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27

YanfeiZh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对心理学的认识800字论文摘要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忍着无敌

已采纳
起初,我对心理学的认识来源于这几年比较流行的所谓的“励志”书。有很多励志书是所谓的“伪书”,没什么科学道理。不过,经常在那些书上看到一些心理学的名词,象“心理暗示”什么的,大概就是我接触心理学的开始。我觉得心理学和医学有些相似,都是很古老但又很年轻的学科。说它们古老是因为很久以前人们就无意识地运用了相关的知识,了解了浅显的道理。然而作为科学,它们都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曾经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那里面介绍了很多大众甚至心理工作者对心理学的误区。比如,关于科学要有证伪性,不能怎么解释都能说得通。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似乎可以用来解释所有的心理现象,因此在这本书里,认为它不具有证伪性,不属于科学。这本书还有一些很有趣也很经典的例子让人们知道有时被骗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做事,很多错误都可以避免。比如,书中讲出现过会算术的一匹马,事实上它只是能分辨出饲养员微妙的动作、表情变化。我也在老师的建议下阅读了福柯的《临床医学的诞生》,这本书比较难懂,有很多医学的专业词汇。我只勉强把它看完了,也许只能算是翻了一遍。但从这本书里,我发现,今天看似很科学很严谨的临床医学,在2、300年前的做法还是那么幼稚。那么我就从心理学的几种理论观点,也就是研究取向,与临床医学的异同,来谈谈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吧。心理学中的生物学取向和医学一样要依赖生理学,如果生理学没有发展到今天这样成熟,那么恐怕心理学的这一取向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心理学的生物学取向主要研究的是人脑,而人脑是宇宙间最为复杂的结构,所以心理学不可能仅由这一取向来建构。而心理学的行为研究取向呢,排除了心理、意识,做实验都只拿动物做被试,看似是心理学成了一门真正的自然科学,但实际上无法了解心理、意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好象医学生开始也只解剖动物,当后来解剖真正的人体标本时,才会发现人和动物有相似但更有不同。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取向也许有一些合理因素,但由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不能算是严格的自然科学。心理学的人本主义研究取向关注的是人的主观内心体验,如人的本性、潜能、价值观、爱以及人类生活的迫切问题和真实感受。研究对象是健康人,好象与医学没什么相似,但医学中的预防医学也是研究的健康人,还有中医,是很有些人本主义的。心理学的认知研究取向与临床医学最为相象,它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认知。

对心理学的认识800字论文摘要

89 评论(15)

Xenia_j

对心理学的认识以及心理学对你的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意义是:首先,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个体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而我们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属于心理过程,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属于个性心理即人格。从这一点上我发现心理学其实与我们的距离很近,而且所研究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学习心理学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具有重大意义。第二,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内容的源泉,因此,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是依赖于生理学的发展的。而神经系统是产生心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学习了心理学基础后,我认识到了即使是很简单的心理活动都要经历复杂的神经系统的活动。第三,由于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学科,通过对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一系列知识,如感觉、知觉与观察力的培养,记忆与记忆力的提高,思维、想象与问题解决,注意和注意力的培养,情绪、情感及其调控,意志及其品质的培养,能力的结构与培养,气质的类型及其应用,性格及其培养,交往心理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等。学习这些知识,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培养我们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保持心理健康,才会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够树立自己独立的需要结构与价值观;才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而前面说过的品质及知识,都会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对我们起很大的帮助作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158 评论(9)

niuxren2014

首先你得对心理学的看法去搜索一些相关的资料,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心理讲究的?是一个认识心理学识这个认识的一个程度是什么?有什么效果?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一个认可?或者是学习之后的一个结论。
323 评论(11)

296474003

习心理学的意义 心理学帮助我们适应现实,感觉幸福! 通常情况下,生命不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已经将现实的条条框框强加于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不可避免碰到诸如“不公平”与“潜规则”,继续活在愤怒与旁人施压的生活中,还是敞开心灵接受现实的规则,无论如何,心理学将让我们敞开心灵,在社会的规则下,尽可能感觉幸福! 心理学帮助我们提高职场情商,获得更大发展! 有人说:“公司就是一棵爬满猴子的大树,往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脸,左右看全是耳目”,太多的技术性人才,他们懂得如何和自己对话,懂得如何支配自己大脑与时间;但是,当他们有一天受到提拔与重用的时候,往往手足无措,难以适应融入组织的工作模式,更难以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里心理学将告诉我们其实人与人的关系无非那么几种,协调好了,绝不会乌烟瘴气。 心理学帮助我们少犯“低级错误” 很多人梦想成为比尔盖茨,因此他们认为比尔盖茨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天4点就起床是他成功的原因;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们,人和人不一样,成功的原因也千差万别,比尔盖茨睡到4点就睡不着了,只能起床,而那些3点就起床,每天工作18个小时的人,也不一定可以成为比尔盖茨,甚至任何成绩都没有;学过心理学,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常常犯很多低级的错误,而这些错误教材里早已提出! 心理学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女朋友,做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什么是保证家庭幸福的因素,爱情心理学博士黄维仁早就说过,夫妻间的差异绝不是离婚的原因,而差异中的理解才能帮助我们维持幸福,同理,什么是我们孩子成才的决定因素?严厉管教?还是拳脚相加?都不是,在子女教育中,理解也是决定的环节,想想!那个孩子不想得到爱护与赞扬?
311 评论(8)

