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9

hts982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明朝的论文400字怎么读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879323026

已采纳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前段时间,我们从上海书城买来了网上非常流行的《明朝那些事儿》,用了不少时间把它看完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元璋。朱元璋在元朝末期出生在一个农民世家,缺乏食物,于是他就去讨饭吃,做和尚,但到后来,元朝把朱元璋列为造反成员,以此为借口来杀朱元璋的一家。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成为一代伟人的。他不得不战斗,而在战斗中,他学会了冷静、坚持与果断。冷静让他能够准确判断局势,甚至在失败后能够正确总结经验;而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果断,让他能够从现在的局势中正确而快速地判断。这三件“宝物”结合起来就是一道打不破的心理防线,而朱元璋利用这道防线取得了成功。做一件事,必须要学会冷静、坚持与果断。它们让你准确地判断局势;让你在失败后能重新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至于崩溃;让你从困境中发现机会。只要做每一件事都能非常冷静、坚持与果断,那么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之二弘治十一年(1498)南京应天府举行乡试,十八岁的唐寅(即唐伯虎)考到第一名(解元)。在考试前,他和三个很要好的朋友吃饭,同时口出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过几天,全省统考(乡试),给他说中了——解元。当时是全省应考的人一起考,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可以超过省内其余人,说明这个人强到邪乎。次年,他去考进士(会试,全国统考,即总决赛)。唐寅又犯了口出狂言的老毛病,在考试后的宴会上,他说:“我必是今科会元!”完了,由于宴会上那些人不是他很要好的朋友,而是他的对手和敌人——结果被他们告了黑状。后果是——贬为小史,不得为官。由于当时进士录取率极低,本来你即使很聪明也不敢保证考得上——结果你竟然打包票说肯定考第一——那你不是作弊谁作弊?口出狂言,毁掉了他的一生:终身不得为官——学优登仕,当官就是古代绝大多数学子的梦想。官当不了,寒窗十年有什么意义!他绝望了,从此堕落。无论何时、何地,祸从口出!管好你的嘴!还有,无论情况多么恶劣,都不要放弃希望,尤其是不能绝望。比如像许三多他爸,“没了想”,结果酗酒把胃给喝坏了。虽然你可以找到一些东西来麻醉你自己,但是终究你还是要面对现实的。有些事情你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还不如解决掉它。

关于明朝的论文400字怎么读

198 评论(14)

tangdy2008

《明朝的那些事儿》一书以通俗的语言来阐述了整个明朝从朱元璋造反建立大明帝国到爱新觉罗家族南入中原的一段历史,我觉得读这本书不一定要懂的历史,学过历史!因为这本书就是用普通人的语言来描述那一段历史!而且还告诉我们很多的处世的道理!总之,这本书值得一看!
353 评论(15)

www_nk

九合诸候,一匡天下  1328年,一代天骄的朱重八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元末,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中原连年旱灾,官逼民反。朱重八从小给地主放牛,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全家人饿死后他去当了和尚,又参加了红巾军造反,在大将郭子兴帐下效力。由于他作战勇猛,屡建奇功,在郭大帅死后,他成为义军的领袖。郭子兴生前把他的名字改为元璋。他率兵攻占金陵,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先后灭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部,最后推翻了苟延残喘的元朝,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建立了明朝。尤其是和陈友谅的生死决战中,陈友谅60万大军和朱元璋30万大军一决雌雄。陈的水军战舰高大勇猛,朱元璋的军队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最后朱元璋派出火药船与敌同归于尽,歼灭了陈友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368年,他建立了明朝,立君牧民,封建五爵,经纬四极,免税赋三年,让百姓休养生息。  俗话说,席卷英豪天下来。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网络了天下文武双全的人才。武有常遇春、徐达、蓝玉、汤和等;文有刘伯温、李善长,还有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具备了这些,江山就唾手可得!
191 评论(12)

相关问答