为支持大连医学院复办,教育部、卫生部决定部分遵义医学院职工陆续北调大连和沈阳。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学校开始与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1年,经贵州省批准,学校与珠海市正式签约建设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于2002年夏季落成并投入使用。2003年9月,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人民医院正式挂牌为遵义医学院附属第五(珠海)医院。2005年1月,学校创办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2006年,学校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基地。2008年4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10年8月,被认定为新增开展硕士推免生工作高校。2011年,学校开始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麻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2年1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2015年12月,学校启动校区搬迁工作,迁至新浦校区。2016年6月,学校与中国高科集团签署合办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的协议。10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遵义医学院。同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药学获得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临床医学获得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遵义医科大学2018年12月,教育部同意遵义医学院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由该校参与举办的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也随之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同年,遵义医科大学与苏州大学博士联合培养工作正式启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为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工作站并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校徽遵义医科大学校徽图形设计为一只展翅欲飞的和平鸽,准确传达出校徽平安、和谐、发展的设计主题,同时凸现出以医学为主的新兴综合型高校的勃勃生机。和平鸽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具有国际通用性,图形的设计强化了受众对校徽寓意的识别,同时拓宽了校徽的传播空间。校徽图案由遵义和遵医的拼音首字母“ZY”并融入“义”组合变形设计而成,宛如展翅飞翔的和平鸽,蕴含着医学事业的真谛,充满着博爱与光明,孕育着健康和幸福。鸽翅向外延伸,形成展开的书本,体现了学校主题,鸽尾进行了夸张设计,线条形如直刺苍穹的字箭头,充满向上的动力和速度,象征遵义医科大学飞速的发展步伐和“争做一流”的广阔前景。“义”字的一点与“Y”又组成一个雀跃的人,突出了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更展示了遵医人勇于探索、不断攀登新的知识颠峰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以及昂扬向上、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从鸽头至鸽尾有机地连成一条飞速的旋弧箭角,既是“C”又更像“U”,C是College,而U是University,暗示学校努力向更高层次积极推进,实现更高的办学目标。
246 评论(14)

艾德·森成

是二本遵义医学院 文史类招85人 录取一志愿 最高分544 最低分503 平行志愿最高分559 最低分559 遵义医学院(珠海) 文史类60人 录取最高分560 最低分503遵义医学院(珠海) 理工类240人 录取一志愿 最高分525 最低分468 平行志愿 最高分531 最低分493
148 评论(12)

24KDIRK

遵义医学院是贵州省省属重点建设高等医学院校,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对有志于从医的考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遵义医学院在医学界有较高地位。遵义医学院学校前身为大连医学院,创办于1947年。1969年该校举院南迁至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其涵盖6个学科门类,包含32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目前,遵义医学院被列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该校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目前,该校有教职工4600多人,其中有高级职称师资908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580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管专家21人,部级和省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2人。该校教学建设成果突出。该校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有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6个。并拥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示范性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卓越计划3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实验教学师范中心6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该校科研成果丰硕。近十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2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80多项;发表论文3935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近80篇,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奖4项、三等奖21项,省医学会科技奖14项,市科技进步奖20项,遵义市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卫生部教学研究课题1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6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130项;获得专利8项。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遵医人秉承“明德笃学,求是致用”的校训,为祖国的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8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