鸢尾离夏123

没病的话。你痛苦什么??---------------一个人从小到大。几十年。接受那么多思想。受那么多刺激。那么大的信息量。没点心理疾病,反而还奇怪了。你没病。那怎么被人骂几句,打一顿都受不了?那么脆弱?受点刺激就痛苦。那么容易就被伤害。就痛苦。耿耿于怀,心里耿的难受。痛苦。别扭不是病。是什么?怀恨在心。难以忘怀。自己怎么都舔不好心灵的伤疤。不是病。是什么?从小到大。受那么多伤害。心里伤痕累累。还说自己没病?--------------------本人QQ空间,大量聊天记录,对人的心理活动分析。社会心态分析。整理出来的文章。也许可以帮助到你。不过本人修行浅薄。只能算是陪聊。看完30篇才有效果。一贴见效。那不是医生。是神仙。 ---------害怕被社会抛弃。被说成是不适应社会。害怕被社会淘汰。吓的胆战心惊。放弃独立人格。(所谓适者生存。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把社会标准看成最高做人标准。放弃人性。逃避自由。压抑自我。思想压抑,-----------------人类社会的所有外在价值。都是内在价值所创造的。一切的外在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如果一个人不想活了。那什么都是空了。所有的一切所谓的荣耀。财富。无非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世界是混沌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模糊的。没分类分科分学。----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是用哲学的手段。把我们所认识的世界。理解的世界。用建立哲学基础上的各种哲学手段。分类分科。强行硬分成不同的类别。分科-----------------科学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手段而已。 工具而已。 用分类分科。把混沌的认识。划分成各种学问。解读这个世界的一种手段而已。 ----------------所谓心理学。1、就是把各种心理现象。通过长期的观察观测。实验。2、归纳汇总。用哲学的分类办法。给这些心理现象。取了很多名词。3、这些名词。不等于完全就是心理现象本身。更不等于就是心理活动规律3、在此2个基础上。最后又分成很多学派。4、一切尚处于混沌中。在黑暗中摸索。----------------------心理咨询。只是利用心理学知识。辅导心理问题。不等于是心理学本身 --------------------心理疾病。说穿了。2点1、价值观出问题了。受了不好的听觉刺激。接受了错误的思想刺激。意识层。理性认识。导致了感性认识。最后由内而外。导致感受器官出问题了。2、感受器官。直接受到刺激。缺乏安全感。需要人安慰。给予安全感。比如象父母一样的拥抱。抚慰。陪伴。守护等等。1、由内而外。2、由外而内。无非如此1、价值观错误。2、地震。车祸。灾难。直接冲击到感受器官。--------------------虽然都是医生。都系统。全面学习医学。对人体结构。医学知识。有全面了解。但是。牙科医生。不可能知道你的胃病是怎么回事。----------------------对某几种心理疾病的心理活动规律。摸的很清楚了。能辅导这类病人。如此而已。不等于就是对所有人的心理活动都了解。不等于所有的心理疾病都能辅导。------------心理咨询。只是利用心理学知识。辅导心理问题。不等于是心理学本身 ------------心理师。不是心理学家。也不是心理专家门诊。只是利用别人提供的心理学知识。辅导别人。如此而已工艺师。不是艺术家。 ---------------------心理治疗。也不保证根治。你得胃病了。感冒发烧了。去医院看病。也不会有哪个医生保证给你根治。哪里有根治了。才给钱的道理。是不是? ---------那你去医院看感冒发烧。只是个护士给你看病。莫非你要说。你又不是很专业。我还是学生。于是人家就给你减免了?--------------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为追求错误的东西。快乐不是占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121 评论(8)

wucy3657623

欢迎来到思维竞技!关于“虚假同感偏差“你有什么看法?可以在弹幕或者评论区里说说你的想法!每周我们会抽取一位小伙伴定制一期属于你的投稿。本期视频部分素材来源QQ音乐Doubting Thomas-Josh Pyke
355 评论(10)

闷得儿胖子

最近一直在写一篇有关心理学和科学精神的文章,看到你提出的问题,我就情不自禁过来捧个场~~~~貌似会火
15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