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7

xbxxk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细胞生物学相关的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解析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这化工

已采纳
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 (一) 间期 间期又分为三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 G1期 此期长短因细胞而异。体内大部分细胞在完成上一次分裂后,分化并执行各自功能,此G1期的早期阶段特称G0期。在G1期的晚期阶段,细胞开始为下一次分裂合成DNA所需的前体物质、能量和酶类等。 S 期 是细胞周期的关键时刻,DNA经过复制而含量增加一倍,使体细胞成为4倍体,每条染色质丝都转变为由着丝点相连接的两条染色质丝。与此同时,还合成组蛋白,进行中心粒复制。S期一般需几个小时。 G2期 为分裂期做最后准备。中心粒已复制完毕,形成两个中心体,还合成RNA和微管蛋白等。G2期比较恒定,需用1~5小时。有丝分裂 (二)分裂期 M 期:细胞分裂期。 细胞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细胞的有丝分裂(mitosis)需经前、中、后,末期,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由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一般需1~2小时。 前期(prophase)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逐渐形成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短而粗,强嗜碱性。两个中心体向相反方向移动,在细胞中形成两极;而后以中心粒随体为起始点开始合成微管,形成纺锤体。随着核仁相随染色质的螺旋化,核仁逐渐消失。核被膜开始瓦解为离散的囊泡状内质网。 中期(metaphase)细胞变为球形,核仁与核被膜已完全消失。染色体均移到细胞的赤道平面,从纺锤体两极发出的微管附着于每一个染色体的着丝点上。从中期细胞可分离得到完整的染色体群,共46个,其中44个为常染色体,2个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染色体组型为44+XY,女性为44+XX。分离的染色体呈短粗棒状或发夹状,均由两个染色单体借狭窄的着丝点连接构成。 3.后期(anaphase)由于纺锤体微管的活动,着丝点纵裂,每一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并向相反方向移动,接近各自的中心体,染色单体遂分为两组。与此同时,细胞波拉长,并由于赤道部细胞膜下方环行微丝束的活动,该部缩窄,细胞遂呈哑 铃形。 4.末期(telophase)染色单体逐渐解螺旋,重新出现染色质丝与核仁;内质网囊泡组合为核被膜;组胞赤道部缩窄加深,最后完全分裂为两个2倍体的子细胞。 0回答

细胞生物学相关的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解析

140 评论(13)

西林海浪涛涛

细胞生物学(也称为细胞学,源自希腊语 κύτος,kytos,“血管”)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其对作为生命基本单位的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细胞生物学涉及细胞的生理特性、代谢过程、信号通路、生命周期、化学组成以及细胞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因为它包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所以需要通过在显微和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了解细胞的组成和细胞如何工作是所有生物科学的基础;它对于生物医学领域如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与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化学密切相关。细胞有两种基本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器。其他因素,如大小、它们增殖的方式和细胞数目,使它们不同于彼此。真核细胞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原生动物细胞,它们都有一个被膜包裹的细胞核,且细胞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原核细胞,包括细菌和古生菌,其缺乏膜包裹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小得多,这使原核细胞成为最小的生命形式。细胞学家通常关注真核细胞,而微生物学家关注原核细胞,但是也存在例外。
19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