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zwa
我认为我认为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峻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不再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种积贫积弱,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种贫困落后! 而今日早晨神六飞船的成功的发射升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是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恢复了高考,培养了一大批在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优秀知识分子,在老一辈科技人员的知识已经明显老化的情况下,这些中青年知识分子毅然挑起重担,承担起航空航天的开发研究的重任。是改革开放,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能力,为神州飞船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用更加开阔的视野看世界,主动吸收世界科学技术最新成果,推动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的新发展。是改革开放,从根本上否认了“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错误口号,落实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为知识分子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航空航天专家才能的发挥。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树立了中国人民的自信,推动了载人航天工程重大决策的制定。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也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的根本动力! 毋须讳言,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高,人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充分尊重。对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要靠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任何走回头路的做法,都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必定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变化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者和思想推动者,同时也是这段历史最敏锐的审视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对于改革开放,厉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可以说,能认识到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
相关范文: 我看改革开放30年 “你我各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你我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便各有两种思想。”萧伯纳如是说。思想不是物质,物质在交换中保持数量的平衡,思想却在交流中丰富,沉积而变得更加深沉、完善!在改革开放中,中国人在与世界交流! 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社会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旧中国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成为历史。你看:昔日的穷乡僻壤,今日牛羊成群,粮谷满仓;昨天还是秦砖汉瓦,现在已是高楼林立。50多年前,美国总统杜鲁门曾预言:“无论哪个政府都解决不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50年后的今天,我们粮食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彻底粉碎了这一谬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的实践……雄师的吼声,惊天动地。 我的家乡位于江苏省的一座美丽迷人的城市——淮安,30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滋润了大江南北,在这一浪潮下,淮安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城市建设 生活了20年,我感受最深的是,淮安城市面积明显扩大了,小的时候,没有几条宽广的马路,一到下雨天,路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现在,淮安出现了好多高层建筑,条条马路宽又广,公交车的环境明显改善,马路边的绿化搞得非常好,像一个园林城市,淮安已光荣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市”,这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骄傲。淮安市中心也比以前繁华了许多,记得还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淮海广场那儿新建了地下商城,能在淮海广场的喷泉旁拍照是小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后来,铂池山公园建成,现在金马、沃尔玛又相继落户淮安,富士康集团也来淮安安家,这些更进一步促进淮安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城市的扩建,身边的这些变化让每一个淮安人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改革开放创造的成就。 有统计数据显示,淮安中心城市建城区面积由5年前的42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85平方公里,人口由55万人增加到85万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38%,比“九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城市规划以人为本,大城市框架已经拉开,翔宇大道、承德路、沈阳路、西安路等一大批城市干道全面竣工,形成了“六纵六横”的城市主干道和数十条次干道合理分布的道路网络。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铂池山公园、古黄河生态园、中洲公园等游园绿地相继建成;大闸口历史风貌区成为市区一道亮丽风景线,富有特色的“绿水”城市景观风貌初步形成,淮安正加速向最佳人居环境城市迈进。 二、农村建设 近年来,淮安农村建设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城乡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农村,原来是草房居多,后来是瓦房居多,改革开放后的近几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许多两层小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路边排成一排,放眼望去,宛如一座美丽的商业街,这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 这一切是由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淮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措施,通过加强培训、成建制输出等办法,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据统计,3年间全市新增劳动力转移30万人,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92万人,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目前已培育出市级以上龙头加工企业40户,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1个;优质稻米、蔬菜、生猪、家禽、水产、林木等优势产业形成支柱,建成淮安农业科技园和2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园,通过省级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84万亩,拥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志318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迅猛发展,全市已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826个,农民经纪人5万人。这样的举措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是党的正确领导促进了淮安农村的发展。 三.社会事业 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事业上,淮安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资料显示,淮安继续组织实施科技“六大工程”,并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科技洽谈会,签约项目429个,其中超亿元项目42个。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全面完成了165所农村初中“四配套”工程,启动了452所农村小学“四配套”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共免收学杂费83亿元,惠及中小学生6万人。