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评语撰写的论文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6

凝心之火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评语撰写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dgjl405

已采纳
毕业论文的评语有两种:一是指导导师意见,二是答辩委员会意见。(一)指导导师意见的写法指导导师意见,主要是从写作角度对全篇论文作出评价。评价要点是:1.观点是否正确、鲜明;2.论据是否充分;3,分析是否全面;4.结构是否合理;5.语句是否通顺;6.有无现实指导意义。该文从对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的理解入手,讨论了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然后着重论述了企业文化建设在hiring, training和assessing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强调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文章选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说明作者平时比较注意资料和知识的积累,并善于总结。全文层次比较合理,条理基本清晰,说理过程中利用著名公司的案例来阐述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内容、形式和语言比较合乎规范。但是定稿中仍存在少量格式和语言错误,全文的逻辑性稍差,如果能提出具体建议会比较有参考价值。初稿评语: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基本完整,语言也比较通顺,没有大的语法错误。问题是,全文引用的部分太多,自己的分析太少。应当说,完成这篇论文所需的材料已经具备,作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以得出自己的结论[例二]初稿评语:论文涉及的内容对跨国公司内文化冲突的解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述比较充分,条理比较清晰。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作者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但对近在眼前的中国的例子却很少。东方文化的例子多取自日本文化,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文章层次分得过细是另一个缺点,几乎一个自然段一层,如不仔细看反而更令人糊涂。在打印格式、拼写、用词上有不少错误,特别是论文的后半部分。参考文献部分尚缺出版社地点。定稿评语: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英语论文的写作规范。作者试图从东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内的文化冲突并寻找解决的途径。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显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论述比较充分,条理也很清晰。遗憾的是,由于作者本人没有跨国公司的工作经历,也没有去跨国公司作相应的考察,因此,她的论述只能基于阅读中获得的二手资料,而所谓东方文化又多以日本的资料为代表,要解决人们更为关心的在华跨国公司内的文化冲突问题,读者更需要的则是中西文化的对比,这方面作者虽然在以后各稿中补充了一些,仍显不足。[例三]初稿评语: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作者对Maslow的心理学理论及Jack London的原著都有所研究。问题主要表面在:1:对英语论文的格式很不了解,Introduction部分又是图表又是分节。论文的后边没有结语,参考文献的排列也不规范;2:观点方面的错误在于竟然认为人类心理学的理论也适用于动物。其实杰克伦敦作品中的那条狗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拟人化了的,是体现所谓权力意志的超人,或super dog。此外语法上也有一些错误。二稿评语:作者在一稿的基础上作了比较认真的修改。论文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从网上下载的两个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的流程图已被删除。前言中的部分内容已按要求移到了正文部分。添加了结论部分,尽管内容还有待充实。参考文献部分已重排但仍有不规范的地方。

评语撰写的论文

104 评论(13)

zxan8q

论文选题比较适当,观点正确,但缺少独创性的思想,论证内容比较充分,但缺乏论证深度。英语表达比较通顺,但存在少量语法错误。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难度较小,工作量不大。论文选题一般。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差,不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的能力较差强。 文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不够完整,层次结构安排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观点不够突出,逻辑性较差,没有个人见解。 文题有偏差,论点不够突出,论述不能紧紧围绕主题。  语言表达较差,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占有资料较少,其时效性较差;有部分内容与他人成果雷同。  在为期三个月的毕业设计中,该同学能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顺利完成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和论文的撰写。程序能正确的运行,界面安排合理,论文符合要求。  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态度端正,学习也比较认真,时间安排也很合理,能按时到实验室,不存在无故早退或迟到的情况。能基本在每个阶段完成相应的任务,还能主动加班,做到时间上前紧后松。当然,在这其间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271 评论(14)

