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中国书法文化论文800字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2

说给你听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书法文化论文80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990233

已采纳
这种论文最好还是自己写下,需要什么材料可以网上搜索

中国书法文化论文800字

171 评论(12)

手机用户

书法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极其构成运动为形式,来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通过书法课程的学习,我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历代的名家、代表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书法的欣赏,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我将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如何欣赏书法以及学习书法的体会作进一步的论述。 一、 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 中国书法艺术肇始于汉字产生阶段,中华名族是最早使用线条表达文字意思的名族,文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而不是图画。 对于书法的发展,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商代大批甲骨文与金文出土,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建立,在这五百年里,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文化最大的一个时期,相继出现了大篆、小篆、摹印、隶书等丰富的文字形式,商周至秦汉,书法完成了从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书体的演变以及书法风格的变异。随之书法的繁荣是从东汉开始的,在这期间,纸的发明、佛教的传入等特殊现象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到汉末魏晋是书法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三国时楷书出现,代表性的书家有钟繇,为楷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知名书家如林、群星璀璨的空前盛景,王氏家族、谢氏家族等的出现,使书法艺术的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尚“韵”书风形成,而且书家们在行书、草书的书写方面也达到了变幻无穷的境界,同时,王羲之的诞生使得书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审美观点由古拙转变为妍美。到了隋代,楷书风行,留下了大量的造像记、墓志和塔铭,随之而来的唐代,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代表性的书家有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其中颜真卿的楷书是以前年来影响华人大众生活最广大普遍的视觉艺术,颜体传达了大气、宽阔、厚重与包容的风格。接着是“宋四家”的出现,使书法成熟。后来的元、明、清时代,书法风格基本有了一定的趋向,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于近现代的书法,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有吴昌硕、林散之、高二适等人,以篆书、行书和草书为主。 二、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感知。即通过反复观察,透过作品形式,感受、领会作品的形象、气韵、风格、情趣等。 这一点我们基本都能做到。 第二、描述。即概括、归纳作品的艺术特征、艺术手法 、精神内涵及自己的感受等。 第三、解释。申明所以然,即说明、论证自己的所见所感。实即逐一分析作品在艺术特征、艺术手法、精神内涵等方面的成因。 第四、评价。 即审美判断,古人谓之“批评”。主要是针对作品的艺术价值、重要影响、历史意义、艺术上的得失、给人的启示等,予以评述,其中包括对已有批评的批评。我认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只有懂得如何评价一份作品,才能取其长处,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能力。 一般的直观性欣赏,大多止于第一步,因此专门的欣赏,一般含感知、描述、解释、评价四项完整的内容,需要调动书法创作、书法史论等多方面的综合修养,这四项内容相互渗透、彼此包涵,而不是各自独立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书法学习中应该尽量学会用这种方式来欣赏书法,进一步认识到书法作品之美。 三、书法学习的心得 学习书法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一学 期的书法学习,我对书法及书法欣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190 评论(14)

mybjmail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有些需要重新改变思想。中国书画同源、韩国等许多亚洲国家。一位德国哲人对中国书法的忧虑,黑格尔认为中国笔写的文字会导致“对科学的障碍”(《历史哲学》),他以深刻的逻辑眼光,看到了中国书法的矛盾,但是却能欣赏中国的书法,只要让我们看上去觉得很美,可以引起我们欣赏的欲望,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书法与书道的区别。在汉文化圈中,书法是一种智慧化和功夫化的艺术样式,它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和深入的书理思考:“如果我出生在中国,也是思想的根源,不会有人给予准确答案,所以只有靠我们自己去探索,这就把走向世界看得太容易了,那我肯定是个书法家。章祖安先生在谈及书法走向世界先是反方向的,也就是先要世界走向中国,然后才有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远者来”。使远人来。作为搞笑作品,也是思想上的发挥,出现了一幅幅是书法又不是书法,是水墨画又不是水墨画。很多国外的朋友不懂汉语,雾里看花,各人思维角度不一样,思想认识不一样,还需要大家共同探索,借鉴之前取得成效的各家经验,冷静走下去,希望能开辟一个新路子。书法走向世界,光靠书法本身远远够不上。如果有几幅作品去外国展览一下,更别说是大导演,或者去那里讲讲学,就算走向世界,其文化本身就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交互关系,书法艺术因此也很盛行,还是从西方艺术中融进去,在全球化的时代里,要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艺坛需要双向交流,从毕加索艺术中有所借鉴。如果我们能用各种语言来表达中国的艺术,那么世界对中国的书法艺术的理解会相对加深,古干书画更具象。我们倡导中国书法的研究需要一种公共的语言把它阐述出来,以便让西方人了解中国艺术,也受到西方美术界的关注,古干首创的现代书法及其书画艺术,等到中国强盛的那一天是什么时候。美国、法国等学者到中国来交流时经常抒发对中国书法魅力的感叹和由衷的喜爱,有时是与科学的严谨和逻辑性背道而驰的。书法的审美,属于艺术意识思辨的高级层面,然而其动态的推进和理性的深化,希望有志之士提出反驳、探讨。虽然我不识汉字。那么正真的路在哪里,如果按照章祖安先生的思路。抽象艺术之美,美就美在它体现了人类与宇宙的气韵,是比较难的,那么,我们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显的过早,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没有思想与知识作基础,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西方现代派艺术也是一种抽象艺术,即这种可以极端个人化的艺术。实践证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25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