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7

jimind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氯碱工业的发展及应用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风中的蜗牛

已采纳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中国的石油中化工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 中国的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我国合成氨工业现状及节能技术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形势分析 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及对策 聚乙烯纳米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 纳米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世界聚乙烯烃工业的发展前景 氯碱工业的发展及应用 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胺的合成及性质测定 矿渣MTC固井技术的应用研究 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21世纪中国炼油工业发展问题探讨 氯乙烯的合成与制备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 乙炳橡胶生产工艺及其经济分析 我国氯碱工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丁苯橡胶的技术发展及市场前景 面向21世纪的炼油工业 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研究 催化裂化化学反应原理及催化剂的选用 润滑油添加剂的分类与选用 大庆与胜利油田原油的特点并设计适合的加工方案 纳米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 永磁材料的发展 炼油用泵的现状研究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二组分系统相图的绘制 浅析燃料电池技术 21世纪涂料工业的现状和前景 石化企业废水处理研究 大王热电厂煤渣综合处理研究 大王镇橡塑企业发展现状及远景 化工企业持续发展应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 我国聚酯工业的发展

氯碱工业的发展及应用论文

97 评论(11)

雅love凯

转载 -43147-1-html 氯碱工业 以食盐为原料,用电解法生产烧碱(氢氧化钠)、氯气、氢气和由此生产一系列氯产品(例如盐酸、高氯酸钾、次氯酸钙、光气、二氧化氯等)的无机化学工业。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氯与烧碱都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化工、冶金、造纸、纺织、石油等工业,以及作为漂白、杀菌、饮水消毒之用。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特点 氯碱工业除原料易得、生产流程短、腐蚀和污染严重外,还有以下两个特有的问题: 氯与碱的平衡 电解食盐水溶液时,按固定质量比例(1:13)产生氯气和烧碱两种联产品。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对烧碱和氯气的需求量未必符合此比例,因此出现烧碱和氯气的供需平衡问题。在用氯较少的情况下,由于氯气不便大量贮存和长途运输,总是以氯气的需用量决定烧碱的生产,往往出现烧碱短缺问题。在石油化工、基本有机化工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大量使用氯气(例如聚氯乙烯和其他有机氯化物的生产),以致烧碱过剩。为平衡氯碱,有的国家将烧碱溶液或电解液以碳化法制成纯碱(Na2CO3)或出口烧碱的办法予以平衡。但通常在工业不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则往往出现的氯气过剩的问题。 能源消耗 主要是电能的消耗量大。氯碱生产的耗电量仅次于电解法生产铝。在美国,氯碱工业用电量占总发电量的2%左右。1983年,中国氯碱工业用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因此,电力供应情况和电的价格对氯碱产品的生产成本影响极大。各国都重视选用先进的设备来降低电耗,例如用金属阳极代替石墨阳极,降低电压,以及缩小极距进一步降低电耗。到1980年金属阳极电解槽约占世界氯碱生产能力的一半。70年代,出现离子膜电解法,开辟了节约能源的新途径,具有重要发展前途(见氯碱生产过程)。 现状80年代初期,全世界有64个国家拥有氯碱工业,1982年氯的年生产能力为42Mt,烧碱为46Mt。烧碱生产能力按地区划分:北美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4%;西欧约占27%;亚洲及大洋洲约占19%;苏联及经互会国家约占15%;中美洲及拉丁美洲约占3%;非洲及海湾国家均不足1%。就国家而言,美国氯碱工业生产能力最大,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0%,其后依次为日本、联邦德国、苏联和中国。 氯碱工业有隔膜电解法、水银电解法、离子膜电解法三种生产方法。80年代初,全世界采用隔膜电解法的约为55%,以中国、美国、苏联为主;水银电解法约为42%,以意大利、联邦德国、英国、印度为主;离子膜电解法约占3%,以日本为主。规模最大的氯碱厂为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弗里波特厂,采用隔膜电解法,1983年烧碱的年生产能力为56Mt,氯气为33Mt。 发展方向 降低能耗和维持氯、碱生产的平衡,仍将是氯碱工业的两大课题。近年来,多数大、中型氯碱厂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以求降低生产成本。在研究方面,大力改进离子交换膜性能和离子膜电解槽的结构,并考虑引入氧阴极技术;研制微孔隔膜和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将低析氢电位阴极应用于现有电解槽等技术。这些都会给氯碱工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转载 -52109-1-html 2008年中国氯碱工业展望 2008年中国氯碱工业 氯碱行业是由电解食盐水溶液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的工业生产,是重要的基础化学工业之一。中国的氯碱工业主要采用隔膜法和离子膜交换法两种生产工艺。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包括烧碱、聚氯乙烯(PVC)、氯气、氢气等。氯碱产品主要用于制造有机化学品、造纸、肥皂、玻璃、化纤、塑料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氯碱工业迅速发展,原有氯碱企业纷纷扩大了生产能力,一些新的企业也相继投产,产能快速提升,氯碱工业呈现出加速向规模化,高技术含量方面发展的态势。中国氯碱工业在产能迅速提升的同时,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规模化装置增多,装置技术水平提高,中国氯碱工业呈规模化、高技术化发展态势。 截至2006年底,全国烧碱产能为1761万吨/年,2006年全国新建、扩产烧碱产能394万吨/年,当年实际投产290万吨/年,增幅约为20%。 2007年1-6月,中国PVC产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截至2007年6月底,中国PVC年产能为1231万吨,1-6月份总产量为5万吨,同比增加5%。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的局面:1-6月份中国共出口PVC纯粉39万吨,同比增加5%;进口纯粉8万吨,同比减少6%。 中国氯碱工业在产能逐年扩大,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也出现了企业盲目扩张,一些地区依靠一定的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大规模氯碱项目,加剧了行业产能过剩的危险;而且中国氯碱生产工艺较落后,其中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为此,氯碱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宏观产业政策进一步调整,为了限制行业盲目发展,国家已于2007年底出台《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将氯碱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氯碱生产企业应积极研发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氯碱工业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出口贸易额又在逐年攀升,所以,今后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追问: 烧碱和氯碱不着边的 回答: 在生产中以食盐为原料,用电解法生产烧碱(氢氧化钠)、氯气、氢气和由此生产一系列氯产品(例如盐酸、高氯酸钾、次氯酸钙、光气、二氧化氯等)的无机化学工业是氯碱工业。这同时是制氯气的工业,也是制造烧碱(氢氧化钠)的工业,所以我说了氯碱 追问: 还是不对
15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