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ercai
科学小论文《如何预测天气》如何预测天气1987年10月15日晚上,284年来最为恶劣的暴风雨横扫英国南部,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造成的损失超过20亿英镑。风力达到了飓风的级别,推倒了约1500万棵树。而就在前不久,天气预报员还笑称悲剧绝对不会发生,不会有任何飓风袭击英国。上面这则耸人听闻的新闻,顿时使全世界的人们重视起了天气的预测。其实,中国从古时候开始,便对天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易经》的天气占卜,孔明借东风,关羽利用暴雨洪水淹七军……天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休息和举动,它会在冬天让我们无法上班,在夏天毁掉我们的假日。它一会儿是阴霾的乌云连成片,一会儿又是和煦的晴天,天气如此善变,我们可能已经司空见惯,那么人们又是怎么预测天气的呢?要知道,“预测天气和准确预测天气完全是两码事。”许多人不懈努力,希望了解天气的变化过程。他们惊喜地发现:预测未来天气最关键的因素是现在的天气。他们不停地观察各种天气情况的变化与形成原因,并运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科学定律,总算有了一些收获;比如根据热效应,热的空气会上升,形成低气压区;冷的空气就会下降,形成高气压区。由此我们便可知道一个地方如果又热又潮湿,这地方不久就会下雨,因为当温暖潮湿的空气带着水蒸气爬升到高海拔时,它们会凝聚成云,然后转化为雨落回地面(这就是为什么阴天会下雨的原因:因为凝聚的云过多了,遮住了太阳),当周围环境特别冷的时候,雨会变为雪或冰雹落下。另外,空气会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例如,当桂林出现低气压,而南宁出现低气压,就可以预测桂林将有强风。但这种方法十分简单,只是一种粗浅的分析,只能预测很小一部分地区的天气,还十分容易出错。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只能让人们知道笼统的天气,例如“明天桂林会有风”。但人们如果想知道比如气温多少度,风度多少级,什么时候最热等更具体的信息,我们只好无能为力。后来,人们建立了一个全球的气候模型,使用无数先进科技观察天气,并借助复杂的方程来计算,其中包括了海洋的流体力学,热传导,大气化学,甚至太阳辐射等信息。这样列出来的方程实在太难了,人们难免会出错,出现误报天气的情况。到了现在,人们终于想到了迅速发展的计算机。一不做二不休,在美国实验室,一台名为埃尼亚克的计算机第一次进行了天气预测。这台计算机中包含了一整个地球的天气,是一个活生生的气象模型。计算机通过分析各种天气信息,显示出未来的气象情况。人们终于可以准确地预测天气了。虽然计算机也难免会失误,但失误率已经比原来小了很多了。老实说,要天气预报员以百分之百的确信度告诉我们天气情况,这恐怕永远实现不了。但起码像地震,海啸,暴风等灾难的误报,将终成历史。所以,我们应该对未来预测天气的发展抱有足够的信心。 
科学家研究指出,天气对人类有很大影响。恶劣天气能够触发犯罪、自杀,导致交通事故或使肇事司机逃跑。生活中许多人认为自己对天气变化有感觉,有些人甚至能预先感觉到危险天气的来临,即使儿童也会对低压槽和高压区产生反应。不过,天气本身不会引起身体和精神疾病,它只会使人们已有的伤病加重或减缓。医学气象学家把人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人是天气反应型的,在天气的影响下,他们没有感觉到痛苦或觉得自己有病,但他们的情绪和健康状况却会有波动;第二种类型的人是天气感觉型的,他们的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愿决定的),他们比第一种类型的人对坏天气的刺激反应更强烈,也更早。在天气骤变时他们会感觉到头痛和睡不好,还会感到疲倦、情绪不好和变得易于激动。他们注意力无法集中,只能喝少量的酒,并且在酒后会有反应,在开车的时候表现为反应迟钝。第三种类型的人属于天气敏感型,这种类型的人通常是一些病人,他们可能患心血管疾病、风湿过伤如骨折等等。当天气突然变冷或变热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伤口疼痛或者慢性病加重。据调查,大约有60%的人觉得自己属性关节炎或者曾经受于天气感觉型的。即使按十分严格的生物气候学标准衡量,每三个人中也有一个人属于天气感觉型的。在严峻的天气形势下,汽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比平时要慢10%。此外,司机还会作出错误的反应:司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会错误地判断交通状况。他们超车时犹豫不决,或者在错误的时刻超车。司机和行人之间也会产生误会。 天气对人类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最大的争议是天气如何影响人类。德国医学气象学家沃尔夫冈施潘教授认为,天气的影响是温度、湿度、气压通过人体皮肤、呼吸器官、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对人体组织的综合影响。人体组织和植物神经系统使人体适应一定的天气形势。天气变化了,人体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由于现代人对自然环境已不太习惯,并且远离大自然,因此许多人很难适应天气的骤然变化。石器时代原始人只能在他们的洞穴里忍受各种不舒适的天气,因此得到了磨炼,而现代人中的很多人则生活在装有空调的房间里,感受到的是经过过滤过的天气。这样,人们的身体不能很快地适应外面的天气,也就是说,血压会升高或降低,脉搏跳动过速或过缓,出汗太多或太少,只有当出现病痛的时候,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目前人们还不清楚,单个天气要素是如何影响人类的。有哪些因子始终影响人类健康呢?统计表明,不仅仅是那些像雨、雪、雾以及能导致交通事故上升的滑冰等所谓平凡的天气影响,生物天气形势也能极大地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比如说,受高压控制的地区,夜间人们能睡个好觉,相反,高压移走,或低压移入加上暖气团来临,人们的睡眠往往会受到干扰。又比如,冷气团来临,低血压病人的病情会得到缓解,而风湿病患者则会感到疼痛难忍。。。这是从“天气在线”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