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销雨lia
古希腊有一句震撼人类灵魂的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从中可看出,当时希腊人对“人”这个东西兴趣颇浓,并认为,认识自己才能富于智慧,得福免祸。但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就当前的大学生而言,缺乏自我认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生是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群体,但其中独立生存能力差者不少,究其原因,还是对自己的认识不够,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要做什么、该做什么。1大学生为什么关注自我大学时代正处于青年中期,或者说处于大学时代的青年正处于“延缓偿付期”,在初中、高中阶段,个体常常被紧张的学习、考试所追逐,没有什么时间考虑自己的人生,只有进入大学,才能真正专心地考虑自我、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这一课题。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与同龄群体相比,由于大学生的生活阅历与学习特点决定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时间上的“延缓偿付期”(二)空间上的“自主性”(三) 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性”。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作为同龄人中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我有较高的积极评价,但由于他们远离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在校园浓郁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中生存成长,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切肤的实际与客观的目光。 
怀着自己憧憬的梦想,我如期的进入了大学。很完美的从一个懵懵懂懂的高中生成为了一个大学生。当时的心情应该是非常的激动,当第一天踏入自己的校门起,一种优越感不由自主在心中升起,天之娇子!象牙塔的生活充满想象! 在新开学来之前,我参加了学校的骨干班培训,虽然有点累但是我觉得很充实。新的学期开始,我开始忙碌于接待新生,然后学会自己独立的生活。大学的生活主要是在寝室里,高中的时间是献给了课堂,而大学我觉得既忙碌又快乐。我还进入了学校的体育部,还参加了很多工作,在这些经历中我渐渐的获得了很多经验。然而我也希望能在这些日子里渐渐的充实自己,让我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创造一片辉煌。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使得让我非常的高兴。 我从小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孩子。我其实我觉得我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孩子,我有时候也能够很稳当的处理一些事情。我运动细胞很强,我热爱运动,热爱篮球。我够义气,能很好的和朋友们相处。我性格还算是蛮好的,我喜欢接触一些新的事物,我也喜欢刺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主见有能力的人,我的职业目标就是创业,我喜欢自己能够干出一片天地来。我喜欢用自己的手打造一片天空,俗话说的好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然而目前的我,对生活也不知道如何着手,可能是我的心太急,又或许在这个陌生的环境我还是需要时间去适应。在学习上,我能够很主动的去认识问题,或许高中的学习方法和大学的不一样。但是我也正努力的克服,因为我知道知识是自己的,这些知识也是为了我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有时候我也会有点学习动力不足。人在不断的经历中成熟,我想那些能力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高三的那段生活虽然被考试与作业压的喘不过气,但是它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希望,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更让我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我一直想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虽然这条道路很坎坷,但是我相信有付出就肯定有收获,而我也相信自己的人生只要精彩过就好。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认识自我。”回顾这个学期我其实收获了很多,我很高兴自己来到这个大学来接受高等教育。通过老师的谆谆教导我已经很好的养成了各种生活习惯与良好的学习方法。我们时刻都在与自己相处,一个大学生必须认识并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善于利用每个成长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这样一生就会快乐、充实,有意义。反之如果你未能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就会产生一种角色混淆的感觉,你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属于谁,与人相处也困难。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科学地发展完善自我,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健康地生活。 大学的生活还有很长,我不该碌碌无为,我们必须得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高中的生活上划上一个完美句号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在大学里积极的搏一搏。新的征途也会有新的精彩。我们都应该在深刻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制定不同的目标与计划。在大一,我必须要好好地学习,为以后的知识打下基础,准备好计算机二级的考试。大二的时候,我们精力要主要放在英语四级上,在这个熟悉自如的大二生活,我们得必须好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大三,我想应该忙碌自己的学业了,考上会计证,花一定的时间去应聘工作。大四的生活我想应该也是时光如一世吧,这是展翅高飞的时候,展现你的梦想的年代。我们将要带着自己的梦想和思想离开。