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行者
我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将推荐几个本专业参加的比赛:1、蓝桥杯大赛——全国大学生TMT行业赛事蓝桥杯分为个人赛,视觉艺术设计赛和数字科技创新赛。我当年参加的是个人赛,对个人赛更了解。个人赛以学校为报名单位,比赛分为软件类、电子类和软件类模拟赛三类。参赛的语言包括C/C++语言,Java语言,Python语言,Web前端语言。每名参赛选有一名指导老师。蓝桥杯是分组别比赛的形式。研究生报研究生组,985、211本科生报大学A组及以上,其他院校本科生可自行选择大学B组及以上,高职高专及中专院校可以报大学C组或自行选择组别。综合来说,蓝桥杯难度不大。2、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是由国际计算机协会主办的,比蓝桥杯的难度要大。ACM是一项要求选手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竞赛。ACM大赛经过4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了。ACM有能力一定要试试。国际竞赛,含金量很高的。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这个比赛是教育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逢单数年的9月份举办,赛期四天三夜。具体时间官网上有通知。竞赛以赛区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竞赛、评审和评奖工作,电子类的专业推荐报。当时这个比赛是在我们学完单片机之后,我们的单片机老师推荐我们报考的。比赛是团体赛,三人一小队。对创新要求挺高的。 
其实大学生可以参加的竞赛真的很多很多,只不过含金量是有差别的。想要查询信息,除了从学校和同学那里获知之外,也可以查询我爱竞赛网(网页链接)或者全国大学生比赛信息网(网页链接),这样更加全面。其实参加竞赛除了本专业相关之外,还有很多比较大众的竞赛,无论什么专业都可以参加。以下列举几个大家比较熟知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相信这个比赛大家都听说过,可以说就像绘画中的儿童画一样是比较好上手的了。水平高的同学可以冲决赛的名次,而水平一般的同学也能拿到初赛的名次。今年的报名截止到15,分为ABCD四个等级,A类适合研究生,B类适合英专生,C类适合非英专生,D类适合体育美术和专科生,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这个比赛的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题型和四六级有些区别,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试题量比较大,需要提高做题的速度。“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每到寒假的时候,一些未雨绸缪的小伙伴们就开始准备挑战杯了。这个比赛是组队参加的,可以说加入一个好的队伍就是成功的一半,当然自己的实力过硬也是有必要的。可以说参加这个比赛的意义远不止拿奖,和同伴一起努力、协商讨论问题的经历更是令人难忘。这个比赛对于保研的权重比较大,有这方面考虑的同学们可以积极地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这个比赛和挑战杯类似,都是创新创业类型的。老师带队学生做项目,如果项目有亮点很优秀就会有人来投资,可以提前感受一下创业的感觉,还能体验到和团队一起努力的氛围。大学生可以参加的比赛还有很多,可以自行搜寻并且挑选擅长或者感兴趣的参加。
2018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具体时间已经确定为 9 月 13 日(周四)20 时至 9 月 16 日(周日)20 时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所签署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中的各项承诺。对违反承诺及不符合《章程》和《规范》要求的论文,将无条件取消评奖资格。参赛学校有责任结合本校的学风建设,敦促和指导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严格遵守竞赛纪律,支持和配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以下简称全国组委会)及各赛区组委会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指导教师主要从事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并有责任敦促和指导参赛学生严格遵守竞赛纪律。但指导教师在竞赛期间必须回避参赛队员,不得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包括不得向同学解释赛题或提供选题、解题建议,不得为同学提供资料,不得为同学修改论文或提供修改建议等),否则一律按违反纪律处理。对出现违纪行为的参赛队的指导教师,全国组委会两年内将不受理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本竞赛的报名申请。扩展资料: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2017年,来自全国34个省/市/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及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1418所院校/校区、36375个队(本科33062队、专科3313队)、近11万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简单地说:数模竞赛就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表述。 具体一点说: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为某种目的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 更确切地说:数学模型就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标,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结构可以是数学公式,算法、表格、图示等。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见数学建模过程流程图)。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参考资料: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百度百科
竞赛时间在2022年4月30日-7月31日。该比赛的相关事宜都可以在其官网查询到
202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时间确定为9月15日(周四)18时至9月18日(周日)20时。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三名队员中,需满足:两人获得以下任一建模竞赛三等奖及以上。可作为资格审查的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西南交大数学建模校赛、五一数学建模竞赛、电工杯数学建模比赛、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华中数学建模竞赛、华东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美赛)(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除外)。注:若队伍不满足上述条件,可以将队员在学业成绩、其他竞赛等有关方面的特长或奖项写入报名表中,协会及指导老师将综合考虑进行资格审查。“高教社杯”竞赛规则1、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不超过3人(须属于同一所学校),专业不限。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进行,本科生参加本科组竞赛,专科生参加专科组竞赛(也可参加本科组竞赛),研究生不得参加。每队最多可设一名指导教师或教师组,从事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但在竞赛期间不得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2、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包括互联网上的公开资料)、计算机和软件,但每个参赛队必须独立完成赛题解答。3、竞赛开始后,赛题将公布在指定的网址供参赛队下载,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并按要求准时交卷。4、参赛院校应责成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竞赛的组织和纪律监督工作,保证本校竞赛的规范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