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uruszrf
李淑敏,曾经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共发表科学论著30余篇。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18例临床观察李淑敏 张蓉 李洪君 白萍 刘丽影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年4卷03期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复发,局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治进展魏鹏 李淑敏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年4卷03期摘要: <篇首>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 又称低度恶性潜能肿瘤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PLK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李淑敏 石素胜 刘芳 章文华 赵晓航癌症进展 2010年8卷03期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PLK; 免疫组织化学;206例Ⅰ_B期宫颈鳞癌患者手术+放疗的预后分析王晔 张蓉 吴令英 白萍 李晓光 李洪君 马绍康 李淑敏 李斌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0年19卷03期关键词: 宫颈肿瘤/外科学;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预后;摘要: 目的 探讨Ⅰ_b期手术治疗宫颈鳞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前7年本院行PivermⅢ型颈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206例Ⅰ_贝伐单抗在卵巢上皮性癌化疗中的应用进展李淑敏 章文华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年44卷06期关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问题的讨论章文华 李淑敏中华肿瘤杂志 2009年31卷04期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诊断; 治疗;摘要: <篇首> 当前,宫颈癌依然是妇女健康的头号杀手,高危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病的必要条件CIN的发病率在我国阴道上皮内瘤变20例临床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白萍 李洪君 张蓉 吴令英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年44卷04期关键词: 阴道肿瘤; 癌前状态; 活组织检查;子宫颈癌筛查中肉眼观察法的应用章文华 李淑敏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年44卷02期摘要: <篇首>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宫颈癌筛查已卓见成效,宫颈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大幅度下降然而,宫颈癌发病仍居发展中国家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其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及前哨淋巴结识别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的研究李斌 吴令英 李晓光 鲁海珍 白萍 李淑敏 章文华 高菊珍中国肿瘤临床 2008年35卷11期关键词:子宫肿瘤; 淋巴结转移;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摘要: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中进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1例术中将示踪剂亚甲蓝分多点注射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白萍 李洪君 于靖蓉 李斌 吴令英 张蓉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8年15卷20期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肿瘤分期;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18例临床观察李淑敏 张蓉 李洪君 白萍 刘丽影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年4卷03期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复发,局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PLK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李淑敏 石素胜 刘芳 章文华 赵晓航癌症进展 2010年8卷03期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PLK; 免疫组织化学;贝伐单抗在卵巢上皮性癌化疗中的应用进展李淑敏 章文华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年44卷06期阴道上皮内瘤变20例临床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白萍 李洪君 张蓉 吴令英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年44卷04期关键词:阴道肿瘤; 癌前状态; 活组织检查;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白萍 李洪君 于靖蓉 李斌 吴令英 张蓉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8年15卷20期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肿瘤分期;45例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吴令英 李斌中国肿瘤临床 2004年31卷04期关键词: 原发性;生殖器; 透明细胞癌;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初李淑敏 章文华 吴令英 赵芳辉 黄曼妮 李楠 陈凤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年39卷06期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人; 病毒载量; 宫颈肿瘤;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45例临床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吴令英 李斌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年19卷03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研究现状李淑敏 章文华 赵晓航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年37卷12期原发性阴道腺癌24例临床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吴令英 张蓉 陈岚癌症 2002年21卷01期关键词: 原发性; 阴道肿瘤/腺癌; 放射治疗;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的诊治分析李华 郭红燕 韩劲松 李淑敏 杨蕊 