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5

li124770937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痞子哥

已采纳
儿童散文在取材、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适合少年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兼具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同时,“以儿童为主角的文学作品必须不失童真情趣;散文作为时代的折光镜,又要从童稚身上反映时代的光明。这是颇有难度的。”陶建军《卖鹅妮》写一个十一、二岁的乡村小姑娘,卖自己喂养大的两只鹅来交学费,但遇到一个贪心的小市民妇女,用欺骗煞了她的价,使小姑娘少得一元多钱而不够交学费。小姑娘是文章主角,纯朴天真、童稚心灵,美如莹玉,儿童的心理,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情趣,写得生动活泼,跃然纸上。儿童散文的理趣:很多儿童散文在描绘儿童眼中的世界时,也将知识乃至人生的哲理融于其中。当散文作者用含情带意的笔墨对蕴含着生活哲理和自然、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客观世界作出摹写时,散文作家对儿童的精神品格的理性思考和美好的期待,便借着散文的故事或情景得到了展现。于是,儿童散文便拥有了一份理趣,能传达出超乎文本形象画面的深刻内涵。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以种花生、收花生和品尝花生为主线讲述了一个童年的故事,但透过作者娓娓的叙述,小读者分明能感受到作者向孩子们讲述的做人的道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儿童散文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论文

233 评论(14)

神007

美学(希腊语:Aesthetic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美学属哲学二级学科,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尽管在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等人已经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在中国,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但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道”、“气”、“象”、”无“、”虚“、”实“、”虚静“、”玄鉴“等等,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的元气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都发源于老子的哲学和美学。在当代,美学在人文学科当中地位日益凸显,审美体验的意象性特征被认为在应对现代人类文明的危机当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美学在中国近现代历次启蒙运动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26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