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忆蕾二
参考文献中的“来源”是指文献出处。如果是期刊论文,其来源包括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和卷期号、页码;如果是图书,共来源包括书名和出版时间。 例如: [1]张文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J] 中国法学,2006,01: 7- [2]崔永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的认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是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性质: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一般是做论文之前应该抱有的一种态度,一种像日语中说的“觉悟”。这也是我们在写论文中会被要求的所谓先行研究的一部分。通过阅读大量的学术论文或者书籍,或者通过在学习或者与人交往中发现你的困惑,你所不明白的地方,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你就会去问“为什么”。然后你抱着想弄清楚“为什么”的态度去做研究,去查阅资料,最后写成论文。前面的“为什么”和想去解决“为什么”的想法,就是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