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口腔医学的论文可以写医患沟通吗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9

Mainkar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口腔医学的论文可以写医患沟通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或者说左

已采纳
目的:应用市售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性研究,评价市售A组漱口液、B组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的效果,用以指导临床实际,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传统口腔护理组三组。A组患者用A漱口液,B组用B漱口液于患者置胃管后第2~3天行漱口口腔护理,传统口腔护理组用9生理盐水棉球口腔檫拭做传统口腔护理。观察各组口腔护理前后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口腔清洁度、口腔pH值、口腔气味、患者舒适度、护理用时、口腔护理并发症等指标变化。结果:(1) A、B组实施漱口后细菌培养菌落数较漱口前减少(A组t=079,p<01;B组t=54,p<01),而传统口腔护理组护理前后细菌培养没有变化(t=57,p=573)。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60, p<01)。(2)A、B组和传统口腔护理组对患者的口腔清洁、pH值、患者口腔气味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口腔护理清洁效果强于其它组(F=76,p<01)。(3)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舒适度比较没有差异。(4)传统口腔护理组护理用时明显高于A、B组(H=313,P<01)。(5)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均无口腔护理操作发症发生。结论:(1) A组、B组漱口液漱口护理效果明确。漱口与口腔擦拭一样均可达到清洁口腔、改善口腔气味的目的,还可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2) A组漱口液、B组漱口液漱口杀菌效果优于传统的口腔护理。(3)漱口方法简单、省时,舒适度与传统口腔护理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在病人有自理能力的情况下,用市售A、B漱口液漱口可替代部分病人传统口腔护理。  参考文献:  [1] 丁广香 临床口腔护理的现状认识与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 2011(06)  [2] 李金玲 决明子含漱液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口腔疾患[J] 护理学杂志 2011(19)  [3] 奚洁,白皎皎,夏文兰,程婕 高龄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患者口腔感染的护理干预[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18)  [4] 杨雯 口腔护理方法现状及其展望[J] 现代临床护理 2011(09)  [5] 李宪红,徐文娟 清热漱口草药方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22)  [6] 顾银萍,林梅 临床口腔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外医疗 2011(17)  [7] 刘建坤,崔东晖,赵润平,张曼丽,陈信 芦荟绿茶冰溶液漱口治疗化疗所致口腔溃疡[J] 护理学杂志 2011(05)  [8] 黄敬 口腔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29)  [9] 张绮,谢蟪旭,何瑶,王萍,黄玮,彭生诚,唐丽洁,史宗道 国内部分三甲医院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情况调查[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06)  [10] 农小群 口腔护理研究新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08)

口腔医学的论文可以写医患沟通吗

318 评论(15)

shang_fangjian

题目定了么,我可以完成!
286 评论(14)

