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放射医学论文选题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5

依然芮尐柒丶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放射医学论文选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ugang588

已采纳
看这样行不:【摘要】 目的:明确5种MRI征象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32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MRI图像,其中包括43例盘状半月板及其不同程度损伤的MRI图像。在不告知关节镜结果的条件下, 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对诊断盘状半月板的5个征象及其不同程度损伤进行评价,差异协商解决。分别计算出每种征象的敏感性。结果:冠状面上外侧半月板中部最窄处>15 mm或与外侧平台关节面的比值>50%;矢状面上(层厚4 mm)半月板的前后角相连形成“领结样”改变达四层或四层以上。此两种征象的敏感性分别为0%和1%,诊断率最具可靠性。盘状半月板常合并变性、撕裂,且不同程度的损伤可影响盘状半月板征象的准确判断。结论:盘状半月板在MRI有多种征象,各种征象对诊断的能力有所不同。当合并不同程度损伤时亦会影响其征象的正确判断。 【关键词】 膝关节 盘状半月板 核磁共振 MR imaging of Discoid Menisci of the knee: evaluation with signs LI Pei, ZHENG Zhuo-qing, YUAN Liang(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Henan 453000, China;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five MRI imaging signs in diagnosing discoid menisci and injury of the Methods:MRI imaging of 532 knees with subsequent attenuated exams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rthroscopy of 43 discoid wo radiologist evaluated each MRI exam independently with discrepancies resolved by Each MRI exam was analyzed for the five sign, sensitivity for diagnosing discoid menisci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presence of each individual Results: The ratio of width of meniscus to that of tibia plateau was over 50% On the sagittal plane, there were consecutive 4 layers or more showed"tie"change which derived form the connection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The sensitivities of there two signs ranged was 0% and 1% The following two signs had higher Discoid menisci were often combined with degeneration and laceration, different injure can affect the accurate judgment of signs in discoid Conclusions: Discoid menisci have many signs on MRI imaging, different signs have different diagnosing The accurate judgment of signs can be affected when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Key words】Knee; Discoid menisci; MRI 盘状半月板作为一种先天畸形改变了膝关节的正常解剖,容易导致半月板的损伤。MRI是目前诊断半月板病变的最佳手段。分析532例经关节镜证实的43例盘状半月板膝关节图像,致力于明确MRI各个征象对诊断盘状半月板的价值,且合并损伤后,明确其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对象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间检查并经关节镜证实的532例膝关节图像,其中盘状半月板43例, 25例女性,18例男性,年龄11~70岁,有3人为双膝,右膝19 例,左膝 24例,均为外侧半月板。 2 MRI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使用德国西门子5T MRI扫描仪(Vislon)常规包裹或表面线圈。患者伸直位,所有膝关节接受常规MRI扫描,至少扫描矢状面和冠状面。矢状面采用自旋回波T1WI(SET1WI TR=440 TE=12 ms)快速自旋回波T2WI(TSET T2WI:TR=3 094 TE=96 ms)或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TR=425 TE=11 ms 翻转角为20°或90°),冠状面采用脂肪饱和抑制SE双回波(TR=3500 ms,TE=16/96 ms)所扫层厚均为4 mm,间距为4 mm。 3 资料分析方法 在不告知关节镜结果的条件下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阅片,差异协商解决。 1 评价文献中诊断盘状半月板的5个常用标准〔1-4〕。 1 前后角连续性 在矢状面上以4 mm层厚扫描,有四层或四层以上显示半月板前后角连续性呈“领结样”改变。 2 矢状面后角与前角最大高度差≥2 mm。 3 内外侧半月板高度差 冠状位盘状半月板外侧缘的最大高度高于对侧>2 mm。 4 半月板宽度或冠状面上侧块最小宽度:半月板最窄处的宽度>15 mm或超过胫骨一侧平台一半以上。 5 矢状面上半月板次外层最小厚度>2 mm。 2 分别测量前角、体部及后角的高度和宽度 2 结果 在532例膝关节MRI图像中,经关节镜确诊43例盘状半月板,两位医生对其盘状半月板的5种征象分析如下:(1)前后角连续性达四层或四层以上,有31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为1%;(2)矢状面后角与前角最大高度差≥2 mm,有24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为8%;(3)内外侧半月板高度差,15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9%;(4)半月板宽度或冠状面上侧块最小宽度>15 mm或超过胫骨一侧平台一半以上,有37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0%;(5)矢状面上半月板次外层最小厚度>2 mm,有 6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9%。同时出现以上5种征象的有4例,5种都没出现的有5例,出现第(1)种和第(4)种征象的有31例,出现2种或2种以上征象的有35例。此组病例经关节镜证实有40例合并不同程度损伤,其中半月板变性3例,半月板撕裂37例,发生桶柄状撕裂的有11例,半月板囊肿形成1例。表1 43例盘状半月板前角、体部、后角高度及宽度范围及平均值测量(略)