15631101051

评论,针对于事物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自我印象阐述。评论易让人听到不利于自己的一面,因此评论的话语容易产生对方的逆反心理。小编收集了有关评论的写作指导,欢迎阅读。顾名思义,评就是评断是非、真伪、美丑;论就是议论、说理;评论就是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评断和议论。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现象纷纭复杂,同学们在接触社会过程中,难免会有所触动,会就某些社会问题或现象提出看法,把这些看法写成文章,就是社会生活评论。评论有多种,如时事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学评论等等,社会生活评论不能与它们并列,它只是确定一种写作范围。它与第五册的社会生活小论文也有区别,不如小论文讲究学术性。这种评论,可以是洋洋数千言的大块文章,也可以是寥寥数百字的短文。一部分杂文、随笔、漫谈也可以归入此类。它针对人们的思想、作风以及认识等,或表扬,或批评,用以引导人们的行为,具有时效快,针对性强,说服有力的特点。评论社会生活现象,一要真实,二要具体。要在对材料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避免离开事实泛泛而论。写作时要注意下面两点:一、积极关注和投身社会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写社会生活评论,不是为写而写,要对社会有用。社会生活有积极的方面,比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也有消极的方面,比如不正之风、封建迷信。同学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特别是即将毕业的高三文科学生,无论是升学还是走向工作岗位,都应对周围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和敏锐感,明确自己对社会的一份责任。要善于创造性的发现和提出问题。一则新闻报道,一场体育比赛,一项科技发明,都可能触发写作的灵感。很多时候,从生活中激发写作的愿望和动机,酝酿写作的情绪和感受,往往比单纯了解一些写作技巧更为重要。这是写好社会评论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主要是选好评论的对象,确立论题,前几册学过的选择角度,提炼论点的方法,都用得上。二、严密结构,巧用评析方法。社会生活评论属于议论文,所以议论文写作的常规方法仍适用。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正反对比,比喻说理,辩证论理等论证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例文二就采用了“瞻前顾后”的构思方式,通过历史回顾,打开了思路,从现实中漂流长江的一件事,联想到历史上登山、游山等诸多事,并归纳出贯穿其中的,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敢拼搏的精神。同学们写作评论容易犯的毛病,一般是就事论事,仅停留于摆问题,罗列现象,没有分析,往往是观点+论据,论据与论点之间缺乏推理过程;或者是认识片面,失之偏颇,往往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绝对化、极端化,没有把握好评论的分寸。这些都需要注意克服。例文一老想着有别人吕叔湘文明礼貌月又开始了,想谈谈日常生活中不太被人注意的一些小事情。事情虽小,却小可以见大。您要是夏天早晨到某个公园里走走,有时候您会听到背后忽然大喝一声,让您吃一惊。原来那位同志是在一边散步一边喊嗓子。再往前走一截路,您又会遇到凉亭里有人在唱戏,一般有胡琴伴奏,有的时候还有鼓板。按说公园里应当保持安静,唱戏喊嗓子都应当另找地方。这使人联想到“史无前例”时期的`高音喇叭,叫城外的人往城里躲,城里的人往城外躲。幸而这已经成为过去了。可是工厂或是学校,用大喇叭做广播操或召开大会,因而惊动四邻八舍的事情,也还没有绝迹。至于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在宿舍里打儿骂妇,叫周围的人不得安宁,那更是天天可以遇到的。还有人走出房间顺手关门,用的是挥拍打球的姿势,不等门关上先撒手,bang的一声叫房间里的人吓一跳。所有这些事情,都是由于脑子里只装着自己,没有装着别人。上面说到的都跟声音有关,再说些声音以外的事情。刚才提到关门,一般的门以外有弹簧门,有人猛推弹簧门出去,撒手不管,走在他后面的人挨上了,只能自认晦气。走路的时候遇到的威胁是很多的。比如在副食品商店门口或是汽车站附近,您常常可以看见地上满是香蕉皮。又比如走在人行道上,前边有三五人一字摆开,漫步说笑,您在他们后边只能亦步亦趋,干着急。至于小胡同里踢小足球,十字路口打羽毛球,那也是常常会遇到的。跟走路无关的事情也不老少。比如跟人约好时间,偏要迟到五分钟,想的是“与其我等他,宁可他等我”。又比如给人写信,写上许多只有自己认得的字,叫别人猜这猜那。又比如把刀子、剪子递给人家的时候,自己拿着把儿,把尖儿冲着对方。这一类小事情还可以举出很多。有人说,讲文明礼貌要抓大事,这些小事不值得计较。我说不然。大事小事,思想基础是一个。你是只想到自己啊,还是也想到别人,或者首先想到别人。老想着有别人,形成好习惯,生活上常常想到别人,工作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别人——想到顾客,想到用户,想到来信、来访的人,想到一同工作的同志,想到应当为之服务的人民。说是日常生活中不想到有别人的人,在工作中会念念不忘“为人民服务”,我不敢说绝对不会有这种事情,但是我要说:“怕是未必!”本文举例丰富,既生动活泼,又有说服力。文章说:“事情虽小,却可以小中见大。”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论证这个问题的?全文不过千字,用了十多个事例,想想作者是怎样处理材料的。
34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