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达4万人,参合率达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居苏北第一;建成市妇幼保健中心母婴大楼,完成市四院病房楼、急诊楼新建主体工程;新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2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300个。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组织开展了首届“农民读书节”,建成“农家书屋”80个,完成市博物馆改扩建和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新陈列馆主体工程,有线电视行政村开通率达93%。 改革开放不仅使淮安迅猛发展,祖国的每一块土地都发展迅速,祖国的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祖国的地,“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祖国的儿女啊,“喜看稻椒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30年的励精图治,30年的上下求索,我们的祖国挺立在世界的东方,自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的航船正乘风破浪,昂首向前!祖国母亲啊,是改革开放使您换了新衣,告别了贫穷,是改革开放使您变得美丽、富强、不可侵犯!“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我们要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伟大!我——爱——中——华!”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从100多年以前开始的。1840年以后,中国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历程。但是,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还只是为现代化提供某些条件和基础,而没有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则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而中国在1978年以前的情况则与此完全相反,是计划经济、权威政治、人治国家、单一文化、封闭社会。因此向现代化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先后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逐渐地展开,从而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和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弄清楚这些变化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脉络,对于今后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这个过程是从经济生活中开始的,尤其是从经济生活的最深刻的层次即社会利益结构的大变动开始的。 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以1978年为界限,前后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许多文章中做过阐述,这里可以简单地说一说。 在1978年以前的30年间,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是一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这个利益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个体利益绝对地服从整体的利益,同时,个体之间在国家的控制与调节之下,实现平均化。而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由几个大的板块构成的,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所谓利益的平均化则是在各个板块内部实现的。 在这种利益结构中,国家所有制以及从属于国家所有制的集体所有制构成了人们追求利益的唯一源泉,离开了这个唯一的利益源泉,人们就会丧失一切利益,从而失去生存的条件。为了维持这个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手段对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使人们逐渐忘掉了个人利益,从而使社会处于失去动力的状态。再加上文革的破坏,便使国民经济衰落到崩溃的边缘。这便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因。 因而,改革开放以后的首先也是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从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出现开始的: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发展起来以后,中央的政策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允许在公有制之外的多种所有制的存在。这样便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使人们有可能摆脱公有制的束缚而到体制外去追求利益。同时,原有的对个人利益的压抑政策也开始松动了。这样,就在人们的观念上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与此同时,原有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便崩解成无数个小碎片,造成了社会利益单元的个体化。也就是说,,社会利益结构从几个板块构成的整体性结构变成了原子结构。从而使个人利益问题被提上日程,使得个人利益的追求变成合理、合法的事情了。 而当长期被压抑的利益意识一旦觉醒,就如洪水决堤一样产生了普遍而强烈的利益饥渴现象。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追求利益,而且这种追求向各个领域中迅速展开,形成一股巨大的浪潮。正是这股浪潮便给整个经济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的一切成就,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巨大而迅速的发展,都是靠这种活力和动力的支撑才取得的。这是主流的一面。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每每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总会回想起小学时代跳集体舞的我。年少懵懂的我,只看到家乡日新月异,却不知道变化何起。如今到了弱冠之年,才真正地意识到,原来自己活在了这么一个奇迹的年代,这么一个春天般的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炫丽阳光下生活,我们是幸福一代。 我忍不住开始设想,在三十年前,那个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中国,面对着被高喊“革命”的造反派们折腾得乌烟瘴气的国家,面对着国人仍旧停留在意识形态斗争上的守旧思想,面对着毫无经验和先例可循的窘困境地,那个老人,他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胆魄,才能作出决策,提出了导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改革开放”? 在春天的滋润下,我不断地汲取社会给我的养分。长辈们经常言传身教,要我珍惜现在学习的环境。我无法完全设身处地地去体会父辈们求知的艰辛,然而,回望十多年来的求学生涯,我的路确实如同在春风的关怀下延续。崭新的桌椅,明亮的教室,详尽厚重的字典,还有连接世界的电脑等等。这对比长辈们的曾经,何啻天壤云泥。挂在他们嘴边细说的当年,像首遥远的童谣,故事曲折而晦涩。仿佛那些落后已然百年,回望起来只剩对伟大改革开放的感慨。哪怕是现在的我,看到自己曾经的小学,也由不得心生感味:当年的学校哪有现在如此美丽和设备齐全呢? 在春天的滋润下,王家榭家堂前偶尔才可看到的燕子,如今已经是老人手中的养鸟。“什么是家里富裕的象征?三转!衣车的轮子转,手表的指针转,还有就是收音机转好的线圈。”这是父辈们的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衣车早就淘汰了;缝纫的工作被一再细分;手表从实用品变成了装饰品;数字公路铺天盖地,网络工程一城再下一城,虚拟生活丰富人类文化……这么的一切一切变化,细算起来不过二三十年。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在春天的滋润下,身边的细节无处不在升级。衣服变了,从以前慈母手中的线,变成了一件件华丽的衣裳,三十年前有谁会想去穿上华丽的宫廷装拍下自己美丽的一刻呢?饭菜变了,从以往的单调的一双筷子,变成了餐桌上完备的餐具,三十年前有谁会想人们会喜欢吃生鱼片呢?茶叶变了,从往前一块大饼似的包装变成现在经过高温杀毒的茶包,三十年前有谁会想茶也可以变成一罐得体的饮料呢?出行的方式变了,从以往的自行车时代变成了如今的汽车时代,便利的公共交通时代,三十年前有谁会想到公交车里面有电视看、地下有列车飞奔呢? 在春天的滋润下,思想也在拔节成长着。中国入世申奥、嫦娥奔月,刘翔的中国速度赶超了世界记录,中华民族越来越因国家而自豪。长年酣睡的东方民族,在改革开放的春雷中开始苏醒,演绎东方神起的传奇。用世界的眼光看未来,用先进的思想自我武装,中国人自信满满地走上世界的政治经济舞台。经济的全球一体,文化的相互渗透,无不有国人的努力和足迹。 泡上一杯清茶,回味生活点滴,这是现在的我。如果我活在二十年前呢?恐怕就是装上一杯开水,在台灯下执笔伏书,为了生活在纸上默默耕耘吧。父辈们的那种生活是那样的熟悉,却又那样的陌生。我们也难想象那种票证的日子,就如同我们的下一代也难想象我们怎么能对着如此“落后”的机器去记录自己的生活一样。 继往开来,我们走着一条前人未曾涉足的路。这不可能是康庄大道,甚至会满铺荆棘。改革开放让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奇迹不断延续下去,春风也将在这片名为神州的土地上猎猎不息。 停笔,涌动的思潮久久难以平息。穿越了三十年时空的断想,回响在耳边的是老人那浓浓的川音,“发展,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