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材料化学论文2000字怎么写的好看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2

必胜经历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材料化学论文2000字怎么写的好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xin031320

已采纳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我们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这次实习,是我们毕业前最后一次到施工现场实践活动,是检验我们所学知识机会。马上就要毕业走向社会了,我们必须好好把握这次实习机会,巩固所学知识的好,累积实践经验,及时的发现自身问题,尽早的解决问题,为不久以后的毕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概况  由于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xx某中学教学楼设计,主体建筑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附属建筑可采用砖混结构。但是家里这边没有新建的学校教学楼,加上寒假期间,学校都关门不便去参观。所以我通过家里介绍选择了结构相似,设计更加复杂,施工更有难度的xx市xx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部参观实习。了解工程的有关事项,了解项目部的组成,学习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方法,积累建设生产的实践经验。  工程概况  ①工程项目名称:xx市xx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工程  ②工程项目地点:xx市xx路x号  ③工程概算投资额:约xx万元  ④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⑤建设单位:xx市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⑥监理单位:xx市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⑦综合楼建设工程属公共建筑类别,主要功能为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建筑正常合理使用年限为:xx年。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下一级。建筑防水等级:屋面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7995m2,共13+1层,建筑总高度为5m,民用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建筑。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进行设计,基础形式:人工挖空桩基础。本工程设计标高±000,相当于绝对高程00。  本工程外墙厚度为200mm,材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电梯井墙、楼梯间  隔墙厚度为200mm,材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钢筋混凝土墙。内墙厚度为100mm,材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凡外墙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轻质复合墙板作填充墙,其外墙粉刷层均须满钉一层φ1*10*10镀锌钢丝网,外墙面框架梁柱与砌块墙连接处的缝隙外表面嵌聚氨酯密封膏,再用防水砂浆粉刷。门料采用90系列平开铝合金门和100系列铝合金地弹簧门。窗料采用90系列推拉铝合金窗。凡柱、砖墙、门窗洞的室内阳角均做宽60mm,高200mm,厚20mm,同粉刷厚度一致飞水泥砂浆护角。室内楼梯间栏杆净高均为900mm,水平扶手超过500mm的楼梯栏杆和室外楼梯栏杆净高均为1050mm。  三、实习内容  我来到项目部的时候,工程的主体工程差不多要完工了,正在进行十二层的柱子的模板安装。项目部的施工员,x师傅先带领我熟悉了工地,讲解了工地的注意事项。然后先安排我查看本工程的图纸,资料等,如:建筑总设计说明、结构设计总说明、平面布置图、结构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消防施工图等数套图纸,充分了解工程的基

材料化学论文2000字怎么写的好看

215 评论(12)

思考无止境

2000字的论文不算难写,首先要写出论文背景,然后根据材料做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175 评论(13)

smile玲莉

化学探究式学习的探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与特点1.探究式学习的含义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观点的一种学习。这种学习不沉湎于纯粹的化学知识,也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史料阅读、问题讨论、实验操作、课题研究中获得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方式,学会学习,使思想品质、道德水平、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审美情感得到和谐统一、全面提高。2.探究式学习的特点2.1探究式学习是针对一定的“问题”所展开的活动。因此,能够发现和正确表述所要解决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对于增强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2.2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逻辑和想象相融合的活动。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既需要猜测,也需要做出科学的假设,并需要通过实践来求证和检验假设。因此,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敢于大胆地进行猜测与假设。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3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获取证据、分析证据来进行预测和推理,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出探究结论。二、化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一般步骤探究式学习一般来说,基本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说:“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故在教学中应启发、鼓励学生在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实验现象产生好奇和疑问时,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应具有探究价值,即要满足化学教学的主体——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需要,题目难以要适当,如果题目过易,学生不需要怎么思考就解决了;如果题目过难,学生怎么思考也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探究价值就很小。因此,探究价值的大小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例如在《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1]关于苯的学习中,在通过化学史事介绍了苯分子式后,能产生好奇:苯的结构如何?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2.建立假设收集相关的信息,将已有的化学知识与问题相联系,尝试提出可以检验的假设。提出的假设必须符合逻辑,还需考虑到实验检验的可行性。对于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学生来说,让学生立即具有一定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不现实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制定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计划,使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体验,逐渐转变被动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在探究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猜想和假设能力给予肯定和赞赏,强化学生主动、大胆地提出猜想和假设的积极性。例如苯的分子式为C6H6,比烷烃少结合8个氢,学生产生推测:苯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3.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设计要具有可行性,一般的要求为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试剂的选择、实验的条件、实验的操作及装置等都要充分的考虑,可以分小组讨论来加以解决。如确定苯的结构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实验中,学生结合刚讨论过的乙烯的性质,类比其中的碳碳双键,提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来检验,也有的同学用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作类比,提出用与氢气的反应来检验。准备设计苯和氢气反应的同学就要设计氢气的发生装置、以及与苯的反应装置及尾气的处理装置。苯的凯库勒式为单双键交替,在提出假设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学生尚未学到的个别知识点,可以以“知识支持”的形式给出,例如探讨“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设计中,教师可以提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帮助学生对实验药品的选择和实验方案的设计。4.交流、评价实验方案同一个实验问题,可能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这就需要对它们进行选择。此步骤可利用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证据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设计方案和别人对自己的实验方案的评价意见,通过反思与自评,发现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方案。这实际上是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如苯的实验设计中,就要考虑苯与氢气反应的可行性,可能需要加热、加压、催化剂(与乙烯做类比),让学生自己比较这些方案的可操作性,得出最优方案。5.实施实验方案使用相关的试剂和仪器,进行实验,获取实验事实和证据。实验的过程中,要事先设计表格和随时进行实验记录,对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存放、实验装置的正确连接、实验条件的准确控制,都有较高的要求。较复杂的实验方案的实施,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讨论,可采用分组实验的形式,2~4位同学共同协作,教师随时指点,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Cl2有毒,设计实验时应充分考虑,如采用尾气的吸收、在通风橱中进行等有效措施)。6.结论与评价结论的得出是以一定的事实和证据为基础的一个总结性的判断。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达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同学进行评议。对实验的情况,要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经验,总结实验教训。教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要及时做出评判,分析实验成败及其原因,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并通过学生实验成果展示,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探索。
11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