放射医学论文选题

115 评论(10)

mu-li

医疗图像管理与通信系统)系统也已成为医疗机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在临床诊断、医学研究和教学、远程医疗等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脚色。 DICOM标准主要包括数字化医学影像的数据结构和传输规范的定义。其目标是实现医疗影像信息的无障碍交流和共享,实现各种成像设备和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 PACS系统运用了多种现代信息技术,采用DICOM标准,实现对医学图像的采集、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其目标是临床诊断的无胶片化,医学影像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PACS系统的核心任务是医学影像的存储管理与传输控制。 核医学成像是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后,通过探测放射性核素的分布来反映脏器的形态、生理和代谢功能的成像手段,是目前最佳的分子水平成像模态,但其空间分辨率低。在核医学科建立PACS系统,借助该平台,实现多模态图像的配准和融合,将会克服核医学影像的缺点,充分发挥它的独特优势,这就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本论文首先深入细致地剖析了DICOM 3.0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的信息单元和功能单元定义、数据编码规则、层次化信息模型、图像文件解析、网络协议架构、基于C/S结构的通讯模型等内容,这是理解DICOM标准的钥匙,也是PACS系统开发的基石。 其次,对PACS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关键实现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包括网络通讯、数据库设计、存储方案实施和关键的设计规划准则。 最后,遵照DICOM标准和PACS系统设计原则,规划设计了一个小型核医学科PACS系统,包括服务器端和工作站端,可实现基本的医学影像传输和管理,实现对核医学影像的初步处理。并将项目组前期开发的核医学图像处理模块,整合进PACS系统的影像工作站软件中,以满足核医学图像处理的特殊需求。论文详细描述了服务器的架构、功能、数据库结构以及多线程数据调取模块、传输控制策略和DICOM数字网关的实现,并介绍了已实现的核医学图像处理模块的原理与功能。[1] 彭李青 设计开发一种小型的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03) [2] 朱晓峰,薛质,周锦标 基于Delphi的多线程同步方法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工程师 2004(10) [3] 赵欣,李坤成,贾蓉荣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PACS构建[J] 医疗装备 2004(04) [4] 龚忠兵 韩国图像存储及通信系统(PACS)发展之路——在实现无胶片的道路上,亚洲虎的飞跃[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02) [5] 黄骏峰,曹文田,吕红宇,谢耀钦,包尚联 核医学科Mini-PACS的设计思路与实现[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01) [6] 李培峰,朱巧明 Linux下支持续传的多线程下载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01) [7] 何斌,金永杰,李玉兰 按照DICOM标准制定核医学图像文件格式[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1(06) [8] 王中锋,徐明 PACS设计与实现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16) [9] 王中锋,徐明 DICOM网络通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 2001(06) [10] 贾克斌,沈波 实现医学影象存档和传输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0(07)
132 评论(14)

13720769905

1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学报 10地球物理学报 11地震学报 12地质科学 13电子科学学刊 14电工技术学报 15电子学报 16电信科学 17动力工程 18动物学报 19法学研究 20分析化学 21复合材料学报 22钢铁 2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4高分子学报(中英) 25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6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8国际问题研究 29光电工程 30工程热物理学报 31固体力学学报 32管理世界 33国际贸易 34光学学报 35光子学报 36硅酸盐学报 37航空学报 38环境科学学报 39海洋学报 40海洋与湖沼 41化学学报 4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3化工学报(中英) 44化学物理学报 45会计研究 46计量学报 47经济研究 48机械工程学报 49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5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5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5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计算机学报 55计算数学 56建筑结构学报 57金属学报 58近代史研究 59金融研究 60建筑学报 6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2科学学研究 63科学通报 64科研管理 65矿物学报 66空气动力学学报 67控制理论与应用 68历史研究 69力学学报 70马克思主义研究 7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72煤炭学报 73磨擦学学报 74内燃机学报 75内燃机工程 76汽车工程 77情报学报 78软件学报 79热力发电 80燃料化学学报 81日语学习与研究 82社会学研究 83社会科学战线 84水力发电学报 85声学学报 8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87生物工程学报 88生物化学杂志 89生物物理学报 90生理学报 91实验生物学报 9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93世界经济 94世界历史 95世界宗教研究 96水利学报 97石油学报 98数学年刊(A、B辑) 99数学学报 100数学进展 101太阳能学报 102体育科学 103天文学报 104通信学报 105土木工程学报 106外国文学研究 107外国语 108外语界 109外国文学评论 110外语教学与研究 111文学评论 112文艺理论研究 113文艺研究 114文艺遗产 115物理学报 116物理化学学报 117微波学报 118微生物学报 119无机化学学报 120无机材料学报 121现代外语 1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23细胞生物学杂志 124心理学报 125学术月刊 126应用数学学报 127仪器仪表学报 128遗传学报 129有机化学 130岩土工程学报 131哲学研究 132自动化学报 133振动工程学报 134植物学报 135自然科学进展 136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37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138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139新华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140中国高教研究 14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42中国法学 143中国翻译 144中国机械工程 145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46中国公路学报 147中国环境科学 148中国农村经济 149中国激光 150中国科学(A~E辑) 151中国劳动学 152中国体育科技 153中国社会科学 15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55中共党史研究 156中国史研究 157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58中国图书馆学报 159政治学研究 160中国音乐 161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162中国语文 163中华放射学杂志 16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65自然辩证法研究 16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可以自己看着找需要的文章
257 评论(11)

ziguidada828

医学期刊常规来说只分为 SCI 核心期刊 和普通期刊但是有一些省份会自己把期刊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比如浙江省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还有河南、陕西、四川 等地也把期刊分为A类B类或者一类二类也有的是一类为中文核心或者中华牌,二类为科技核心
30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