很多时候发现自己只是一艘漂在海上的独木舟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在每一次的惊喜中发现灿烂,这就是我需要的。 一年的时间,不算太长,然而于大学四年,足以让我们怀念和追溯的了。曾经也是和今天的新生一样,背着沉重行囊,陌生游离的目光,带着些许欣喜,也许还有紧张,擦亮了等待飞翔的双翅,抑制着梦想马上就要实现的喜悦,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好像整个世界都是我们奋斗的战场,梦想的舞台,飞翔的天空,未来的时光机器„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回首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欢笑,有悲伤有成功也有失败。进入大学以来,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在努力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德与体的发展,不断的完善自我,争取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在思想上,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自觉遵守团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发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热情支持好人好事,积极缴纳团费并参与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个人政治素养。 在学习上,我始终积极主动,追求上进,勤奋刻苦,不断地巩固自己的知识构架,做到温故而知新。我一直把我的专业放在首位。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辛勤辅导和自己的辛勤努力,在过去的两个学年中我都获得了班上综合第一的优良成绩。 在生活上,我团结同学,积极为同学们服务,主动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由于我是来自农村的一个孩子,深知“粒粒皆辛苦”,日常生活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勤俭节约,不浪费,平时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做到全面发展。 在实践活动上,我都积极地参加了班里组织的团体活动,如“人人都是志愿者”、“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等等的一系列团日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有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我知道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走出来的辉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更加的努力,朝着梦想不断迈进,不断地完善自我,争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
认识自己 俄罗斯人能在外国人面前坦言本民族的懒惰,这种对自身的清醒认识和不避短的勇气成就了今日俄罗斯的快速发展。因此,认识自己无论对于个人还是集体甚至全人类都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个人而言,《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就充分体现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也许我们不是“君子”没有“博学”,但“日参省乎己”也是可以做到的。古时的毛遂之所以能成就千古佳话,就是因为他能够十分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水平,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但是,认识自己的优点很容易,认识自己的缺点并且不对它们讳莫如深就需要足够的勇气了。许多人正是缺乏这种勇气,每天疲于掩饰却不思进取,最终荒废了大好年华。对于国家而言,如果不能认识自己,后果是无法估量的。建国初期的“浮夸风”、“大炼钢铁”、“××年赶超英美”等各种不现实的行为与信念造成了我国资源的浪费和发展的滞后。而现在,我们已经十分明确了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并且能够脚踏实地地发展建设,祖国的飞速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认识自己是进步的基础。只有认清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才能确定更切合实际的目标,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摆正自己的位置。我想,如果这样的话,“赶超英美”将不再是一句大话了。 但是,对于全人类而言,认识自己已不再是为了发展,而是为了生存,为了能够在这个疮痍满目的地球上繁衍下去。非典的爆发,禽流感的肆虐,大自然已经敲响了警钟。人们不能再沉浸在“唯我独尊”的虚幻中了,清醒的认识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已是十分必要的了。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再聪明也无法与自然的智慧相媲美。自然能创造人类,就有能力毁灭人类。如果还执迷不悟,那人类只能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其下场可想而知了。 一个个充分认识自己的个人组成一个理智的民族,理智的民族造就一个务实的国家;许多国家组成一个世界,一个能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完美世界。 认识自己 离自己越近的东西,往往看得越不真切。自己,这个看似熟悉的名词,便常会因其几乎为零的距离而让我们手足无措。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自己的认识似乎也往往来自于对他人的映射、借鉴。然而,这种借鉴不该是盲目的,更不该是一种依赖。因为,拿别人当镜子,白痴或许也可以把自己照成天才。在这里,清醒的头脑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究竟是为了什么,缺少什么,想要什么?这一个个问题,恰恰道出了清醒的头脑所应该做的事情。之所以有时仍会迷失自我,那也只是因为我们正在膨胀的欲望在作怪罢了,因为金钱,因为权势而无法自拔。欲望总是会给我们造成某种假象,使原本清醒的你不知不觉中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所以,敢于面对,敢于放弃,激流勇退的做法会让我们避免接踵而来的麻烦。而这些,正是认识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地球上的万物事实上都有认识自己的本能。