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zn007
两者价值都很大,一定程度上都是对月球进行研究,只不过样本不一样罢了,希望两个国对其研究出来的东西能够共享吧。 
我认为美国妒嫉了,也是真的急了!美国并没有直说要花一美元购买嫦娥5号带回的月壤,而是在嫦娥5号回归之际美国航天局就对外宣布,成功花了1美元购得月壤样本,注意购买的并不是嫦娥5号带回来的月壤。不过美国方面有如此举动,一方面体现了他们是真的眼红了,故意贬低月壤的价值,换言之意思就是老子早在过去几十年前就拿到月壤了,这个价值也就如此,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方面急了,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崛起,自己的一哥地位不保很揪心!嫦娥5号月壤的重要价值几十年以来美国作为世界航天大国,阿波罗系列登月任务带回来382公斤的月岩样本,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是“土豪”级别的,他们为何还要眼红我们嫦娥5号带回来仅公2公斤的月壤呢?我估计原因有两方面:一、美国月岩样本单一性虽然美国历史6次成功登月,也带回了充裕的样本,不过却面临着单一性同质化的问题。从1969到1972年短短数年进行多次登月,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迫切感,原因是什么呢?因为那个年代美国与俄国正处于科技竞赛时期,如此频繁地登月,与其说是为了进行进外探索,还不如说是彰显国力!另外美国登月带来回的是同一地域的月岩样本,即使多达数百公斤,但是与1公斤的价值是一样的,对于科研价值而言并没有差异性,可供参考性就大大降低了,这样的样本价值就大打折扣了。二、嫦娥月壤样本的多样性从嫦娥三号到嫦娥四号再到嫦娥五号,它们登陆月球的地点是不一样的,每一处位置月壤的成分也不尽相同。这次嫦娥五号选择在月球最年轻的火山地带着陆,深入表面两米取样,这些数据对于科研来说肯定是非常重要而且有价值的。因此对比美国的月岩样本,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本就显得更加新鲜、更珍贵,更有科研价值了。三、我国航天技术重大突破随着嫦娥五号顺利返回被回收,我们看到了国家在航天科技方面发展迅猛。这次返回器采用了“跳跃式返回”的方式,可以说是世界首创,之前这样的返回方式一直处于理论之中。返回器两次进入大气层,可以有效减低过载过高的现象,要有意识地控制它并不容易,技术上要求是相当高的,既要时机又要非常精准。角度小了,跳不起来,角度大了万一被弹出外太空之中就完蛋了。嫦娥5号在月球进行钻取取样,再跳跃式成功返回,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意义重大,标志着40年来我们完美地完成了地面取样任务,积攒了最新的一手资料,为以后再次登月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过程很顺利,结果很完美,处于大洋彼岸的美国眼瞪瞪地看着这一切,他们当然眼红,当然着急,不过也只能羡慕嫉妒了。月球是未来新能源必争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航天科技飞速发展,看来美国眼红我们还早着呢,中国加油!
肯定有利于我们对月球的了解,带回来样品就可以研究,研究月球的奥秘以及进化史,只要研究出来,月球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再神秘了。
是的,这样有利于我们对月球的了解,科学家可以分析这些样品的成分。看看跟地球的有什么不一样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我国无人探月器嫦娥五号在海南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踏上漫漫登月挖矿之路。嫦娥五号刚发射成功,各国科学家已送上祝福,希望嫦娥五号能成功取回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这将有助于我们对月球火山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或许会改写目前的月球演化历史。有俄罗斯科学家坦诚表示希望获得嫦娥五号的月球样本,并强调这样本全世界(相关领域)科学家都想要。法国科学家表示中国已与国外科研机构讨论过月球样本共享的问题,中国将与世界分享这次的月球样本,不过目前还不知道具体会如何分配。其实分享样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稍前美国NASA因发推文提出希望我国分享月球探测数据而在网上被群嘲,但其实网友太不了解我们了,我国探月的数据其实一直都是共享的,从嫦娥2号拍摄的全月面7米分辨率地形图到嫦娥四号月背探测的数据,我国一直都是公开共享的。科学研究其实很纯粹,需要全球科学家共同努力去加深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完成所有的科学研究,包括美国。虽然美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科学研究设备与深空探测器,但目前世界最强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还在欧洲呢,科学要进步,全球合作、数据共享才是正路。不过作为一个小P民,我其实还是有点儿私心,希望我们取样回来以后先自己研究,研究得差不多了再分享样品, 你们说呢?(^_^)其实在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和前苏联已经多次从月球取回月球土壤和月球岩石样品,美国载人登月取样6次,苏联无人取样3次,加起来有几百斤的重量了,特别是美国,他们曾经把月球样品作为外交礼物赠送给各国,几乎所有开展月球演化研究的国家都得到过样品了,我国也得到了1克的月壤样品。那么为何这次我国的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还让见过了“大风大浪”的国外科学家如此兴奋不已呢?原因很简单,虽然美、苏都进行过多次取样,但其实每一次取回的月球样品几乎都是不一样的,而且都相对古老,要么在30亿年以上的古老岩石,或者是一些后期陨石的溅出物,而我国此次着陆地区是位于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脉附近,这里被认为拥有相对较年轻的玄武岩,这些岩石据估计形成于13-20亿年前,由火山喷发的熔岩冷却凝固而成。而在过去,一般认为月球火山活动在35亿年前就开始由于月球的冷却而慢慢减弱,最终在月幔凝固后消失,然而后来对月面的探测发现某些地区似乎存在10至20亿年前才形成的火山岩石,而此次嫦娥五号所去的风暴洋地区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个区域之前美、苏都没有去过。如果最终证实这些岩石确实形成于13-20亿年前,就表明在那时月球上依然存在较为活跃的火山活动,那么我们对月球的演化将要重新审视,它是如何形成的?在如此小的体积下是如何在形成数十亿年后依然没有完全凝固?因此这次的探测可谓意义非凡,你也许就能理解为何各国科学家都想获得嫦娥五号的月球岩石样本。说到这我想起了当年美国送我们的那1克月球岩石样本你猜怎么着?我国科学家把它一分为二,其中一半收藏在北京天文馆,而另一半那半克的月球样品,我国科学家对其研究并发表了十数篇研究论文!可见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对科研的意义有多大。在这里我们祝愿嫦娥五号能顺利完成任务归来,让我们对这颗自古相伴的星球能有更深的了解,这也许也将刷新我们对我们的地球的了解。
不管价值多少,我们自己能够得到的和从别人那里拿到的就是完全不一样。嫦娥3号月球车的损坏,后面分析的时候就认为月壤的物理性质和我们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样。这一次嫦娥5号也发现了很多过去没有发现过的现象。比如月面表土被挖开之后月壤居然会变色。再比如月壤的密度比我们认为的小很多,挖土本来计划挖15铲,结果挖到12铲的时候容器就装满了,最后拿回来的只有7千克,没有达到计划的2千克。我们根据嫦娥3号4号的探测认为月壤非常厚,原计划钻两米深。结果这次只往下钻了不到一米就碰到岩石了。那么如果按计划钻下去,就会钻出来一米多长的岩心,那就放不进容器了。于是最后我们也只取了一小节岩心就不往下钻了。以上的事情,有些是美国苏联不知道的,也有些是知道了也不会告诉我们的,只有自己去过了才知道。光是这一点的价值就无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