乔杰中华肿瘤杂志 2008年30卷10期关键词: 宫颈肿瘤;腺癌; 诊断;摘要: 目的 研究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MD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5例MDA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治疗方法及随诊情况结果 输卵管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张功逸 李淑敏 李斌 吴令英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8年15卷10期关键词: 输卵管肿瘤/诊断;囊腺瘤,浆液; 病例报告;摘要: <篇首>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G2P因体检发现附件肿物20d于2006-06-23入院既往月经规则,有痛经史入院查体:T8℃,心肺无异子宫内膜癌淋巴取样术的临床意义白萍 程敏 李淑敏 章文华 马莹中国肿瘤临床 2007年34卷12期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淋巴取样; 淋巴清扫;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盆腔及腹主动咏旁淋巴取样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995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31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197例行淋巴取样宫颈细胞学ASCUS/LSIL的临床意义及处理王新玲 张蓉 吴令英 李淑敏 黄曼妮 李楠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7年21卷03期关键词: 子宫颈; 细胞学; 肿瘤,鳞状细胞;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US/LSIL)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4~2006年妇科门诊用TCT规范化阴道镜检查及诊断——几点建议章文华 李淑敏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7年8卷02期摘要: <篇首> 阴道镜分为:①光学阴道镜:低倍双目立体放大镜,直接检查宫颈和下生殖道上皮;②电子阴道镜:将视屏信号转化的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上成像显示,将采集图像、储存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临床分析李洪君 张蓉 李淑敏 李晓光 吴令英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7年12卷01期关键词: 卵巢; 非何杰金淋巴瘤; 化疗;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从1995年10月~2005年8月对11例卵巢NHL进行手术、化疗及放疗化疗采用CHOP、mB3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章文华 李淑敏 李楠 李洪君 李晓光 白萍 吴琨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6年11卷09期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阴道镜; 颈管刮术;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动向方法:对1999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治疗318例CIN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近5年收治的78例子宫内膜癌相关多原发癌临床分析吴琨 章文华 李淑敏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6年7卷03期关键词: 多原发癌; 子宫内膜癌; 临床病理特点;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我院1990年~2004年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1 046例,回顾分析其中78例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5例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吴令英 李斌中国肿瘤临床 2004年31卷04期关键词: 原发性; 生殖器; 透明细胞癌;25例晚期及复发子宫内膜癌紫杉醇联合化疗分析白萍 李淑敏 李晓江 李洪君 张蓉肿瘤学杂志 2004年10卷02期关键词: 紫杉醇; 卡铂;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李斌 吴令英 李淑敏 章文华 张蓉 马绍康癌症 2004年23卷09期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肿瘤分期; 肿瘤转移;摘要: 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但其中仅有少数因素对预后构成独立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 1990年 1月ⅠB期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章文华 吴令英 白萍 李淑敏 张蓉 李斌 孙建衡 吴爱如中华肿瘤杂志 2004年26卷08期关键词: 子宫肿瘤/外科学; 子宫肿瘤/药物疗法; 预后;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ⅠB期和ⅡA期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 1992年12月~2001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1例宫颈浸润癌,中位年龄40岁按FIGO(1994)分期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初李淑敏 章文华 吴令英 赵芳辉 黄曼妮 李楠 陈凤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年39卷06期子宫颈鳞癌IA1期30例临床分析孙力 章文华 李淑敏 吴令英 白萍 张洵 李凌癌症 2004年23卷02期关键词: 宫颈肿瘤; FIGO分期; IA1期;摘要: 背景与目的:宫颈鳞癌IA1期术前诊断和处理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IA1期宫颈鳞癌诊断和处理的恰当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2001年收治的30例宫颈鳞子宫内膜癌腹腔液细胞学阳性的临床意义李斌 章文华 吴令英 李淑敏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10卷12期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腹水液;细胞学技术;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腔液细胞学检查在评估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对17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组病例均行术中腹腔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评价张洵 李凌 章文华 李淑敏癌症 2003年22卷09期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鳞化; 病理;摘要: 