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n8415
匆匆,太匆匆,时间真是跑的比兔子还快,大一穿着土不拉叽的绿军装在太阳下暴晒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就到了大四。回想四年走过的路,感到收获不小,这四年没有白过,现总结如下。 ZhengZhiShang上我积极向party组织靠拢。我多次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班上的唯一的party员、团支书李小花同学汇报我的思想。尽管她一直恶意的认为我是心怀不轨,是在追求她,从而拒绝我的单独约会,对我交给她的书面汇报材料看也不看,随手就把它丢在风里。天地良心,从内心上讲,我确实对李小花怀有好感,但我绝不会把个人的伟大信仰和儿女私情搅和在一起。尽管我的追求一次次遭受打击,但丝毫也动摇不了我加入考谬尼斯特帕替的信念。 我为人正直谦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在家里的时候,看到一只大公鸡老是欺负小母鸡,几次想爬到小母鸡的背上,还用嘴拼命的啄小母鸡浅浅的、鲜红的鸡冠,这不是以强凌弱么,我气坏了,拿起一把锄头把公鸡砸了个粉碎性骨折。还有一次在学校里,深夜3点上网查资料回宿舍,在距宿舍不远的树丛里传来一个女生哼哼唧唧的痛苦的声音,我想也没想就跑过去,发现一个男生骑在女生身上,岂有此理,深更半夜把我们的女生抓出来打,还有王法么?我当时就把那男的打的昏了过去,把那楚楚动人的、衣衫不整的小女生挽救出来。尽管事后我出了4000多元的医疗费,但我一直认为这值得,我还时常为自己的这种英雄气慨所感动。还有关于学校食堂里吃出苍蝇,学校乱收教材费等问题在电视、报纸上曝光,都是我举报的。尽管没有人来嘉奖我,但是我觉得做人就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我待人热情。上次李小花的爸爸来学校,是我事先打听到消息把他从火车站接到学校来的。我看到她父亲没地方住,就主动要把自己的床位腾出来,虽然李小花没有接受我的好意,但我待人热情的信条一只没有改变,我深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美丽的人间。 我乐于助人。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我把我打扫教室、寝室的机会让了出来,以出钱的方式包给了班上一位特困生,这远比光捐钱给他好得多,即顾全了该位特困生的面子,有培养了他自食其力的观念。 我热爱所学的中文专业,努力培养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四年来,我在网吧的电脑上没日没夜的观看碟片12000多张,对世界影视艺术有了全面的了解。我还熟读金庸、古龙、温瑞安、梁羽生等现代知名文学家的作品,达到了到背如流的地步。为了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我特意买了一架望远镜,暗中观察对面那栋楼的女生的生活情况。我的这些积累极大的提高了我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我曾在课桌上、厕所的面板上、寝室的墙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顺口溜等各类文学作品300多篇。 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自学了麻将、扑克、桌球、跳舞、喝酒等现代社会需要的必杀技,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也从这些技艺中尝到了甜头,基本上能养活我自己了。去年元旦,我没有回家,仅两天功夫,我就靠麻将挣回了一年的学费外加三个月生活费。我爱好音乐,我的歌声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同学们经常可以在深夜,听到我在卫生间、澡堂、走廊上发出的高亢而嘹亮的歌声,整栋楼也为我无眠 我热爱体育,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欧洲三大联赛我常常不落。我的乒乓球水平在全班是最高的。大二我们班组织了一次男女乒乓球对抗赛,尽管我们男生输了,但从输的比分上讲,我是最少的。我还擅长拳击、跳水,游泳,由于没有场馆和对手,我的水平也就无法展示了。 总之,大学给了我很多,而我却回报极少。到现在,四年20000元学费,我一分都没交呢!我为此感到惭愧!真的很惭愧! 
