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7

1807148070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科学与文学关系议论文800字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akuracrys

已采纳
下午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科学试验课,这堂课范老师带领我们研究空气的性质,并且做了五个试验。刚开始实验是把一团纸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怎么样?纸团不会湿,不湿的原因是杯内空间被空气占据,水没有地方可进去了,所以纸团没有湿。第二个试验是用力吹瓶子气球,我们找了一位力气非常大男生候宇峰,让他吹瓶子里的气球,瓶子里的气球居然吹不大,范老师告诉我们吹不大是因为瓶内的空间被空气所占据,所以吹不大,她还告诉我们这两个试验全都是一个概念---空气占据空间。接着又做了一个试验,把两只充气的气球挂在一个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的一个,观察发生现象,范老师说小棍向没有扎破的气球倾斜,说明空气有重量。又接着做了一个试验,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脸,猜猜有什么感觉?我感觉到突然有一阵风吹来,很凉快。从气球中的气流吹着脸,结论是空气会流动的。最后一个试验,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我们拿着保鲜袋,抖了抖,然后一抓,赶紧把口扎住,空气就被抓住了,用手压住,摸了摸,还有弹性,这个结论就是空气在密闭的空间可以被压缩,另外压缩空气有弹性。不知不觉一堂科学课过去了,同学们都还沉浸在有趣的实验中,这节实验我懂得了许多知识,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空气会流动等等,我真高兴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希望下节科学课更加有趣。

科学与文学关系议论文800字

219 评论(8)

sixinzhi

文化与科学的关系  一、科学的概念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  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  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发展和作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现代科学正沿着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方向蓬勃发展。  二、文化与科学的关系  英国学者查尔斯·帕希·斯诺(CPSnow,1905-1980)1959年在剑桥大学的讲演中指出现代社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一方是文学知识分子,一方是科学家,并以物理学家最有代表性。斯诺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属于这种文化的科学家们彼此之间尽管也有许多互不理解之处,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其约束力甚至比宗教、政治和阶级的模式更强。  科学以其清醒的理智、严密的逻辑、真实的观念构筑了文化,因此我们有理由可以首先声明:文化远非是科学的,文化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窒息着科学,有一个时期,科学又几乎把文化淹没。  科学是人类文化最高的成就和最后的成就,也是文化系统中最值得信赖的部分。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人类文化的诸多样式,诸如语言、宗教、艺术、道德、国家和政府等普遍建立起来以后,科学还被巫术、迷信和宗教窒息着。从16世纪开始,科学才真正走上历史的舞台,大放光彩,科学大有淹没文化之势。  实际上,科学更多的属于文明,较少地属于文化,它是有一套技术体系支持的。而社会的存在、运行、变迁却更多地按着文化价值原则,而不是根据科学的技术要求进行。社会总体上说是非科学的,它既有科学可以把握的理智、逻辑、秩序,也有变化莫测的非理性、潜意识、情绪和混乱。如果说社会科学的目的仅仅是引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社会,那还有它的可能性。如果目的在于用“科学”制作、规范社会与文化,那只能是科学的盲目自信。宗教、语言、艺术、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文化样式几乎与科学风马牛不相及。  三、反思  现代社会,人们发现科学不是万能的,任何科学技术的出现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使人在思考,科学技术能确保人类的幸福吗?为什么有人享受着物质文明却并不感到幸福?为什么物质财富如此丰富的今天还没有消除贫困和不公正?人是不是会成为技术的奴隶?技术是否终将失控?  爱因斯坦就说过:“我们的问题不能由科学来解决,而只能由人自己来解决。”确实,研究科学技术本身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需要考虑人文、社会因素。科学技术已成了一种包括大量人员、巨额资金、昂贵设备和复杂组织在内的大科学、大技术,成为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大产业。科技已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而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业。因而出现了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学科,以及专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科学技术和社会(STS)。这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延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以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不仅从历史、经济、哲学、文化与社会学等角度研究科学技术,而且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研究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目前STS的研究和教育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已建制化。这将促进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沟通和融合。
23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