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钟skjj
一学院基本情况: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大学。学院位于湘中新城娄底市,距省城长沙仅百余公里。这里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湘黔铁路横贯东西,洛湛铁路纵贯南北,320国道、207国道及上瑞高速公路、潭邵高等级公路、双衡公路、娄涟公路等织成一张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并有资江舟楫之利。学院校园占地面积600亩,校舍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0万册,中外期刊1300多种,另有电子图书10万多种和学术期刊数据库6个专辑。学院建有校园网和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3000万元。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704人,教授29人,副教授147人,博士20人、硕士研究生176人,外籍教师4人,另有兼职教授42人。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80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4000多人。近年来,学校从“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1992年以来,学院曾7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1997年至1999年,学院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2001年,院党委被授予“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2年,学院被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此外,学院在参加国家、省数学建模竞赛、英语演讲竞赛、体育运动会、大学生艺术节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各类教学竞赛与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二院系设置:学院设有政治与法律系、中文系、外语系、经济与管理系、教育科学系、音乐系、美术系、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物理与信息工程系、通信与控制工程系、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体育科学系等13个系。学院共设43个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育、社会体育、音乐学、美术学13个专业开办本科。三奖学金:(1)我院每年拨款300多万元,用于学生奖励。凡考入我院的师范类学生平均可享受6元/月的专业奖学金,非师范学生根据成绩可享受优秀奖学金。(2)学院设置了单项奖,对在德、智、体、美等某一方面突出的学生实行单项奖励。(3)学院设有“勤奋奖学金”,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500-1000元的奖学金/年。(4)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的文件精神,国家、省政府和学院对成绩优秀的特困学生(含新生)评定“国家奖学金”,除免除当年度的学费外还可获得一等6000元,二等4000元的资肋。四毕业生就业情况: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03、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我院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其中2004年我院就业率达90%。2005年,我院进一步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就业形势看好,仅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安置毕业生就达数百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的光学、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练,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光学、测量与控制、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4.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主干学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电路原理度、EDA技术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精密测控与系统、工程光学。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测试与检测、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控制、光学光电等专业实验。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专业开设高校 北京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农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上海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重庆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大学 河北 唐山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 防灾科技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大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河南 郑州大学 平顶山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大学 南阳理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 山东 潍坊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 青岛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曲阜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烟台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大学 山西 太原工业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 中北大学 山西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江西 九江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江苏 常熟理工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淮阴工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通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常州工学院 淮海工学院 东南大学 三江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浙江 浙江科技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 嘉兴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湖北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江汉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邵阳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广东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西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大学 四川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成都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华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工业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攀枝花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航空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文理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长安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 榆林学院 西安邮电大学 西京学院 宁夏 北方民族大学 黑龙江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石油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辽宁 辽东学院 大连民族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科技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 沈阳大学 内蒙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福建 莆田学院 华侨大学 厦门大学 闽南理工学院 甘肃 陇东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学科考研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排名_开设的院校_毕业生能力用人单位评价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四川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厦门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燕山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中北大学 上海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武汉大学 山东大学 中南大学 东北大学 贵州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河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南昌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交通大学 郑州大学 安徽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成都理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辽宁大学 华侨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河南科技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东北电力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西南石油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长江大学 烟台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南华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西安邮电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考研属于工科学科(08),其中相关的一级学科有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 ,二级学科及高校有:080401精密仪器与机械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4 重庆大学 A 7 天津大学 A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5 大连理工大学 A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6 上海交通大学 A 9 西安交通大学 A B+ 等 (15 个 )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 B 等 (15 个 ) :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燕山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天津大学 A+ 7 西安交通大学 A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4 四川大学 A 3 电子科技大学 A+ 9 华中科技大学 A 15 北京理工大学 A 4 上海交通大学 A+ 10 吉林大学 A 16 合肥工业大学 A 5 清华大学 A 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浙江大学 A 12 东南大学 A B+ 等 (26 个 ) :大连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燕山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重庆工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大学 B 等 (25 个 ) :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东北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西华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海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
1 操纵未来的100个专业(36) 汉语言文学 李欢成 考试(高考族) 2009/01 2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黄怡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3 3 汉语言文学对湘西民族文学的渗透和影响——以苗族诗人田名瑜为中心 张利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 杨荣 中国成人教育 2009/04 5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试题分析 袁丽 山西旅游 2006/06 6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生毕业论文编排格式 西江教育论丛 2008/01 7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 郑育琛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8/02 8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重建——兼谈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 杜扬 当代教育科学 2009/03 9 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顶岗教育实习的调查与思考 李保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3 10 关于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思考 夏红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08 11 后现代教学观照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潘家明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12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刍议 余艳 硅谷 2009/04 13 思想的碰撞 智慧的融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 钟克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1 14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改思路——以邵阳学院中文系为例 龙钢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S1 15 谈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仇玉文 成才之路 2008/36 16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与现代化建设的途径 刘月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2 17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涂昊 中国成人教育 2008/23 18 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曹国辉 鸡西大学学报 2008/06 19 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泛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及教学的改革 汪聚应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20 网络环境下高师汉语言文学“双主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张海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09 21 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情调查的统计分析 毕建模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4 22 全纳教育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刘欣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4 23 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基于浙江万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社会适应性调研 郑健儿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12 24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伍建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11 25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英语渗透 赵佃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26 强化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刍议 刘之杰 中国成人教育 2008/19 27 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 潘殊闲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8/03 28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陈吉猛 中国电力教育 2008/18 29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岭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30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 潘殊闲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