txq1865

医患沟通在口腔医学中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口腔医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受到了限制,口腔医学生人均诊治病人的机会明显减少。更为棘手的是,由于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实习医生的实践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形势下,提高实习医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获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确保患者接受实习医师诊治,对刚刚接触口腔临床的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如何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提出几点体会,希望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有所帮助。 一、目前临床教学中存在问题: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更高,更加需要心理性、社会性的医疗服务,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仅局限于生理上,更渴望心理和精神上的健康,希望得到人文关怀和人文关爱。这不仅要求提高医生的技术素质,而且要求提高医生的人文素质。 另一方面,刚刚接触口腔临床的学生,普遍缺乏临床医疗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缺乏实践经验因而缺乏自信,缺乏医生角色的适应性,不能恰当的解决实际问题,缺乏沟通技巧训练,影响实习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使临床正常的教学实习不能顺利进行。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首先,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与患者沟通的前提,对于口腔工作者而言,不仅要具备完善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牙体牙髓疾病为例,多数病人以疼痛为主诉就诊,如果缺乏必要的牙体牙髓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则很难通过了解疼痛的位置、时间以及性质等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当然也就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有扎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在碰到棘手的问题时,常会在语言中流露出紧张、慌乱、没有信心的情绪,而这些表现通常会使病人对实习医生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端正思想,严肃认真,在业余时间多复习基础理论知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择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教师带教,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实习学生,带教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冷静沉着的态度上下功夫。 其次为提高患者对实习医生的信任感,必须重视实习医生的外表形象,外表整体形象虽然是非专业技能因素,但也影响着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与否。在临床实习中,引导实习医生应很快适应医生角色,严肃认真,衣帽整洁,言谈诚恳,举止大方,工作台井然有序,在患者面前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尽快与患者建立沟通与交流。 第三、注重培养实习医生与患者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在口腔医师与病人的沟通中,医患双方都是围绕口腔健康这个主题开始的,在不同的阶段应把握不同的方式和技巧。 接诊初期:医患双方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某些表现信息方面,如双方的衣着,表情、年龄、仪表、言语谈吐、态度等,一旦影响形成,对双方态度有持久的影响。这一阶段在询问病史的方式上,应该采用开放式提问。即不能用“是”或“否”这样的封闭式的答案来回答问题。让病人回答时有一定的范围,促使病人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问题,从而建立起一种鼓励交往的气氛和有效的持续沟通的环境条件,取得有关口腔疾病和病人需求的信息,获得患者的配合。 沟通中期:病人对某一问题感到不知如何叙述,此时口腔医师应采取“启发式”言语进行启发、诱导。口腔医师要避免单方面扮演交谈的主角,使双方交谈变成“一言堂”,从而使病人产生反感或厌恶,而应采取讨论的方式,既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又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沟通中,病人常常使用较多的非医学术语词汇和地方性词语,表达也不—定确切,这就需要口腔医师适当地加以分析整理,转换成一定的口腔医学术语,便于记录、诊断。 沟通末期:口腔医师应该说一些安慰体贴的话,不可突然中断谈话或无缘无故离开病人,以免使病人产生疑虑。口腔医师在围绕疾病进一步询问或做解释性分析或交代有关治疗注意事项时,应避免过多的使用口腔医学术语,尽量使病人能够听懂。 第四、利用非语言性沟通 沟通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使病人很难理解口腔医师的述说,尤其在讨论口腔疾病原因、口腔治疗方法和口腔治疗效果时,可以借助某种视觉工具以帮助病人理解,可利用照片和幻灯片,用作口腔病人记录和治疗计划的辅助手段,解说治疗和修复方案,用于同病人交流。利用图书或手册,可系统介绍口腔病例的治疗步骤,各种可选择性口腔治疗方法和修复材料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使病人能随时查询。利用录像,对病人进行口腔健康描述,易于增加病人对口腔治疗和修复的接受程度。利用口腔研究模型或修复模型,和病人共同研究、沟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主要让病人形象化直接了解其牙齿的条件局限,修复体牙齿的形态和位置,口腔治疗和修复的预期效果。利用电脑影像技术为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可以模拟改变牙齿的大小、形态、颜色和排列,需要时可随时提取资料。 第五、在诊治和修复过程中,口腔医师与病人之间的沟通过程包括倾听、情入、建立关系和说服 倾听: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础,是对听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概括和重建的积极过程,判断病人的要求和解释是倾听的重要方法,倾听要求听者能从背景中分辨出真正的信息。 情入:这是一种特殊的倾听方法,即倾听时能够对患者的感情变化做出反应。有—定的技巧:一方面,在不丧失自己特征和客观标准的条件下,从第三者的角度理解病人,另一方面,反馈这种理解,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目的是要将不利于医疗的感情引发出来。 建立关系:口腔医师和病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有利于口腔医疗和修复的顺利进行。这种关系是相互间的坦诚感、信任感、可排除防卫心态。解除防卫意识才会有信息、情绪和个性的全面沟通。建立关系的方法包括谈论一些私事,避免使用技术性语言,利用一些幽默手法,寻找双方的共同点,以有效的说服病人,适时果断的表达口腔医师权利也非常重要。 说服:通过说服使对方改变态度或打动对方使其行动,被说服的一方能理解和欣赏,而不感到被利用。说服别人的原则包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减少阻力。在说服使对方改变态度过程中应该适当为自己留些余地。留余地的目的不是为了不负则任,而是为了相互多一些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嘉德,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口腔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医学教育,2000,1:14-16。 2、孙钦峰,杨丕山,新形势下口腔临床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29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