背景与目的: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是一种经典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取62例宫颈锥切标本,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45例临床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吴令英 李斌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年19卷03期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细胞癌预后因素分析张蓉 吴令英 章文华 李洪君 李淑敏 刘丽影中华肿瘤杂志 2003年25卷03期关键词: 卵巢肿瘤; 预后; 生存率;摘要: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85~1997年收治的455例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采用K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研究现状李淑敏 章文华 赵晓航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年37卷12期应用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诊断宫颈病变164例初步分析黄曼妮 章文华 吴令英 李淑敏 李凌 张询 赵方辉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年18卷08期关键词: RCI评分; 阴道镜;宫颈;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镜Reid评分(RCI)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以Reid评分为标准,对其进行改良用5%醋酸涂宫颈后通过阴道镜观察宫颈上皮和血管变化,根据颜色改变、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道镜在宫颈早期病变诊断中的比较研究章文华 黄曼妮 李淑敏 吴令英 李楠 张洵 潘秦镜 沈艳红 乔友林中华肿瘤杂志 2002年24卷06期关键词: 宫颈肿瘤/诊断; 宫颈疾病/诊断; 阴道镜检查;摘要: 目的评价国产电子阴道镜(SLC-2000)检测系统对宫颈早期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山西省襄垣县宫颈癌高发现场的一组随访病例中,同时应用电子阴道镜和光学阴晚期和复发子宫内膜癌的化疗章文华 王桂香 李洪君 李晓光 刘丽影 李淑敏 洪婉君中华肿瘤杂志 2002年24卷03期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药物疗法;子宫内膜肿瘤/外科学; 子宫内膜肿瘤/放射疗法;摘要: <篇首> 早期子宫内膜癌以手术治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80%;而晚期和复发癌则采用放疗、化疗和(或)激素等综合治疗,但疗效差我们分析24例晚期和复发子宫内膜癌原发性阴道腺癌24例临床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吴令英 张蓉 陈岚癌症 2002年21卷01期关键词: 原发性; 阴道肿瘤/腺癌; 放射治疗;紫杉醇联合铂类周疗与月疗治疗卵巢上皮癌前瞻性研究吴令英 张蓉 章文华 王桂香 李洪君 李晓光 李淑敏 刘丽影肿瘤学杂志 2002年8卷04期关键词:卵巢肿瘤; 紫杉醇; 药物疗法;摘要: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铂类周疗与月疗治疗卵巢上皮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00年2月~12月,31例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入组,其中周疗15例,T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临床意义章文华 白萍 吴令英 李淑敏 李斌 陈岚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1年36卷08期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肿瘤分期; 肿瘤转移;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初治为手术治疗的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临床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18例临床观察李淑敏 张蓉 李洪君 白萍 刘丽影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年4卷03期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复发,局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摘要: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BEV)与化疗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采用BEV联合化疗治疗的18例复发性卵巢癌的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时PLK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李淑敏 石素胜 刘芳 章文华 赵晓航癌症进展 2010年8卷03期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PLK; 免疫组织化学;摘要: 目的 探讨PLK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LK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45例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吴令英 李斌中国肿瘤临床 2004年31卷04期关键词: 原发性;生殖器; 透明细胞癌;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初李淑敏 章文华 吴令英 赵芳辉 黄曼妮 李楠 陈凤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年39卷06期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人; 病毒载量; 宫颈肿瘤;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45例临床分析李淑敏 章文华 吴令英 李斌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年19卷03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研究现状李淑敏 章文华 赵晓航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年37卷12期原发性阴道腺癌24例临床分析李淑敏章文华 吴令英 张蓉 陈岚癌症 2002年21卷01期关键词: 原发性; 阴道肿瘤/腺癌; 放射治疗; 