唯 学 得 以 圆 梦 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在经历了短短一学期的大学生活后,我对大学有了点初步感受:大学是学生独立的自由发展的自我天地。我感到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在老师的安排、监护和督促之下进行的。大学就不同了,大学生活什么都靠自己,我们管它叫独立的、自由发展的自我天地。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你自己所喜欢的课程,上课时可以不去,甚至考试你也可以不参加,反正通不过是你自己的事,所以大学生都应该凭自己的自觉性,凭自己的毅力和远大目标自己管理自己。不少大学生包括我自己感到从中学到大学出现很多不适应。在中学自己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上大学),上了大学似乎没有了明确和具体的目标,出现“目标盲”和“目标恐慌”;在中学凡事听老师指挥和安排,上了大学则一切由自己掌握,出现“经营盲”和“经营恐慌”;中学教学以课本为主,学好课本就万事大吉;大学靠的是课外功夫,“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出现了“学习盲”和“自主恐慌”。诸如此类的变化、转折、差异,导致一些我们很可能迷失方向,不知所措。其实,大学阶段是人生很重要的学历基础阶段,大学生将来是不是人才,成不成为人才,很大程度决于这四年的经历。 可以说,大学是天才成长的沃土,是头脑型产业园,是出人才产品的地方。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中曾经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指有才干的人,才干才干,要有才也能干。“才”指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干”指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或动脑动手的能力。才干合一加上良好的品德就成为综合素质。问题是,才从哪里来?干的能力从哪里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会直接从课本里来,不会从黑板上下来。大学的学习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学习的能力而非学习的内容。不是为获取现成知识而是为学会获取知识、处理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就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个基本目标而言,在知识问题上,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之中还要问知识是什么,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知识要到哪里去。后两条是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有关的。在能力方面,大学生最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在大学里,首先要学好专业课,这是一个前提。因为这可以说是自己的饭碗,现在学习真的是“为了自己”,而不是老师,父母,只有掌握的本专业的知识,才可能在如今的社会竞争中有个位置。当然,单单靠纯知识远远不够,在短短的四年里还要不断的锻炼自己其他各种能力。比如其他学科的知识,和他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应验等等。努力是自己成为“X”型人才。 所以,在大学期间除了要读书,还要广泛地读,大量地读,边读边思考。上大学自然要上课,不仅知识课、专业课,还有方法课和人生课。简言之,大学的经历一是读书,二是活动,尽量参与多种社团和社会活动,从中培养和锻炼才干。 大学千万不能为应付考试而读,不能为应付老师而读,而是为获取高等教育而读;不要为当时的热门职业而学,而是为自己热爱钟情的专业和事业而学;最值得提倡的是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学。教学教学,关键在学。人才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大学的学习是自主性、思辨性、生产性、创造性学习,不是接受性、复制性、积累性学习。应该把“要我学”改为“我要学”,然后再进一步将“我要学”转为“我学要”,变“买鱼的人”为“打渔的人”。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之快,始料不及。只求掌握现成知识的话,这些知识三年后很可能已经被淘汰。因此,一定要改学现成知识为学索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方法。不要让自己读大学读成了“高四”或“后高中生”;不要让自己成为大学“合格的废品”——合格通过了大学所修的课程,拿到了合格的成绩、完成了合格的论文但社会上没人要你或认为你不合用。 成才先要成长。成长要有只争朝夕的意识、态度和行动。要有“噌噌噌”的声音和速度。每一步留下一个脚印,看得见,听得到。路是人走出来的,是自己一块砖一块石铺出来的,用现代时髦话来说,就是“经营人生”。如今我国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每年入学五百万大学新生。也就是说,有五百万对手在为自己的人生铺路。谁是筑路的英雄,谁是玩路的狗熊,四年后见分晓。有句话很值得深思:上大学,各路英雄;上了大学,英雄各路。懂得了道理还需要付诸行动。 由此看来,我的大学生活将会是忙碌的。从入学到现在已经过了适应期,概括的说,我的奋斗目标是使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我会自主的学好专业知识,尽量广泛的阅读书,包括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对于英语,我从来不把它当作一种手段,它应该是一种眼界,懂外语,便等于打开了一种眼界,不懂,只是进一步地自我封闭罢了。所以英语一定要通过4级。除了学习,社会实践也同等重要,如果知识是我的左腿,社会实践就是右腿,只有这两条腿都健康我才能成功的走好人生路。所以在平日的生活中,我绝对不会死学习,而是分出一些时间多参加学校乃至校外的竞赛,或者去做义工,去打短工来丰富我的社会经验,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大交道。 俗话说:成才不自在,自在不成才。古诗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才,要想成为人才市场的帅才和将才,必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四年年在人生的旅途中转瞬即逝,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建设性利用大学条件,刻不容缓。我要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自己的承诺,搭建我美好的未来。
一般来说,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就在5000—8000字之间,当然不同的学校可能要求有所出入,还是要以学校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