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它们往往都表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上。所以,鱼儿不会因陆地的热闹繁华而跃出平静的水面,骆驼不会因沙漠的荒凉寂寞而迁至热带雨林,猎豹也不会因草原的干旱、食物短缺而闯入茂密的丛林。由此看来,认识自己就要求我们懂得如何使自己与周围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但是,对环境的适应,并不代表过分地受到环境的束缚。认识自己,恰恰会让我们摆脱束缚,拓宽我们人生的道路。它会帮助我们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地评估个人的价值。比如,一张百元大钞,在你蹂躏它,践踏它之后,请问:你是否还认为它仍具有百元的价值?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它已变得肮脏、破旧。所以,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认识自己便是一种应变能力,一种因自信而带来的坚持。然后,才有了鲁迅的弃医从文,有了马克思由做诗人到研究社会科学的转变,有了莎士比亚,这样一个梳羊毛者到文学巨匠的伟大转变。 因此,要想创造美丽的人生,就从认识自己开始吧。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认识自己,不被表象所迷惑,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心中自有活水来。 古代就有榜样在先。邹忌那一番分析妻、妾、客之所以“美我”的话,真可称得上深刻认识自我的典范。即使有如此多的赞美,邹忌却知道自己没有徐公美的事实,并且举一反三,向齐王进谏,真可谓大智慧也!可是有忠臣未必就有明君。屈原之所以投江也都是因为楚怀王的昏庸。他不听明言,整日被一些阿谀谄媚的话所蛊惑,最终丢掉了半壁江山!“古之人不余欺也”,“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康庄大道自在脚下。毛泽东不是在正确分析敌我优势后做出了向乡村转移的伟大抉择吗?陈独秀不是一味坚持左倾而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吗?历史告诉我们,心中有明镜的人,就会时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缺点。而那些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怕是正把那面明镜丢入大海,深沉海底了吧! 聪明的人懂得自己擅长什么;博学的人明白自己缺少什么;有天赋的人深知自己该做什么。投资奇才巴菲特从不涉足IT业,对此,他的好友比尔·盖茨评价道:“这个家伙,从不否认自己对该领域的无知。正因如此,他才能稳扎稳打,坚持自己的投资之路。”不要否认、无视甚至遮蔽自己的不足,只有正视他、设法改变现状,这才是聪明的做法,也是勇者的行为。巴甫洛夫曾说:“无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了一切。”越博学的人常常越注重审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之中,他们没有沉醉,他们没有被馥郁的花香与甘醇的香槟所迷惑,而是用“败莫大于不自知”来时刻警醒自己、鞭策自己,追求更高的境界。丢弃自知,任何人都无法登上人生的顶峰。即使是天才也要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更加充实自己。肖邦深明此理,他认为“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一个缺乏自我认识的人就只会裹足不前,放弃了往正确的方向去拼搏,去争取的机会。而那些可称得上伟人的人却是心中高悬明镜,常擦久明。 让我们在得意骄傲时冷静头脑,使我们在情绪低落时重拾信心,在顺境之中也不忘留意险滩,在逆境之中也要扬帆直上,以微笑面对赞美之辞,以不屑直对诋毁之言。这样,即使是大风大浪,礁石险滩,我们也可以直挂云帆济沧海! 让心中的活水长流吧! 认识自己 “我是谁?” 这个看上去简单得让人发笑的问话,却是困扰了人类千百年的课题,自有思想以来,就如影随形地伴着人类,从刀耕火耕的蒙昧时代,一步步走向文明。 是的,这的确难以回答。你可以对着镜子说“我叫ⅩⅩ”,但这不叫认识自己。你也可以用一堆词语形容自己,可以总结出自己的优点缺点,但这似乎也没有涉及到认识自己的核心,那就是——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古希腊的特尔斐神殿刻着一句铭文:“人啊,认识你自己!”——虽以神的口吻,却是人类对自己的告诫。苏格拉底很喜欢,他也说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不过他没有说这句话在更大意义上对他的影响,即怎样促使他思考生命的本质。他没说,以后的柏拉图他们也没说,实际上,这句石破天惊的箴言照耀着整个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在众神的领地,人类第一次觉醒,第一次审视自己,了解自己,文明的种子得以萌芽。 后来,又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在黑暗时代,不甘于神权束缚的人们,重新看到了来自古代爱琴海畔的亮光。认识自己,发掘自己,再次演变成一场浩浩荡荡的潮流,催生出新的艺术、科学和哲学。人类开始学会为自己唱赞歌,不再膜拜于神的脚下。而此时,阿波罗的庙宇早已一片废墟,曾名扬当时的神谕被掩埋在瓦砾下,只剩一句“认识你自己”,被广为传颂,在遥远的历史中回响。 其他的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认识自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但是,认识自己,又岂止是“认识”二字呢? 据说,那句神殿的铭文,本意是让人看清自己的渺小,是古人面对自然的强大时所发出的无力感慨,不过是要叫人臣服于神,可是竟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其实也不奇怪,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要加倍努力以强大起来:不但要认识自己,还要探究自然;不但要求索,还要改造。正是如此,人类的世界才会这样美丽,甚至胜过自然的作品——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的,否则反而不是真正地认识了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讲,认识自己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的目的。 人类总是不断认识自己,所以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而后又需要新的定位和剖析。也正是因此,人类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总不能给出完美的固定答案。不过无论何时,你都大可对着自然说:“我是人类,没有你的力量,却也有我的智慧;我是芸芸众生之一,却也是所有人类的总和;我不像你能永恒,却也能以我的方式,担负着几千年的历史,并将它一直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