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dxzxh
多看看文献,看看别人的措辞以及逻辑连接,写完再多找写得好的人修改,慢慢写作能力就会提升 
本科论文基本靠粘你想用平时的写作感觉弄篇论文,基本不可能写论文的时候老师会给你们好多好多题目,然后让你们去选。然后老师会给你一个网站,那里有各种期刊资料的下载你把所有和你的论文题目贴边靠谱的剪下来,然后组合到一起,就是你的论文了。不过现在有个很变态的系统叫做论文重复检测系统,老师只要用这个软件一测就知道你那个是粘滴不过没问题,小时候咱不是学过句式转换吗,什么把字句变被字句啦,同义词啦,双重否定表肯定啦这些变句式不变意思的技能,把论文一句一句的过滤一遍可防重复检测其实论文内容还好,闹心的是论文格式这些格式要占用你很多精力所以有时间你还是好好学习一下word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页眉页脚啦,分隔符分页符啦,行间距段间距啦,自动生成目录页码啦神马的。基本就是这些了,可能还有没想到的,欢迎随时来问我
方向性的写不下去 整个问题和解决方案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证明错误或者证明无用功,尤其是导师在听完你的解释之后摇头对你说你还要再下功夫的时候。 从长远讲的话,下一篇论文一定要做充足准备工作,避免做了不少工作之后再被拍死。虽说这不少的工作或多或少的也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这样的贡献总是间接的,效率真的受影响,同时心理上也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从短期看,要仔细的想想,是怎么被证明错误或者无用功的,换一个思路,甚至换一个场景,可能就不是错误或者无用的。这个时候应该沉得住气,因为研究本来就是一个迂回前进的过程,search嘛,来回找嘛。每个地方都浅尝辄止那么每个地方都会一无是处。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放松一下,做点别的,休息一天。明天天亮之后又是一条好汉。另外:针对新浪微博@talkto廖华 的意见,即导师觉得好,但是自己知道东西不行,自己说服不了自己。或者说不愿意去忽悠一个自己都觉得不行的东西。我记得有一个老师跟我说过,写论文、做报告等等本身就是一个说服别人的过程,说服别人首先要说服自己,如果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就不可能说服别人。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还是去解决自己,看看到底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什么问题,要么说服自己做下去,要么说服自己不要做下去了。 方向也分大中小。即在选定导师之后研究领域(大方向)你是没法决定的了;研究方向(中方向,就是你最后毕业的那个课题)需要自己在导师或者师兄的帮助下去寻找(假定导师给了这个自由,不给自由的其实是省了事的),单篇论文(小方向,或者叫微方向吧)就必须由自己确定问题,找到解决方法。简单说,一般博士毕业要求数个“小方向”组成的一个“中方向”,而数个“小方向”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难度,相互之间存在统一的视角和内在的联系。博士读许多年是有道理的,以四年普博为例,研究方向需要一到两年确定,确定之后一般学校会逼着开题,然后具体的几篇论文用两到三年完成,如果慢了就延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