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2

wanjiuxiao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和平与战争议论文题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ngrui921

已采纳
放飞心中的白鸽①在美国侵略伊拉克的时候,一个画面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一名伊拉克小男孩躲在角落里,惊恐地看着面前的侵略者们。这名小孩的妈妈在战争中不幸遇难了,离开了她唯一的孩子。②战争让人们流离失所,使国家民族丧失了人权与尊严。多少年来,人们诅咒战争,渴望和平。(此句太快接上,战争所造成的破坏还没有展开叙述,一下就又转到了人们“渴望和平”,使得下文必须写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从而导致了条理的凌乱。)③和平,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的心声。和平,是人们心底的梦,人们在梦里发出甜美的笑;和平,是春天温婉的歌,萦绕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和平,是孩子们灿烂的笑脸,绽放在每一个幼小的心灵。(此段放在第⑥自然段处,更好些。)④诚然,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罪恶、恐怖一次次想把人间变为地狱。可和平,这正义之神一次次把邪-恶踩在脚下,一次次把人间变为天堂。(此句要换掉,换成战争给人民造成的伤害,给国家造成的破坏。)⑤我们不想在枪炮轰鸣中醒来,不要在硝烟弥漫中行进,不能在悲观绝望中沉沦。和平,应该在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中扎根,在每一份成熟的思想中凝结,和平应该是伴随人类进步永恒的主旋律。⑥我们祈求和平!⑦我们祈求在地球村的每个角落到处都是鸟语花香、欢声笑语;地球村每个村民都在暖暖阳光中,丝丝细雨里享受亲人的关爱,友人的祝福,陌生人的祈祷。⑧让我们放飞心中的白鸽,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让和平永驻人间。【分析】1、作者选材独特。作者也许搜集了很多的战争资料,也知道很多战争故事,但他并没有将搜集到的资料、故事罗列出来,因为他知道,那样只会成为流水帐。作者从众多的资料中,选取了一个简单的画面,一个小男孩惊恐地看着侵略者的画面。画面简单,形象具体,情景感人。2、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破坏与建设,作者对这种主题的思考虽然还很稚嫩,还不成熟,但作者那颗纯真的心灵,美好的情感,真诚的呐喊,跃然纸上,真情横溢。文章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和平的渴望,战争的厌弃。3、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人们渴盼和平的愿望与战火纷飞的现实进行对照,鲜明地表达了呼唤和平、痛恨战争的主旨。4、不足之一:如果把小男孩惊恐画面的描写再写具体一些,感人的力量就会增强几分。5、不足之二:在描写“战火纷飞的残酷”与“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这两个层次时,条理有些凌乱,有相互纠缠之感。如④、⑤两个自然段,先说战争,又说和平,再说战争中人们的愿望。这两面,感觉与联系不足,与下也联系不足。有些意思前后重复罗嗦。这可能是作者在写作前文章结构没有安排好,先写会把,后写什么没有思考好,才会出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现象。如要修改,首先要把文章结构安排好,层次安排好,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有条理了。一、男孩恐惧的画面。二、战争的罪恶,对人民、对世界的破坏。三、人民渴望和平,希望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四、作者心中的呼唤。【典型范文二】 :今夜星光灿烂江西省一考生今夜,星光灿烂!浩瀚的天际中划过一颗流星,我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小心愿,愿世界永远和平!(此题记点明中心,贯穿全文。)——题记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由此句引发下文。)是在想爸爸妈妈吗?你多想他们呀,你是在怪他们心太狠,扔下你一人孤零零的吗?不,女孩,是那罪恶的子弹夺走了他们,夺走了你亲爱的爸爸妈妈。他们飞向了那美丽的天国,但他们又何尝不想留下来陪你?是在想那只可爱的小猫吗?小猫多温驯呀,它才出生没多久,全身洁白,好可爱呀。可是,小猫呢?那只惟一能带给你慰藉的小猫呢?它已成了硝烟的殉葬品。是在想那曾经美丽的故乡吗?家乡多美啊,潺潺的流水丁咚响,鸟儿在枝头唱着欢乐的歌儿,花儿在风中跳着迷人的舞蹈。可是现在,展现在你眼前的却是一片片废墟,一幢幢摇摇欲坠的房子,一棵棵烧焦的树木。这还是那美丽宁静的家园吗?小鸟呢?花儿呢?溪水呢?你哭了,哭得好伤心,好令人心痛!(转换、过渡,前文想,后文哭。)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看,世界上那么多的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关注着你,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你祈祷,祝你平安。他们是那么热爱和平!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你知道吗?我,一个十四岁的中国女孩,连同我的同胞——无数热爱和平的人们在牵挂着你,因为我们都热爱和平,憎恨战争。哦,伊拉克女孩,抬头看看星空吧,今夜,星光为你灿烂。看,流星,让我们真诚地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让世界永远和平!

和平与战争议论文题目

218 评论(9)

qwe885qwe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花了1863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花了40000亿美元,朝鲜战争3400亿美元,越南战争7200亿美元,波斯湾战争1020亿美元,第四次阿以战争210亿美元,阿富汗战争1160亿美元,两伊战争1500亿美元,美国对南斯拉夫科索沃空袭费用是250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乱,战场上双方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约为1863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大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多万人流离失所。  站在“全人类”和“地球”的角度来看,“国家”间的“战争”就是“人类”残杀“人类”的“人类内战”!是一种“不正常”的“活动”。  要“消除战争”其实是有办法的。有什么办法呢?我提一个“问题”,您就会知道了:如果让“联合国”掌握最大的“军事力量”,“联合国”成为“政府”,“国家”成为“地方”,各国“禁止枪支”,再加强各国人民的互相往来,比如“旅游”和“国际贸易”,全球利益互相渗透融合,最后牵一发动全身,人类互相依存的话,“各国”还有什么理由发动“战争”呢?  至于联合国要如何作为全球各国的政府,也许它只需要掌握最大的军事权利,研制使各种武器失效的新式武器;并让各国禁止枪支,就可以消除狭义上的人类战争了!(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如果都没有战争了,那么我们地球的军事力量不是很弱了吗?那就要看军事机构方向的转变了,如果全球的军事机构都转变为“星球防护”的武器、设备的研究,那么就算最后真的有外星人入侵,或其他的陨石等危害,我们也都将可以针对性的有了各种保障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继续在消除狭义战争的理论上升级,最后理论上绝对可行了,再不断的在全球倡导这些理论,有能力的人们就开始做各种实际的行动进行消除狭义战争。(毕竟:如果你的门前有座山,你很想移去它,但却又在那里幻想着它哪天能够自动消失,那么可能再过几个世纪可以出现;然而如果你分析这座上为社会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移去这座山,而后号召全社会人进行移山,最后推土机、飞机、无数的人进行同时移山,那么要不了几天,一座需要几个世纪才可能消失的大山一下子就消失了!)  综合的探索下,促进全球经济的融合来促进世界的和平是最直接可行的;所以发展各种国际贸易、国际旅游、国家交互移民/通婚、国际文化产品相互渗透(电影、音乐等);最后牵一发动全身,谁都不想发动什么(狭义的)战争了。  所以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或者和平的发展,都最终要求商业的发展(主要是国际商业)。毕竟商业才是人类合作最根本的途径呀!  其次就是探索出最客观一套最合理的,最有说服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在全球宣传,并统一所有人的观念。(毕竟在同一件事情认知上,有且只有一个最为合理的认知,所以我们需要找到它,并推广它)因为思想上的统一,也会带动行为上的统一。
35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