▌ Hpv是什么鬼?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感染皮肤和黏膜组织的病毒。约有100种,分为2大类,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HPV约12种低危型HPV,它们不会引起宫颈癌。但是,这些HPV会引起生殖道尖锐湿疣或非常微弱的宫颈细胞变化。低危型HPV有6、11、40、42、43、44、53、54、61、72、73 和 81。其中,HPV 6和11是最常见的低危型HPV,90%的生殖道尖锐湿疣与之相关。★高危型HPV 高危型HPV能引起宫颈细胞发生异常改变。对于发生异常改变的细胞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发展成宫颈癌。13种最常见的高危型HPV是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 68。其中16型和18型最常见,约70%的宫颈癌与他们相关。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指出,约10%感染HPV 16型和18型的女性会在感染后3年内发展至高度宫颈癌前病变(CIN 3)(感染其它高危型HPV的女性中约有4%会出现这种情况),20%的女性会在10年内发展至高度宫颈癌前病变(其它高危型HPV约7%)。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通过检测HPV病毒可以早期发现和全面防治宫颈癌。▌ 如何知道是否感染了HPV?★低危型的HPV感染表现:皮肤上的良性表现为手足和特殊部位如趾甲颈部眼帘的一些疣状物表现。外生殖器疾病(尖锐湿疣)良性表现为可见和不可见的三种状态,分别为典型表现、临床感染、潜伏感染。典型表现:形成乳头瘤状、菜花状、颗粒状、鸡冠状。可能是单个或者多发,通常是柔软、潮湿、肉红色的突起或扁平状,大小不同。HPV感染的疣体一般不会呈现红色或棕色。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疣体非常小,即便是在体外也很难通过肉眼看到。主要发生于:女性外阴、阴道、宫颈和肛门周围、肛管内、尿道口;男性的外阴、阴茎、睾丸表面、尿道口、肛门周围、肛管内等。少见于:腋窝、脐窝、趾间、乳房下扥。高危型HPV感染表现:皮肤上的肿瘤和癌症。宫颈癌可能出现的症状:⒈阴道分泌物异常或出血(尤其是在性交之后)⒉里急后重⒊小便疼痛(尤其是下腹部也疼痛的情况下)⒋性交疼痛▌HPV是怎样感染的?HPV是一种病毒,主要是通过性传播、密切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另外婴儿会通过孕妇产道接触,对婴儿造成伤害。HPV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是过性感染,大约80%的女新一生至少感染一次HPV,在其引起细胞发生异常改变之前可通过人体自身免疫力将其完全清楚,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也无法进行检测。大部分的感染在一两年内可自动消除或被自身免疫力抑制,不会引起病变。低危型HPV也是通过生殖器密切接触传播,引起的湿疣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力,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创造条件,要是感染湿疣,积极治疗的同时要主要检测是否感染了高危型。男性感染了HPV病毒,由于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基本上都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男性的传播基本上是通过性行为感染,日常生活是否可以感染目前没有定论。男性感染HPV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大部分人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即使低危型的引起尖锐湿疣也可以治疗,高危型引发癌症的非常少见。避孕套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它不能覆盖全部的生殖器,因此不能完全防止感染。多个性伴侣会提高感染HPV的风险。▌HPV是不是性病?HPV可以这么说,是性病中的感冒。人们经常会将HPV感染与疱疹、HIV等其它性传播疾病混淆,虽然这些疾病可以同时发生在某一个体,但HPV感染和其它类型的性传播疾病有区别。生殖道类型的HPV感染是非常普遍的,80%女性都有机会感染。HPV感染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大部分感染可被人体自身免疫力清除,不会引起症状。单纯的HPV感染不需要治疗,只有当持续感染引起宫颈上皮内病变才需要治疗。目前国内没有针对男性的HPV检测,无法确定究竟是在什么时间、从谁那里感染了HPV,不需要进行性伴侣追踪。虽然每种性传播疾病各有不相同,但如果同时发生,相互之间会产生放大作用。比如,HIVIDS会降低女性的免疫力,若同时感染HPV,则后者引发宫颈癌的风险就会增加。▌HPV预防与检测★HPV预防目前已经通过认证的HPV疫苗有两种:Gardasil 和 Cervarix,主要用于预防与70%宫颈癌相关的HPV 16型和18型。另外,Gardasil 可预防两种最常见的引起生殖道疣的低危型HPV,即6型和11型。对其他致癌型HPV感染没有保护作用。另外,疫苗对尚没有接触HPV的女孩和年轻女性保护效果更好。对于已经感染的女性,疫苗对其的保护作用还仍处于研发阶段。生活方面的注意:⒈保持尽可能少的性伴侣。⒉如果有多个性伴侣,使用避孕套。避孕套不会覆盖整个阴茎,因此不能完全避免HPV感染。然而,Th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上发表的论文指出,坚持使用避孕套确实能极大降低感染HPV的风险。此外,它也可以避免传播其他性病,如HIV等。⒊禁止吸烟,因为吸烟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⒋和孕妇一样补充叶酸和多种维生素。最新研究发现*叶酸(一中B族维他命)含量较高的女性,感染HPV的概率较小,并且如果已经感染了HPV,则其持续感染的机率也会降低。★HPV检测The digene HPV test是首个同时通过美国FDA、欧洲CE和中国SFDA认证的HPV检测技术,可同时检测13种最主要的高危型HPV,即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虽然QIAGEN产品也可检测低危型HPV,但通常不推荐作为常规筛查方法使用)。所以对于30岁以上的妇女,建议常规进行HPV与细胞学的联合检测。虽然年龄该年龄段女性感染HPV的几率下降,但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持续存在的可能性增加,易进展为癌,是宫颈癌高发期。如果进行联合筛查,准确率高达100%。30岁以下的女性,由于性生活活跃,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但因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强,大多是过性感染,不需要进行常规的HPV检测。不过医学专家还是建议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应该接受检测。在引起宫颈病变执勤,HPV感染可能潜伏数月乃至数年。如果细胞学结果正常,HPV出现阳性,有风险,一年后要复查。如果HPV检测结果持续阳性,不论细胞学结果,都要进行进一步评估。联合细胞学和HPV检测进行定期筛查,宫颈癌几乎是百分百可以预防的。▌ HPV的治疗目前还没有针对HPV病毒的抗体或其他药物。幸运的是,在HPV病毒引起疾病前,通常会自动消失或被人体自身的免疫力降至较低水平。然而,如果感染持续存在,现有的方法也是针对HPV引起的细胞学改变进行治疗,如应用凝聚体、药膏、激光或其他技术治疗湿疣。同样地,对于宫颈癌前病变也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如LEEP(一种应用电能的技术)或激光治疗。如果已经发展到宫颈癌,通常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和化疗。生殖道疣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自体药物治理和医生治疗。目前没有明显的数据表明这两类方法有显著的效果差异。医生治疗的方法:⒈冷冻疗法,将疣体冰冻消除。⒉三氯醋酸,适用于潮湿部位、体积较小的疣体。⒊电烙术,通过电流将疣体烧掉。⒋激光治疗,利用强光使疣体烧灼挥发,主要用于体积较大的疣体,或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时。⒌手术切除,当疣体数量不多,体积较小时非常适用,或者不能判定是否为低危型HPV感染造成的疣体时。由于没有方法可以防止感染,避免情况恶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及早发现,并在癌变之前进行治疗。这就是为什么定期进行细胞学筛查,以及30岁以上女性必需定期进行HPV检测非常重要的原因。年轻女性很容易感染HPV,但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由于抵抗力相对较高,较少会发展为宫颈癌。30岁以上女性的较少感染HPV,但病毒更容易潜伏较长时间,并引起细胞异常改变。早期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可以避免其继续发展为宫颈浸润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